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7篇
  4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大野荞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根和茎的解剖结构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野荞中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野荞根的初生根为四原型,髓部发达。初生木质部导管为环纹加厚,而次生木质部导管为网纹和孔纹增厚。周皮及次生韧皮部含有少量的晶体,次生维管组织发达。茎由表皮、皮层和髓组成,次生木质部和韧皮纤维发达,导管为环纹增厚。(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在根中,主要分布在周皮、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束中形成层、木薄壁细胞中。大野荞根和茎的特有结构有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茎中黄酮的着色面积比根中大。  相似文献   
132.
荞麦过敏蛋白(BW10KD)与变应原病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E)有强烈反应.通过对属于8个养麦种和1个变种的58个收集系中的BW10KD过敏蛋白基因保守片段进行差异分析与系统进化关系研究,为探讨BW10KD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种间的进化奠定了基础,并为发生在物种基因DNA水平的微尺度的变异与进化研究中提供新的分析方法.用设计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所得序列与已报道过敏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各收集系间进行序列比对,得到307个排列位点(不含缺失位点),其中单型不变位点150个,多态位点S为157个(含简约信息位点数101个和单型可变位点56个).整个序列突变位点Eta为201个.选择特定分类群内变异小、分类群间变异大的19个位点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清晰的种系关系图.金荞、细柄野荞、硬枝万年荞聚在一起,暗示其具有较保守的BW10KD过敏蛋白基因序列;栽培甜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其次与左贡野荞较近缘;毛野荞与大野荞彼此较近缘;栽培苦荞与野苦荞亲缘关系最近,与毛野荞和大野荞亲缘关系次之.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系统鉴定苦荞基因组中的SSR位点并开发SSR分子标记,为SSR分子标记在苦荞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SA1.0软件对苦荞“品苦1号”全基因组序列中的SSR位点进行搜索,同时利用Primer 3.0批量设计引物,并随机选择50对引物进行多态性验证。【结果】共鉴定到148 830个SSR位点,他们分布在苦荞所有8条染色体上,平均每隔3.04 kb就有1个SSR位点。SSR有6种类型,即单核苷酸重复至六核苷酸重复,其中单核苷酸重复(82 047个)、二核苷酸重复(52 039个)和三核苷酸重复(11 699个)最多,占SSR总数的97.95%。全基因组共鉴定出171种碱基重复类型,其中A/T(53.143%)和AT/AT(30.038%)是最丰富的重复类型。共设计出128 706对SSR引物,随机选择合成50对引物对10份苦荞种质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有15对引物在苦荞种质中产生了较好的多态性,并可将10份苦荞种质分为4个类群。【结论】苦荞基因组含有丰富的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类型最为丰富,SSR位点平均距离为3.04 kb;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具有良好的多...  相似文献   
134.
为了对3种多年生荞麦植物中的23个居群的菜用品质进行评价,采用蒽酮法测定各植株顶端不同季节及不同茎段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1)多年生荞麦顶端幼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并随节位数降低而减少;2)春季含量最高,与夏秋两季的差异水平达极显著,夏秋两季之间差异不显著;3)3种荞麦中,大野荞、毛野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差异不显著,硬枝万年荞可溶性糖含量最少,与大野荞的差异显著,与毛野荞的差异不显著。结论:筛选出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8个多年生荞麦居群,其顶端3个茎节的可溶性糖含量为10.23%~15.37%,春季适宜采摘顶端3~4节食用,夏秋季采摘顶端1~2节食用。  相似文献   
135.
为了对粗毛淫羊藿野生资源的保护及淫羊藿黄酮离体生产体系提供技术参考,以粗毛淫羊藿幼叶为外植体,研究粗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灭菌剂、消毒条件、培养基、激素配比和光照条件,并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粗毛淫羊藿幼叶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用2%的NaClO消毒14min,接种于培养基MS+2,4-D 2.0mg/L+6-BA 0.5mg/L+IBA 0.5mg/L+NAA 1mg/L,在24℃光照强度为1 000lx条件下进行诱导效果最好,继代和保存应在适宜的黑暗条件下进行;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总黄酮含量较高,达5.38%,与野生粗毛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想当,高于药典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荞麦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而这些功能主要是由于其体内含有相关化合物造成的,了解这些化合物的功能对研究荞麦的保健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荞麦抗氧化成分研究的现状,为将来的荞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9.
粗毛淫羊藿幼叶愈伤组织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4种激素对粗毛淫羊藿(Epimedium acuminatum Francn.)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得出IBA作用极显著,2,4-D作用显著,6-BA、NAA作用不显著,它们作用大小依次为:IBA>2,4-D>6-BA>NAA.诱导粗毛淫羊藿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激素配比为:B5 2,4-D 2 mg/L IBA 1 mg/L.  相似文献   
140.
小麦五倍体杂种黄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