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霍乱毒素B亚基对胡萝卜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胡萝卜无菌幼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携带CTB基因的根癌农杆菌的介导进行转化,在Kan50mg/L和Carb500mg/L的MS3-1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转至Kan100mg/L和Carb100mg/L的MS0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植株,同时还进行了以经过预处理的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转化的试验,发现低温处理4d的下胚轴的抗性愈伤诱导率较高。经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检测以后,表明CTB基因已整合进胡萝卜的基因组中。RT-PCR检测初步证明了CTB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22.
以先前克隆到的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 全长的cDNA 为模板,用含有特异性酶切位点
的Yh1、Yh2 为引物,通过PCR 方法将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 的ORF 区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GEX-4T-1 上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4t-LOX2,将该表达载体p4t-LOX2 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
中,获得相应的重组工程菌。在IPTG 诱导下,通过SDS-PAGE 电泳,得到一条约115 kD 的融合蛋白条带,
除去pGEX-4T-1 自身诱导的约26 kD 大小的GST 标签蛋白后,CsLOX2 编码一个约89 kD 的蛋白。 经过
融合蛋白表达体系的优化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 37℃,0.80 mmol·L-1 IPTG 诱导表达 10.5 h,可获得
融合蛋白的最大表达量。  相似文献   
23.
果形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作物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也是种质资源分类和消费者感官评价的标准之一。果形是遗传机制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其进行遗传研究相对较困难。本文对蔬菜作物果形的遗传研究方法、生长发育类型和主要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进行
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 MS)技术对1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旨在研究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风味的组成及特征,并依据果实主要香味物质含量对不同基因型黄瓜进行划分,为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 戊烯 3 醇、樟醇、1 戊醇、(Z) 3 壬烯 1 醇、乙醛、1 壬醇、(Z) 2 庚烯醛、丙醛、(E) 2 戊烯醛、(E, Z) 2,6 壬二烯醛、(E) 2 壬烯醛、(E) 4 壬烯醛、壬醛、石竹烯等23种物质为黄瓜果实香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其次, 1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按风味特征分为4大类型:第1类包括基因型Q23、24 6、6、27、29、3、14 1,黄瓜味、清香味淡;第2类包括基因型16、4、26;第3类包括基因型1 2,黄瓜味、清香味浓;10 1自成一类,为第4类,果实果香味浓,清香味淡。可见,不同基因型黄瓜香气物质种类、含量的差异导致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的风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黄瓜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HPL)下调表达对黄瓜果实挥发性醛类物质合成的影响,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黄瓜pDONR201 HPL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323 bp的片段。利用基于同源重组原理的Gateway技术,将扩增的片段通过BP反应连接到入门载体pDONR201中。对扩增出的323 bp的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原序列同源性为100%。在此基础上,通过LR反应将目的片段插入过表达的植物RNA干涉载体pHellsgate8,构建黄瓜HPL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Hellsgate8 HPLi,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XbaⅠ酶切后获得323 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采用热击法将pHellsgate8 HPLi转化农杆菌GV3101,经菌液PCR扩增获得323 bp的目的条带,表明RNAi表达载体pHellsgate8 HPLi已成功转入农杆菌中。  相似文献   
26.
以不同生态型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利用不同基因型建立黄瓜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 黄瓜体细胞胚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华南型黄瓜9101 和D4 能够诱导出正常的胚状体。以筛选出的9101 为材料, 进一步通过不同组织部位、激素配比、暗培养等对体细胞胚再生体系进行优化,认为子叶节是最佳的外植体,其胚性愈伤 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2.00 mg·L-1 2,4-D,诱导率可达100.00%,出胚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0 mg·L-1 2,4-D + 0.5 mg·L-1 KT,其出胚率可达33.33%。此外,在愈伤诱导培养前期给予暗培养条件能提高愈伤诱导率、出胚率及正常再生植株 的获得。对体细胞胚的形态学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源于子叶节表面的胚性愈伤组织,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 和子叶胚等时期,最终发育成完整的黄瓜植株。  相似文献   
27.
为建立适宜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SS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应用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SSR-PCR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大蒜的SS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μL,其中含TaqDNA聚合酶0.02 U/μL、引物为0.2μmol/L、Mg2+2.0 mmol/L、dNTP 0.2 mmol/L、DNA 30 mg/L;PCR适宜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55℃45 s,72℃延伸90 s,35次循环,94℃变性30 s,53℃45 s,72℃延伸1 min,10次循环的最后一个循环延伸增加为10 min。并优化引物最适合退火温度为53.5~58.5℃。利用此反应体系对40份大蒜品种进行SSR扩增并电泳检测,扩增谱带清晰且多态性较好,证明此体系稳定可靠。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的SSR反应体系对100对大葱SSR引物进行筛选,从中筛选出1对扩增谱带清晰稳定性好的SSR引物,并对40份大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这一对SSR引物共检测出3个多态性条带可将供试材料聚为2大类,大部分品种(系)都按照其地理来源和遗传背景进行聚类。  相似文献   
28.
RAPD标记构建芥蓝×甘蓝分子标记连锁图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以芥蓝C100-12×甘蓝秋50-Y7为杂交组合, 构建了F2 作图群体, 利用300 个随机引物对两亲本进行了RAPD 检测, 共筛选到150 个RAPD 引物在亲本间表现多态, 多态引物的比率为58. 3 %。共分析了52个引物产生的96 个多态性RAPD 标记在该群体中的遗传。96 个RAPD 标记中有94 个在F2 群体中的分离比符合3∶1 , 说明该群体适合于QTL 分析, 共发现两对共分离的RAPD 标记。利用该作图群体构建了甘蓝的基本遗传图谱。该图谱由9 个主要的连锁图构成, 覆盖基因总长度约为555. 7 cM。  相似文献   
29.
张婷婷  薛婉钰  刘娜  陈书霞 《园艺学报》2022,(10):2189-2204
果实形状是果菜类蔬菜产品的重要外观品质之一,是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受环境影响较大,其遗传和分子调控机理相对复杂。本文中全面综述了茄果类、瓜类等果菜类蔬菜在果形QTL定位、基因图位克隆、GWAS连锁分析及候选基因的克隆等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方面的主要进展;阐述了IQD、OVATE、TRM、WUSCHEL和CLAVATA等重要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果实形状的分子调控机理,并对果菜类果形在遗传机制及分子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蔬菜作物果形的改良和精细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3个地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不同地区(四川西昌、陕西杨陵和陕西蓝田)2002年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材料,利用GC/MS技术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3种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54种香气成分,其中酮类3种,醇类11种,酯类18种.杨陵酒样检出17种成分,蓝田酒样22种,西昌酒样31种.醇类是3种酒所有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一类物质(蓝田酒95.48%,杨陵酒65.99%,西昌酒42.73%),其次是酯类(西昌酒37.00 %,杨陵酒33.87%,蓝田酒4.22%).蓝田酒和杨陵酒苯乙醇含量最高,分别达56.46%和46.31%,西昌酒1-戊醇含量最高(29.13%);丁二酸乙酯是杨陵酒(18.1%)和蓝田酒(2.96%)含量最高的酯类,而西昌酒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含量(18.94%)最高.此外,3种酒均检测出萜烯、呋喃、烷烃等类化合物,但含量较少(杨陵酒1.15%,蓝田酒0.28%,西昌酒9.09%).3种酒香气成分既表现出品种的一致性,在种类组成和相对含量等方面亦表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