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正> 近年来,由于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我省部分地区的耕牛、猪等不断受到外源牲口蹄疫病毒的侵害。由于广大农民群众不了解该病的临床特征,往往延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期,给当地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特撰此文,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2.
百宜黑鸡蛋壳质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对4世代纯繁的百宜黑鸡2 d内生产的101枚蛋进行蛋的钝端、中间和锐端蛋壳厚度,蛋壳占蛋重的比率,蛋壳颜色等5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百宜黑鸡蛋锐端蛋壳厚度比钝端和中间厚;平均蛋壳厚度0.324 mm,蛋壳重占总蛋重的比例平均为11.44%;浅褐色蛋壳颜色占78.22%.  相似文献   
23.
24.
25.
本试验采用在伊莎褐蛋鸡日粮中添加碘浓度为 3 5 0ppm的含碘物质 (海带粉和碘化钾 )的手段来生产碘蛋 ,同时研究了含碘物质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 5 %的海带粉的方法来生产高碘蛋是可行的 ,生产每枚碘蛋的成本比对照组仅增加 0 .0 7元。而碘化钾则不宜作为生产碘蛋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百宜黑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百宜黑鸡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随着孵化日龄的增加,失重和失重率增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显著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27.
以农村家庭户为单元的循环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用沼气池综合利用为结合点,应用参与式方法评估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事活动中的效益体现,归纳总结提出"百宜乡以农村家庭户为单元循环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社区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百宜黑鸡蛋品质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与百宜黑鸡蛋品质相关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鸡蛋品质的物理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百宜黑鸡蛋的平均蛋重52.38±4.25g、蛋黄重18.39±2.34g、蛋形指数1.31±0.06和蛋壳厚度0.324±0.04mm;相关分析表明,蛋重与长径、短径呈极显著相关(P<0.01),蛋重与蛋黄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百宜黑鸡蛋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以亮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7.12%;风味或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7.97%。每100g鲜蛋含维生素A0.0280mg;Fe、Zn、Ca、Mn、P和Mg等6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鸡蛋营养成分平均值,分别为2.71mg、1.57mg、56.8mg、0.18mg、221mg和15.7mg。百宜黑鸡蛋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具有比普通鸡蛋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9.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百宜黑鸡和兴义矮脚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比较分析两种贵州地方鸡种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百宜黑鸡、兴义矮脚鸡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均为1231 bp;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2.11%,其中12个转换,14个颠换;百宜黑鸡mtDNA控制区的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7.096%、33.628%、13.117%、26.159%,矮脚鸡的A、T、G、C碱基含量分别是A26.916%、T33.409%、G13.387%、C26.288%,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鸡mtDNA控制区的A和T含量差异显著。百宜黑鸡和兴义矮脚鸡的遗传距离是0.0379,根据分子钟计算,二者约在190万年前分歧进化。  相似文献   
30.
<正>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属(Reovirus),病毒粒子主要在宿主细胞的胞浆里繁殖。主要发生在绵羊,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和胃肠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病羊(羔羊)长期发育不良。并带来死胎、胎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