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烟青虫H.assulta(Guenée)2种近缘种昆虫寄主差异和寄主转移的味觉机制,本研究利用单感受器记录和叶碟法测定了棉铃虫和烟青虫5龄幼虫下颚栓锥感器对烟碱、辣椒素、棉酚和番茄苷等植物次生物质的电生理反应和取食选择行为。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中栓锥感器内存在对番茄苷和棉酚敏感的味觉神经元,而烟青虫侧栓锥感器和中栓锥感器内分别存在对辣椒素和烟碱敏感的味觉神经元。棉酚能够显著诱导棉铃虫5龄幼虫的取食选择行为,但是供试次生物质并不能显著影响烟青虫幼虫的取食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22.
4种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直流刺吸电位技术(DC-EPG)记录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生物型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黄瓜Cucumis sativusL.、茄子Solanum melongenaL.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上的取食行为,并分析了4种植物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其在黄瓜上持续取食的比例最高,且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寄主,C波总持续时间较短,E波及E2波持续时间较长;在烟草和西葫芦上经历E波前pd波出现次数较多、韧皮部取食时间相对较长的取食过程;在茄子上C波持续时间最长,pd波出现次数最多,取食成功率最低,E波及E2波持续时间最短.根据以上结果可以推测,黄瓜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因子可能存在于叶肉或表皮中,烟草和西葫芦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因子可能存在于从表皮到韧皮部汁液中,茄子对烟粉虱的抗性可能存在于整个刺探过程,且对烟粉虱取食抗性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23.
不同取食经历的棉铃虫幼虫对糖和肌醇的味觉电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感受器记录技术测定了不同取食经历的棉铃虫幼虫对糖和肌醇的电生理反应,以分析昆虫味觉细胞的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多代取食含量约39 mmol.L-1蔗糖的标准人工饲料的棉铃虫幼虫下颚中栓锥感器和侧栓锥感器对阿拉伯糖、海藻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均产生明显的脉冲反应,但中栓锥感器对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反应频率显著高于侧栓锥感器,表明中栓锥感器内存在海藻糖和葡萄糖敏感细胞.(2)直接从田间采集的野生棉铃虫幼虫中栓锥感器对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和肌醇脉冲反应的反应频率显著高于室内种群的反应频率,但2种群对海藻糖的反应频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幼虫对海藻糖的反应机制不同于对蔗糖、肌醇和其他糖的反应机制.(3)连续多代取食标准人工饲料的棉铃虫幼虫中栓椎感器对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和肌醇的电生理反应被抑制,但是当下一代幼虫取食不含蔗糖的人工饲料后,幼虫对这4种糖的反应频率恢复到野生种群的水平,而对肌醇的反应强度继续被抑制,表明幼虫对肌醇的反应机制不同于对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反应机制.这些结果表明幼虫前期取食经历能够显著影响后代对不同糖及肌醇的电生理反应,但是不同糖之间、糖与肌醇之间的反应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烟碱对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行为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一套研究次生物质对烟粉虱取食行为影响的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结合液体饲囊(liquid diet sac,LDS)(EPG+LDS)指标体系。【方法】利用EPG技术测定烟粉虱对不同成分LDS的取食行为,定量研究不同浓度烟碱对烟粉虱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利用植物作对照,比较5%、10%和15%蔗糖溶液对烟粉虱取食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0%蔗糖浓度下烟粉虱EPG波形的相对振幅、频率与其在植物上的行为最为相近。在10%蔗糖溶液中加入烟碱,随着烟碱浓度的升高,烟粉虱取食波形的持续时间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且0.001%的烟碱浓度即可显著延长烟粉虱的刺探时间并显著抑制E1波和E2波的持续时间。高浓度烟碱条件下,E2波被完全抑制。虽然B型和Q型烟粉虱在多个刺探过程的EPG指标上差异不显著,但与吸食相关的几个指标差异显著,Q型烟粉虱E2波持续时间无论在无烟碱环境下还是较低烟碱环境下都显著长于B型烟粉虱。【结论】在EPG波形指标上,C波持续总时间、E1波持续总时间及E2波持续总时间等是EPG+LDS技术体系较为重要的行为指标;对于LDS指标,10%的蔗糖溶液更适合用于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取食行为的EPG研究;烟碱明显抑制烟粉虱2种生物型的取食行为,Q型烟粉虱对烟碱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5.
河南省非露地烟粉虱越冬生物型的鉴定及系统进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tDNA COI基因作为标记,对河南省5个代表性地理区域的烟粉虱越冬生物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郑州地区烟粉虱越冬生物型有2种,寄主马蹄莲上的生物型为B型,番茄上的为Q型;安阳、三门峡、新乡和信阳地理种群上的烟粉虱mt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致,生物型均为Q型.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郑州B型烟粉虱序列和其他地区的B型烟粉虱在序列进化上变异不大.安阳、三门峡、新乡、信阳Q型与美国福罗里达Q2型(FJ188524)烟粉虱mtDNA COI序列在系统进化上聚为一支,郑州Q型烟粉虱序列在系统进化上单独为一支,位于美国福罗里达Q1型(FJ188559)和Q3型(FJ188570)之间.以上结果说明,郑州和河南省内其他地理种群的Q型烟粉虱入侵来源地不一致.  相似文献   
26.
利用电生理学技术,以多食性的棉铃虫为研究对象,测定幼虫下颚中栓锥感器对7种糖和肌醇及其混合物的味觉电生理反应,分析不同物质诱导中栓锥感器内对应的味觉感受细胞及不同物质之间诱导昆虫电生理反应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棉铃虫幼虫下颚中栓锥感器对肌醇、果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麦芽糖、海藻糖和鼠李糖的单一物质都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27.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在河南省采集的粉虱标本四龄若虫(伪蛹)进行鉴定,并依据玻片标本和电镜描述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粉虱科有9属9种,即黒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珊瑚棒粉虱Aleuroclava aucubae (Kuwana),四川三叶粉虱Aleurolobus szechwanensis (Young),山茶颈粉虱Aleurotrachelus camelliae (Kuwana),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桔绿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石楠大孔粉虱Dialeuropora photiniana (Young),桑粉虱Pealius mori (Takahashi)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编制了河南省粉虱分类检索表。其中石楠大孔粉虱、四川三叶粉虱和山茶颈粉虱为河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8.
以白菜为试材,利用4种种衣剂进行拌种处理,调查白菜出苗及在穴盘和田间的生育指标,并分析其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种衣剂显著影响白菜种子出苗,其中丁硫克百威、福克和克醇福美双显著降低种子出苗势和出苗率,其出苗势分别为61.2%、65.3%和63.5%,比对照降低28.2%、23.4%和25.5%,其出苗率分别为64.1%、75.3%和72.4%,比对照降低26.4%、13.5%和16.9%;供试种衣剂均显著影响白菜苗期生长,其中,福克和克醇福美双的影响最显著,地上部鲜重分别为1.32g/株和1.36g/株,比对照降低64.0%和62.9%,根鲜重分别为0.11g/株和0.09g/株,比对照降低57.7%和65.4%,供试4种种衣剂均显著降低白菜苗期根系活力,比对照降低14.8%~29.6%,而移栽后在田间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供试种衣剂均显著影响苗期白菜根际土壤酶活性,其中,丁硫克百威对白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为47.04、62.40、1.90mg·mL·g~(-1),比对照降低46.3%、17.7%和37.9%。而移栽后在田间生育期种衣剂对白菜根际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供试种衣剂显著影响白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而增加真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29.
采用半定量法、称量法和比色法,分析取食不同转基因棉对棉蚜排泄蜜露的影响,建立了棉蚜排蜜量与蚜口密度的回归方程.经比较3种检测方法发现,蜜露比色法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和简易的特点,可以作为评价棉花抗蚜性的重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黏虫成虫与虫源地蜜源植物的关系,利用液质联用(LC-MS)同位素内标法分析了广西区桂林市永福县蜜源植物油菜和紫云英花蜜中全谱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油菜和紫云英花蜜中都检测出19种蛋白质组分氨基酸(没有检测出半胱氨酸),油菜和紫云英花蜜分别检测出10种和12种非蛋白质组分氨基酸。紫云英花蜜中检测出磷酸丝氨酸和3-甲基组氨酸,而油菜花蜜没有这2种氨基酸。紫云英花蜜多数氨基酸(牛磺酸和α-氨基正丁酸例外)含量均高于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