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蚕桑生产能否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只有蚕桑的经济效益好,种桑养蚕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和巩固。近几年来,肇庆市蚕茧生产能够稳步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贯彻茧价政策,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外,蚕户采取了科学的种养技术,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调动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要有利于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政策,才能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2.
(一) 桑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目前国内此病只有我省才有发生和报导。据资料记述一九七八年全省普查182610亩(占全省桑地总面97.3%)中,桑青枯病地面积18310.6亩,占普查面积的10.07%。顺德县一九七六年只有5000亩发病,到一九七八年已发展到17000亩左右,占全县桑地面积的22.8%,其中伦教镇桑青枯病的发病面积占全镇桑地面积60.8%。当时此病多发生在佛山市的蚕茧主产县内。.现在已发展至佛山市外的新  相似文献   
33.
我们利用中国丝绸总公司在四川省召开春蚕茧生产,收烘汇报会结束后的时间,到了四川省的绵阳市、三台县、南充地区的蚕茧生产县、区、省蚕研所和三台、南充蚕种场学习经验。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于后: 一、四川省有208个县(市),其中种桑养蚕的县(市)165个,现有四边桑树15亿株。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在巩固提高四边桑的同时积极发展连片桑。迅速发展小桑园,目  相似文献   
34.
广东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桑养蚕,同样也适宜蚂蚁生长发育。据调查,全省蚕区普遍不同程度受蚂蚁的为害,养蚕防蚁已列入政府生产主管部门的工作议程。因此,摸清蚕养室主要生态条件与蚂蚁危害的关系对防治蚕室有害蚂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989年我们开始对广东蚕室主要生态条件与蚂蚁的为害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5.
引言种桑养蚕是一项经济效益高、周期短、见效快的家庭副业生产之一。目前广东农村的养蚕业一直多采用老式多回育(即一天给桑多次),而每回给桑量没有一定用桑标准,易造成剩桑量多、凋萎、浪费桑叶的现象。增加蚕座(桑夷)沙,如不及时处理,给蚕带来一个不良的小气候环境,造成蚕受饿和容易感染病菌发病。为了减少养蚕给桑回数,实现省工养蚕,提高养蚕劳动日值和经济效益,调动蚕农的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加快发展蚕桑生产。郁南县丝绸公司生产股和省公司  相似文献   
36.
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种子生产技术,设肥料、整枝、防病三个因素三个水平正交试验,结果以整枝为主要因素,肥料次之;选出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挫(艹远)整枝、施复合肥+有机肥,并喷多菌灵防病。运用适当密植,适时降枝,合理施肥,自然和人工辅助充分授粉等技术措施,在2.21/15公顷种子园中,栽植后头年创1/15公顷产种子59.75公斤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37.
用杂交方法选育顺农2、顺农3两品种(组合)经省抗青枯病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其抗病性73.4%和76.3%,属中抗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易感品种)且产桑量高,叶质好,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合格,可在青枯病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8.
丝绸商品能否多出口。多内销,即取决于质量与价格。而提高丝绸的质量,关键又在于提高茧丝的质量,而提高茧丝质量,又关系到桑、蚕品种和饲养水平等因素。我省的茧丝质量与江浙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当前茧丝生产“过热”,国际市场丝价下调,低级丝难销,市场消费有限,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第三世界国家蚕茧生产迅速发展,对我省丝绸出口传统的主销市场已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39.
新型蚕用消毒剂“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研究及生产试验报告如下: 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试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1.消毒药液配备: 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相似文献   
40.
我省七十年代曾推广天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栽植面积达全省桑地的23%左右,一般增产20%以上,对提高蚕桑生产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成活不稳定,速度慢,成本高,与我省密植栽培,用苗数量不大相适应,因此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简称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自1986—1987年人工育成广东桑四倍体材料后,为开展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