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木贼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甘肃玉米(Zea mays L.)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在甘肃4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Fusarium)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 Leisle 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4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 equiseti),占分离镰孢菌的5.17%。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木贼镰孢菌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选取3株木贼镰孢菌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SJC5-2-1和GSZY16-1-1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记的木贼镰孢菌GQ505694和GQ505743;菌株GSZN7-2-2与FJ459981,HQ248199,HQ380774,AB425996和FJ45997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菌株GSJC5-2-1,GSZY16-1-1和GSZN7-2-2分别与以上亲缘关系最近的木贼镰孢菌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相一致。木贼镰孢菌GSJC5-2-1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25℃;菌落在pH值为4~10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最适pH为6~7;碳源和氮源对木贼镰孢菌菌丝生长影响相对稳定;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扩展最快;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0℃下10 min。  相似文献   
82.
小麦条锈病菌和白粉病菌多重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和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省、自治区;白粉病则在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且西北、东北麦区也日趋严重[1]。条锈病菌依靠夏孢子造成小麦初侵染和再侵染并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导致大区流行,白粉病菌则依赖于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二者作为典型的气传病害,空中的接种体在  相似文献   
83.
运用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和 mtDNA-PCR 对采自海南岛9个市县的南药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有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西班牙根结线虫等5种根结线虫危害海南岛南药。5种根结线虫均能在海巴戟上寄生与危害,而南方根结线虫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大多数调查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84.
86份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麦区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利用和种植抗病品种(系)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2011-2013年度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田间对86份来自贵州大学的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结果发现仅有‘贵协1’、‘贵协2’、‘贵协3’、‘贵协7’、‘贵协011-2-6’、‘贵协011-3-16’、‘贵协011-3-29’、‘贵协011-3-31’、‘贵协011-3-34’等9份材料表现抗病,且抗病性相对稳定,可作为一线抗源材料在陇南抗病育种中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5.
为明确甘肃省河西走廊春玉米(Zea mays)间作豆科绿肥作物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发生动态,建立优良的种植模式以控制玉米害虫,于2019年监测了春玉米间作针叶豌豆(Pisum sativum)、春玉米间作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春玉米单作种植模式下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间作针叶豌豆的春玉米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种群数量分别高达每100株8 300.00和1 611.33头,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数量低至每100株40.00头;间作箭筈豌豆的春玉米虽然无二斑叶螨和玉米蚜发生,但棉铃虫种群数量高达每100株66.67头;并且,间作针叶豌豆或箭筈豌豆的春玉米上寄生蜂始见期早、种群数量高。甘肃省河西走廊春玉米间作箭筈豌豆有利于控制二斑叶螨和玉米蚜,但应注意防治棉铃虫;春玉米间作针叶豌豆有利于降低棉铃虫种群数量,但需注意防治二斑叶螨和玉米蚜。  相似文献   
86.
选用17个致病力不同的小麦白粉病菌菌系,对64个甘肃省主要生产品种(系)及抗源材料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并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这些品种(系)所含抗病基因。初步判断陇原932含有Pm5及未知抗病基因;西峰20含有Pm6及未知抗病基因;98保1-2含有Pm8及未知抗病基因;863-13和石7816含有Pm19;天选43等6个品种(系)含有Pm21;兰天13等18个品种(系)对所有供试菌系均表现感病,与其他35个供试品种(系)一致,可能含有未知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聚类分析支持基因推导结果。  相似文献   
87.
选用农家品种白大头与感病品种铭贤169和辉县红组合亲本及F1、F2代材料,在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农家品种白大头在田间表现中抗白粉病,田间病级3~4级;亲本铭贤169和辉县红表现中感和高感,田间病级分别为5~6级和7~8级。两组合F1代植株均表现抗病,田间病级2~4级。301株白大头/辉县红组合F2代植株中,抗感分离比为214R ∶ 87S,符合3R ∶ 1S的理论比值;286株白大头/铭贤169组合F2代植株中,抗感分离比为201R ∶ 85S,亦符合3R ∶ 1S的理论比值。表明农家品种白大头成株期对白粉病的抗性由1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8.
农家小麦品种白大头成株期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农家品种白大头与感病品种铭贤169和辉县红组合亲本及F_1、F_2代材料,在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农家品种白大头在田间表现中抗白粉病,田间病级3~4级;亲本铭贤169和辉县红表现中感和高感,田间病级分别为5~6级和7~8级。两组合F_1代植株均表现抗病,田间病级2~4级。301株白大头/辉县红组合F_2代植株中,抗感分离比为214R∶87S,符合3R∶1S的理论比值;286株白大头/铭贤169组合F_2代植株中,抗感分离比为201R∶85S,亦符合3R∶1S的理论比值。表明农家品种白大头成株期对白粉病的抗性由1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9.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 ℃ 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 ℃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 ℃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 ℃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0.
农家品种红秃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2006年,以农家品种红秃麦为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29号和条中31号,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对条中29号,F1群体均为抗病株,BC1也全为抗病株;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52:49,符合理论比3:1。对条中31号,F1群体抗感比为5:7,近似于理论比1:1,F2群体抗感分离比为49:168,符合理论比1:3。推知红秃麦对条中29号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条中31号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