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829篇
基础科学   245篇
  330篇
综合类   1948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027篇
园艺   327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71.
旱地红壤长期定位施肥养分下移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给合理施肥与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玉米为试材,试验设4个处理,研究了旱地红壤长期施肥养分在剖面中的下移特征和作物产量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施用N、P肥和有机肥显著增加0~2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N与P或有机肥配施明显减少20~60 cm碱解氮含量,60~80 cm碱解氮含量差异较小;P与有机肥配施减少20~40 cm速效磷含量;40~60 cm速效磷含量差异极小;40 cm以下速效钾差异不明显,有机质60~80 cm以下无差异。低产红壤经28年改良培肥,生产性能达到中上等肥力水平。长期施N和NP,玉米籽粒分别在第8、24年绝收,NMP处理比NP处理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972.
为了鉴定评价出小豆资源抗氧化性高的品种,通过测定小豆的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颜色的181个小豆品种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粒色,百粒重和所在地区对小豆抗氧化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最终得出,绿色小豆总抗氧化性最高,黄白颜色次之,红色最低;百粒重与抗氧化性成反比,百粒重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大;对其中156个红小豆品种进行比较,东北辽宁地区的红小豆品种总抗氧化能力最高,日本最低,但日本品种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很高。  相似文献   
973.
闫芳芳  平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123-127
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发展。通过分析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并结合中国渔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借鉴日本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优化中国渔业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4.
植物原位阻截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效果和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铅锌矿区植物原位阻截土壤废渣重金属效果和配置模式,采用多种植物栽培和径流小区收集水样测定的方法,3年生植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苦楝、构树可降低废弃尾沙坝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Pb负荷输出9.04%~9.64%。栾树、构树、芦苇、苦楝、刺槐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Cd负荷输出67.0%~75.86%,构树、高羊茅、刺槐、栾树、芦苇、狗牙根、五节芒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Cu负荷输出52.64%~70.97%,刺槐、女贞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Zn负荷输出74.99%~78.35%;在重金属污染林地,刺槐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Pb负荷输出40.96%,苦楝可降低地表径流水中重金属Cd负荷输出60.42%。构树通过植物富集,可以使铅锌尾矿区尾沙中Pb、Cd、As、Zn的含量分别降低31.87%、41.28%、29.48%、38.45%;女贞可以使铅锌尾矿区尾沙中Pb、Cd、As、Zn的含量分别降低27.31%、39.52%、33.47%、27.59%。植物原位阻截和修复重金属机理一是植物富集了土壤中重金属,二是植物使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发生了变化,这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5.
盾壳霉固态发酵基质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盾壳霉固体发酵的条件,提高其生防效果,比较了6种天然培养基对盾壳霉固体发酵的影响,测定了在不同发酵培养基、温度、初始湿度、接种比例条件下盾壳霉的产孢量。结果表明:盾壳霉在麦粒和谷粒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而在麸皮和棉籽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也较好,且成本低,成为后续试验的发酵材料。在含麦麸、棉籽壳及无机盐的培养料作为基质时,采用温度为20℃,发酵料初始湿度为60%,接种比例为7%,最终孢子含量可达109个/g以上。同时对发酵的条件做了进一步优化,发现麦粒与谷粒的混合比例、光照条件、甘露糖和甘氨酸含量对盾壳霉产孢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6.
【目的】对鹌鹑血管活性肠肽1型受体(vasoacitve intestinal peptide type 1 receptor,VIPR-1)cDNA全长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为鹌鹑的分子育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鹌鹑了VIPR-1 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VIPR-1在8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鹌鹑VIPR-1的cDNA全长2 427 bp,包含了1 341 bp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44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鹌鹑VIPR-1编码区序列与鸡该编码区序列存在41个碱基的差异,造成4个氨基酸残基的不同;VIPR-1氨基酸序列与鸡、火鸡、斑胸草雀的氨基酸的一致性分别为99.1%、92.2%、88%,与其它物种的一致性在60%-78%;各物种VIPR-1蛋白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VIPR-1理化性质表明该蛋白为一偏碱性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构成;在N-端存在一个由22个氨基酸残基(MKSARLRVLLPLLGCLLSAASS)组成的信号肽,7个α-螺旋构成的跨膜域和C-端结构域,在跨膜域有胆固醇结合位点;在所检测的8个组织中VIPR-1 mRNA均有表达,在小肠中表达量最高。【结论】成功地克隆了鹌鹑VIPR-1 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在小肠组织的表达高于其它组织,在跨膜域存在胆固醇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977.
将3株香蕉枯萎病生防菌bio-B、bio-d4和bio-d5分别与杀虫剂福气多、乐斯本、绿色金通混合,测定其混合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杀虫剂对生防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乐斯本和绿色金通对生防菌Bio-B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而福气多减弱bio-B的抑菌作用;福气多、乐斯本和绿色金通对bio-d4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乐斯本和绿色金通对生防菌Bio-d5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而福气多减弱bio-d5的抑菌作用;杀虫剂绿色金通对生防菌bio-B的生长影响最大,bio-B与绿色金通混合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明显小于对照;杀虫剂福气多对生防菌bio-d5的生长影响最小,bio-d5与福气多混合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明显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978.
柑橘园常用杀菌剂和除草剂对巴氏钝绥螨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后,柑橘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仍不能放松,但施用什么杀菌剂才能既防治了病害而又不伤害巴氏钝绥螨?用什么样的除草剂防除橘园杂草对巴氏钝绥螨才安全?这些是推广应用巴氏钝绥螨防治柑橘害螨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2007年笔者选择赣州市柑橘园常用的9种杀菌剂和3种除草剂,在室温下进行了其对巴氏钝绥螨的毒性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9.
福建主要森林灾害统计特征及其对林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87-2007年福建省森林灾害统计资料,对森林病害、森林虫害和森林火灾等3种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这3种森林灾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灾情严重,森林虫害的发生面积最为突出,森林火灾的防治率最低.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福建省林业生产的主要...  相似文献   
98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先发现,然后向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如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992年,欧共体将其统一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1992年5月,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其列为B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