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牛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在线软件对MYL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MYL9基因CDS区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最远。MYL9蛋白分子式为C858H1324N234O274S12,原子数为2 702,理论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7.22和―0.772,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MYL9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牦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IGF-IR)的结构和功能,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方法分段扩增牦牛IGF-IR,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牦牛IGF-IR基因ORF长约4 104 bp,编码1 36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约154. 95 ku,等电点p I值约5. 71。与黄牛IGF-IR比较,牦牛IGF-IR基因序列有20处碱基改变,其中G到T碱基颠换2次,G到A碱基转换2次,C到T碱基转换7次,A到G碱基转换3次,T到C碱基转换6次,以及3个位点氨基酸改变(G6R、T29I和S30I)。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牦牛与黄牛、猪、人、狗、小鼠、猩猩等物种IGF-IR氨基酸相似性均大于92%,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具有高度同源性。蛋白结构预测表明,牦牛IGF-IR包含半胱氨酸富集区(FU)、纤连蛋白Ⅲ型结构域(FN3)、跨膜结构域(TM)及酪氨酸蛋白激酶区(Tyr Kc),具有该受体家族的特征结构域。同源建模表明,其成熟区段氨基酸序列与人的IGF-IR有98. 68%的相似性。为后续牦牛IGF-IR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牦牛在青藏高原具有广泛分布,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集肉、乳、毛、皮、役等生产性能于一身,是青藏高原上特有家畜和“全能家畜”;但是牦牛是比较原始的品种,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性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如何从基因角度诠释和高效利用牦牛...  相似文献   
54.
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宪  金玉美  连海明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84,2596
研究表明,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数量和夏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与传统处理相比,常量小麦秸秆覆盖可减少25.5%的杂草数量,而加倍的覆盖可以减少杂草数量62.4%.小麦秸秆常量覆盖和加倍覆盖可使夏玉米分别增产10.7%和3.4%.  相似文献   
55.
以3岁的盘羊与欧拉羊杂交一代、欧拉羊为对象,研究杂交效果的优劣并进行评价。选择10只羊进行屠宰试验,检测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使用仪器测定其氨基酸、脂肪酸及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盘羊×欧拉型杂交F1宰前活质量与欧拉型藏羊差异显著,胴体质量、屠宰率、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盘羊×欧拉型杂交F1的GR值、失水率和熟肉率略优于欧拉型藏羊;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余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盘羊×欧拉型杂交F1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欧拉型藏羊;两者检测均发现34种风味物质,含量差异不大。综上,盘羊×欧拉型杂交F1在屠宰性能、肉品质、脂肪酸成分及构成比例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肉品品质。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性周期阶段对白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199+0.2mmol/L丙酮酸钠+10%NBs+5.0mg/L LH+0.5mg/LFSH+1>g/ml 17β-E2是白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较为理想的培养系统(成熟率79.4%、卵裂率42.5%)。采集白牦牛卵母细胞时卵巢所处性周期阶段(卵泡期、黄体期)影响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成熟率分别为77.6%、69.5%,卵裂率分别为45.7%、35.6%)。输卵管上皮细胞和颗粒细胞是理想的共培养细胞,能有效克服白牦牛早期胚胎发育阻滞(桑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0.6%、7.7%)。  相似文献   
57.
为了杜绝牦牛因营养不良引起睾丸发育受阻,使其不能种用而造成损失,本试验探索通过补饲的方式来提高牦牛的营养水平,使其生长发育不受到影响.结果显示:补饲后试验组牦牛的体重增长比较明显,且睾丸发育较好,而各项体尺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为牦牛种牛的选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8.
天祝白牦牛Lfcin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R技术从天祝白牦牛基因组DNA中获得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序列,将Lfcin基因连接于pGEM-T easy载体进行测序后,与奶牛的Lfci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对牦牛、奶牛、人、小鼠等物种的Lfcin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含天祝白牦牛乳铁蛋白第二外显子的DNA序列,共778 bp,其中Lfcin基因编码区长75 bp,编码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9个碱基的变异,其中Lfcin基因编码区内有1个变异,为同义突变;牦牛和奶牛的Lfcin蛋白质序列完全相同,各物种Lfcin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9.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clone Lfcin gene from Datong yak,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pplying this gene in feed industry and breeding industry. [Method] Using PCR technology, the lactoferricin(Lfcin)-encoding gene was obtained from genome of Datong yak; then it was cloned into pGEM-T easy vector, and then sequenced; the sequencing results were subsequently aligned with the sequences of dairy cow accessed in GenBank. Moreover,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Lfcin gene from various species including yak, dairy cow, human and mouse were used for sequence alignment and phylogenesis analysis. [Result] The second exon of lactoferrin(LF) from Datong yak, which is 778 bp in length, was obtained, within which the coding region of Lfcin gene is 75 bp (25 amino acid residue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is discrepancy of eleven bases between Datong yak and dairy cow; Lfcin proteins from various species shared high homeology, of which that from Datong yak and dairy cow were completely identical; phylogenesis analysis showed that cladogram based on Lfcin was consistent with species evolutionary law.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prokaryotic or eukaryotic expression of Lfcin gene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activity of Lfcin protein.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环湖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屠宰率高于查乌拉牦牛和环湖牦牛,净肉率高于甘南牦牛和环湖牦牛,熟肉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