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硒钴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郑州沿黄滩区,研究叶面喷洒硒和硒钴肥(Na2SeO3·5H2O和CoSO4·7H2O)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地上、地下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肥料从苜蓿株高15 cm开始,每隔15 d喷1次,每次用量分别为57和408 g/hm2,共喷4次,能显著提高分枝期到现蕾期的净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生产速率(P<0.05);单施硒肥能显著增加从分枝期到现蕾期的有效光合叶面积,降低呼吸作用;硒钴配施能促进0~20 cm耕层苜蓿根瘤菌及根系的生长,但不利于30 cm土层以下的根系生长,虽然能增强苜蓿对表土养分和水分的利用能力,但影响其抗旱力。  相似文献   
202.
为改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L.)营养品质,探索不同生育期营养积累分配的动态规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施硒肥用量对其不同生育期营养含量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基施硒肥能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和钾的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以基施硒量0.45kg·hm-2效果最好,营养品质最佳。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灰分和磷含量分枝期最高,初花期最低;而NDF含量孕蕾期最大,ADF和钾含量盛花期最大,钾、NDF和ADF含量苗期最小;粗脂肪含量初花期最高,苗期最低;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钾的贡献率均高于50%,而叶NDF和ADF贡献率低于50%。适量基施硒肥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期叶粗脂肪、叶磷、叶钾贡献率及孕蕾期叶粗蛋白、NDF贡献率(P<0.05),苗期叶ADF贡献率和分枝期叶粗灰分贡献率,以基施硒肥0.45kg·hm-2时达到最大。综上可知,叶是苜蓿营养的重要来源,适量基施硒肥能改善苜蓿营养品质并提高叶营养贡献率;分枝期是苜蓿营养相对较高的生育期,以基施硒肥0.45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3.
为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硒特性,采用叶面施硒方法,研究硒肥对苜蓿产草量及吸收、转化、利用硒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能提高苜蓿产草量,并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以施硒100 mg·kg-1增产最好,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与施硒50,70和200 mg·kg-1苜蓿差异不显著;苜蓿吸收外源硒能力随施硒量增加而提升,而有机硒转化率及硒肥利用率随施硒量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施硒苜蓿间差异不显著,而硒肥利用率以施硒50 mg·kg-1最高。  相似文献   
204.
通过燕麦草单播以及与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和毛苕子等3种苕子的混播试验,研究和比较燕麦草在单播和混播下饲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为燕麦草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当燕麦草单播的播种量为225 kg/hm~2、与豆科牧草混播的播种量为75 kg/hm~2情况下,进行饲草田建植,然后在生长第二年分别测定饲料田的株高、生物量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探讨了燕麦草在单播以及混播下牧草生长特点和营养水平。结果表明:(1)无论单播还是混播,牧草在抽穗-扬花(现蕾-开花)期生长速度最快,盛花期时牧草的株高为102.38~114.58 cm,其生长高度与生长天数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方程来表示来拟合;(2)成熟期混播牧草的生物量分别为781.33 g DM/m~2、712.71 g DM/m~2和697.40 g DM/m~2,分别比单播提高21.97%(P0.05)、11.26%(P0.05)和8.87%(P0.05)。(3)花期混播牧草粗蛋白含量为9.67%~10.58%、比单播提高39.94%~53.11%(P0.05),另外,粗纤维含量也得到显著降低。总之,燕麦草与苕子混播,可提高株高和生长速度,显著提高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在混播的3种苕子中,光叶紫花苕更有利于提高混播草群的稳定性,更有利于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5.
8种微肥配施在紫花苜蓿优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河南省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对微量元素需要的特点,该文对锌、铁、铜、锰、硼、钼、钴、硒等八大微肥在紫花苜蓿优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微肥配施技术对紫花苜蓿优质生产的关键性的影响,以达到用不同的配施方案,解决不同生产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6.
河南省灌木饲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副产品饲料是非常规饲料资源的一个主要类型 ,经过适当的加工和调制可添加到畜禽日粮中 ,节约常规饲料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河南省灌木资源丰富 ,灌木树叶和枝条是主要的非常规饲料。针对河南省饲用灌木的特点以及利用现状 ,谈几点灌木资源饲料利用的具体措施。1 灌木资源的种类及特点河南省水热资源丰富 ,是我国灌木最为集中的地区 ,灌木植被占全省植被的 3/ 4以上 ,灌木种质资源约占全国的 1/ 4。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以下五类 :1.1 灌木类豆科河南省共有灌木豆科 2 1种 ,代表种有 :紫穗槐、短梗胡枝子、苦豆子等 ,主要分布在豫西黄土丘…  相似文献   
207.
喷施硫酸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锰可显著(P<0.05)提高苜蓿草产量,以喷施锰浓度为100 mg/kg效果最好,年总产量达14 268.88 kg/hm2,产量比对照提高24.0%。喷施硫酸锰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粗蛋白的含量,当喷施浓度为100 mg/kg时效果最显著;而喷施锰肥后苜蓿粗灰分有所降低;粗纤维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茬次对粗脂肪含量影响效果有较大差异,以200 mg/kg(Mn2)处理更能提高粗脂肪含量;喷施锰肥对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明显。营养物质的年积累量均以喷施浓度为100 mg/kg时最高。  相似文献   
208.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原产伊朗一带,在中国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是世界上栽培最早,栽培面积最大,种植国家最多的优良牧草.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其它任何牧草都无法相比的,故很早就被誉为"牧草之王"或者"金子草".本文就苜蓿在河南省生产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谈谈该草的科学化种植管理与多样化利用技术,为河南省实施优质与高效的草食动物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9.
试验以紫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其在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粗蛋白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紫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CP及TAA随生长阶段均呈下降趋势,几乎呈直线下降的趋势;17种氨基酸中,16种氨基酸均随生长阶段呈下降趋势,仅谷氨酸是随生长阶段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紫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赖氨酸含量在分蘖期最高(分别为0.87%、0.99%),成熟期最低(分别为0.34%、0.39%)。上述结果表明,紫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中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受生长阶段影响较大;2种牧草应在扬花期收割最佳。  相似文献   
210.
郭孝 《家畜生态》2002,23(3):43-4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优质饲草生物学特点的差异性,提出了因地制宜地进行草种区划的具体方案,目的是为促进饲草的优质高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改良,切实解放当前畜牧业生产中优质饲草的不足和畜牧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该草种区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河南省21世纪农牧业的多样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