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光周期、温度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Gahan)又称粉虱匀鞭蚜小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粉虱科昆虫若虫期最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丽蚜小蜂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1-2]。光周期、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也是寄生蜂滞育发生与解除,以及工厂化繁育的关键因素[3-4]。迄今为止,有关丽蚜小蜂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寄主选择、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生育力等生物学特征以及温度的影响等方面[5-8],光周期与温度协同的影响则鲜见报道[8]。本试验就光周期和温度对丽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传播植物病毒的介体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礼 《植物保护》1984,10(4):15-16
植物病毒主要靠接触、种子、和介体三种途径传播,其中介体传播最为重要。传毒介体除昆虫、螨类外,还有所谓“土传”中的线虫和低等真菌。菟丝子也可算是“植物介体”,但从它桥接过程看仍脱离不了接触传播范畴。这些介体中,昆虫是最主要的。 介体的传毒特性还常分为三种类型。1.非持久性传播。其特点是只需数秒钟的采食便可获得病毒,病毒只机械地沾附在口器表面,不进入介体体内,所以不存在在介体内潜育的问题,只需几秒钟便能完成传毒过程;若得不到传毒机会,病毒在数小时内就会自然死亡,脱皮也能失去病毒。饲毒前禁食  相似文献   
23.
以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为试虫,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5种类型共8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及斑翅果蝇实验室种群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测定6种杀虫剂防治果蝇的效果。结果表明:杀虫剂对果蝇幼虫毒力比对成虫毒力强,且斑翅果蝇比黑腹果蝇对杀虫剂更敏感,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茚虫威,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茚虫威和吡虫啉对果蝇的致死作用效果低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对黑腹果蝇致死效应高于斑翅果蝇;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致死毒力高于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生物制剂多杀霉素和甲维盐致死毒力最强。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3种小花蝽属Orius Wolff昆虫进行了鉴定,进行了59条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及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小花蝽属昆虫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与典型的昆虫线粒体DNA一致,A+T平均含量(66.4%)明显高于G+C含量,密码子的第3位A+T含量高达90.7%,碱基替换多为同义替换;13种小花蝽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28,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3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除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Linnaeus)可能存在隐存种现象外,其他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单独聚为一支。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小花蝽属昆虫进行物种快速分子鉴定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与黑腹果蝇D. melanogaster飞行能力的影响,了解2种果蝇的飞行规律,利用26路昆虫飞行磨系统测试2种果蝇在不同条件下的总飞行距离、总飞行时间和平均飞行速度。结果表明,斑翅果蝇雌虫飞行的最适宜温度为18℃,总飞行距离达358.04 m,总飞行时间为3 082.68 s;雄虫更适宜在较高温度下飞行,当温度为30℃时,其总飞行距离和总飞行时间分别为171.37 m和3 075.89 s,且飞行速度较快。黑腹果蝇雌虫的飞行能力在30℃时最强,总飞行距离为702.77 m,雄虫的最适飞行温度是18℃和24℃。当相对湿度为75%时,斑翅果蝇雌虫的飞行能力最强,总飞行距离为262.10 m,总飞行时间也较长,为1 224.12 s,雄虫则在相对湿度44%时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当相对湿度为58%时黑腹果蝇雌、雄虫的总飞行距离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54.30 m和514.47 m,此条件下雌、雄虫的总飞行时间也最长,分别为2 606.57 s和6 079.07 s。表明温度和相对湿度对2种果蝇飞行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斑翅果蝇雌虫飞行,高温低湿条件下斑翅果蝇雄虫的飞行能力最强,高温中湿环境下黑腹果蝇的飞行能力较强,且黑腹果蝇的飞行能力总体上强于斑翅果蝇。  相似文献   
26.
宋凯  郑书宏  郑礼 《华北农学报》2003,18(Z1):112-115
对甘蓝夜蛾赤眼蜂采用筛选和变温锻炼的4个组合处理连续饲养.20代后,在25℃,(75±5)%RH条件下检测质量指标.在饲喂蜂蜜水的条件下,经过筛选的处理雌蜂平均寿命和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未经筛选处理.饲喂与不饲喂条件下测定处理组间差异显著性相同,不饲喂条件下各处理组平均寿命与产卵量相应降低.雌蜂后足胫节长度除恒温不筛选处理显著小于两筛选处理外,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恒温与变温处理之间各项指标都没有显著差异,但经过变温锻炼的处理多数质量指标明显高于恒温处理.  相似文献   
27.
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控制技术对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丽蚜小蜂应用技术中一些配套措施的作用,在越冬番茄温室内,进行了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使用控制温室粉虱效果的试验。以传统农药防治为对照(CK),研究了3项措施联合使用技术(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适时清除底部老叶)、未装防虫网(释放丽蚜小蜂+适时清除底部老叶)、未清除底部老叶(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对温室粉虱成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联合使用的温室11月~翌年6月粉虱数量持续低于2头/株,未装防虫网的温室(释放丽蚜小蜂+适时清除底部老叶)3月下旬~6月中旬粉虱数量从0.90头/株增加至11.99头/株,未及时清除底部老叶的温室(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2月底~4月中旬粉虱数量从0.25头/株迅速增长至8.93头/株,农药防治的温室(CK)自3月以后粉虱数量持续在3~5头/株。3项措施联合使用对温室粉虱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和农药防治。释放丽蚜小蜂、安装防虫网和适时清除底部老叶3项措施联合控制技术,能够较好地防治越冬番茄温室粉虱,且控制效果可持续作物整个生长期。  相似文献   
28.
为评价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和生态风险性,本研究分别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氟铃脲、虫酰肼、吡丙醚、氟啶虫酰胺、虱螨脲、灭幼脲及噻嗪酮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24 h和48 h的急性经口和急性接触毒性,并评估7种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经口和接触毒性均为低毒( 11. 0μg a.i.),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HQ 50),其中氟啶虫酰胺、吡丙醚、噻嗪酮以及灭幼脲4种药剂的接触毒性均达到限度上限试验值( 200μg a. i.)。本研究可为设施农业合理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减少对授粉熊蜂的伤害,在授粉昆虫保护利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正森林虫害给森林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困扰,飞防以其经济、高效,同时兼治其他害虫、一法多效、一举多得等优点应运而生。山东省飞防工作一般在每年的5月至6月进行,此时正是山东两大主要蜜源植物刺槐、荆条的开花泌蜜期,广大蜂农经过漫长的蜂群越冬、春季越冬蜂与新蜂的交替,发展成壮群准备采集一年才能采一次的刺槐和荆条蜜,又逢飞防工作此时进行,往往死蜂遍地、甚至全场遭灭顶之灾。近几年,林业主管部门和蜂业主管部门在飞防工作开始前2个月联合商讨,制定切实可行的飞防路线,并加大飞防宣传力度,让蜂农  相似文献   
30.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是我国北方小型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天敌昆虫生产及防治害虫应用上具有较大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东亚小花蝽的捕食行为机制,有必要对其触角结构及感器进行超微结构分析。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东亚小花蝽1~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触角的结构和感器的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1~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触角均为线状,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2亚节),随着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触角总长度及各节长度均显著增加,各节直径的增加不显著。东亚小花蝽触角上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各有2种亚型,钟形感器仅在1龄若虫触角上存在,2~5龄若虫及成虫触角上该感器退化消失。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若虫感器数量比成虫少。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东亚小花蝽触角大小和感器的种类及数量随生长发育而变化,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