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142篇
  106篇
综合类   704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72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定量厘定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变化的相对作用,可为揭示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提供依据。以MODIS NDVI、SRTM DEM、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为数据源,建立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残差分析、相对作用分析等多数学模型,分析了2001—2019年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相对作用,揭示植被NDVI与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总体上呈上升态势,植被NDVI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面积远大于减少的区域面积; 研究区植被改善和植被退化均受人类活动的主导。研究时段内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与降水、气温以及相对湿度整体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递减,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综上可知,研究时段内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覆盖呈改善态势,人类活动可被认为是影响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植被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植被NDVI与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2.
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紫茎泽兰的茎叶水浸液对不同品种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受体品种对紫茎泽兰化感效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各品种敏感性(敏感指数M3)顺序为:云瑞1号(-0.086 5)白糯1号(-0.068 2)鲁三3号(-0.038 6)。紫茎泽兰水浸液化感效应大小与其浓度密切相关。12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对玉米的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而4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在低浓度(0.001 g/m L)时对各品种均有化感促进作用;中浓度(0.005 g/m L)时,对白糯1号、鲁三3号有促进作用,但对云瑞1号呈抑制作用;高浓度(0.025 g/m L)时,对所有供试玉米品种均表现为化感抑制效应,其中对鲁三3号的抑制作用最强。紫茎泽兰化感效应与其采收时期关系密切,4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表现出更强的化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3.
郄海拓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49-3950,3972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成了人民日益关注的话题,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有赖于其激励机制的完善,在此在分析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激励机制相关定义,在管理学激励理论和食品安全信息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的构成、评价标准以及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的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94.
针对食品安全市场频现“柠檬市场”现象,基于以往学者对于柠檬市场和食品安全的研究,从“柠檬市场”理论角度提出了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如限定各主体的行为规范、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实施企业自检制度、推动全民参与等,为净化食品市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5.
利用大光斑激光雷达估测小兴安岭平均树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获取覆盖中国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GLAS第三激光器Laser3I数据,并用IDL和MATLAB对GLAS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来提取树高,利用小兴安岭二类调查数据做精度检验,得到精度为92.67%。结果显示:大光斑激光雷达能够高精度地提取树高,可为林业生产及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6.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堆放枯枝败叶的土壤中筛选能够高效降解木聚糖的菌株,并对该菌的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分离得到1株酶活性较高且产酶相对稳定的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命名为Fusarium oxysporum MJ23。研究表明,木聚糖、酵母粉是该菌的最适培养底物,在最适培养条件下,该菌株所产木聚糖酶活力可达186 U/mL;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pH值分别为55℃、6,55℃保温3 h,酶活力仍可维持90%以上;Ca2+、Fe2+、Mn2+、Tween 80和聚乙二醇对木聚糖酶活力有较强促进作用,Cu2+、Zn2+、EDTA、尿素和SDS则会抑制酶活,其中SDS的抑制作用最强。模拟动物体内对饲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消化,木聚糖酶的添加可使猪饲料中木糖生成量提高28%,鸡饲料中木糖生成量提高16%,表明该菌株所产木聚糖酶具有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以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2011年度宁夏农垦渠口农场项目为例,在确定规划方案的基础上,从项目效益和工程管护2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分析,找出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因素。研究表明,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项目实施是否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收益;合理优化种植结构使土地整治工程达到见效快收益高的目的;严格的工程管护决定了项目实施后能否长期运行。  相似文献   
98.
介绍白三叶草的特性以及林下间作白三叶草的生态效应,总结白三叶草栽培技术,包括除草整地、播种、播后管理、刈割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以广西黄冕林场的几个桉树树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树种生长、立木材性以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各树种的生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树皮厚度)和材性(立木Pilodyn值、应力波波速、基本密度)性状均差异显著。比较3种不同林分密度的邓恩桉发现,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材质形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适宜的林分密度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材性形成。对各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树种评价,结果表明:巨桉林木生长量大,大花序桉和本沁桉生长量相对较少,但木材材质相近,表现为坚硬,而粗皮桉、柳桉、邓恩桉均低于对照尾巨桉。从林木生长、立木材性方面看,适合于该地区发展的树种有巨桉、大花序桉和本沁桉,其中巨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0.
以微喷灌溉(CK)为对照,研究痕量灌溉管在沙培中不同埋深对日光温室春季黄瓜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25cm)的黄瓜生长与CK(微喷)相比受到显著抑制,T1 (5cm)、T2(15cm)处理黄瓜生物积累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品质与CK相比均有所提高,不同处理间叶片电导率、MDA、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沙子含水量均低于CK;T1处理的产量比T2处理提高了1.9%;与CK相比的T1、T2处理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50.9%、60.0%.分析表明,日光温室沙培黄瓜栽培中痕量灌溉管埋设深度为5 cm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