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回归分析法在高粱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有厚  邹剑秋  卢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73-16174
对2009年辽宁省高粱区域试验中9个试验点的8个参试品种和1个对照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同时通过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对参加区试的品种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BL903和025A/311在产量和稳定性方面都很好。  相似文献   
102.
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甜高粱具有抗逆、抗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等节水、节能特性,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种植地域广,同时具有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等生物特性,因此作为饲料、糖料和可再生能源作物诸方面均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对甜高粱的研究现状、生物学特点、应用价值、发展优势及经济前景进行了综述,为甜高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甜高粱辽甜7号(L0205A/LTR114)是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L0205A为母本,甜高粱恢复系LTR114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新品种。2008~2009年两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其茎秆含糖锤度19.1%,茎秆出汁率56.6%,生物产量68380.5kg/hm2,子粒产量3306kg/hm2,是生产燃料乙醇理想的能源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04.
了解高粱对各种环境的物候学反应对选育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系或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来自25个生长环境的120个高粱基因型的物候期适应性(ICRISAT,1995;Elis等,1995,1997)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了其中9个不同基因型在短日照下温度对从...  相似文献   
105.
高粱F_3代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杨晓光,杨镇,石玉学,邹剑秋,李克成(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近年来在高粱产区蔓延很快,原来的Tx622A由抗性寄主(对丝黑穗病2号小种免疫)变为感性寄主(高感丝黑穗病3号小种),生产上...  相似文献   
106.
辽杂25号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306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304为父本组配而成。该杂交种产量潜力大,米质好,是优质食用型高粱杂交种;抗叶病,抗倒伏,抗丝黑穗病,活秆成熟;熟期适中,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细胞质对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对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间在所研究的各主要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无显著差异,即同一杂交组合利用不同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不会造成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8.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10年来,鉴定和创制出277份矮秆、抗病、高支链淀粉、低单宁的育种材料;利用突变体、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了高粱重要性状的控制基因;育成了71个矮秆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创新集成适合不同区域高粱轻简栽培技术,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增长26.8%,总产增长93.5%,单产提高52.7%,实现了高粱生产方式全面机械化的重大变革。在高端白酒转型升级的拉动下,以茅台、五粮液、汾酒等知名酒企为核心,形成了以“品牌+品种+产地+农户”高粱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增收效果。产业发展助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面向产业与企业需求的联合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带动高粱种业起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粱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粮饲兼用、高光效等特性给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高粱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多用途开发不足、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原始性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政策支撑不足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高粱新品种选育和种业由酿造为主向多用途转变,针对企业酿造工艺需求对不同适宜地理环境开展定向育种将成为趋势,盐碱地、休耕区、镰刀弯地区高粱种植呈现恢复性增长。建立适合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的现代化种业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产业体系,构建科研院所、种子企业、推广部门和产后加工企业融合发展的种业产业链运行机制是未来中国高粱种业发展目标。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未来的重点任务是创制抗除草剂、高淀粉、低单宁、抗蚜等目标性状的关键育种材料;开展基因编辑、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高效遗传转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现代高效育种平台;优质专用酿造、饲料、饲草、能源、帚用等多用途高粱新品种选育;登记品种DNA指纹鉴别和关键表型性状数据库构建;根据高粱产区生态特点、资源禀赋,布局优化产业基地和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109.
高粱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粱2381、矮四、7050B、TX622B为试材,通过实验对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单序列重复)的电泳时间、胶的浓度、不同来源Na2CO3、银染温度和显色温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各因子对电泳体系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粱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电泳时间1 h 32 min~1 h 45 min;胶的浓度为29∶1;进口的Na2CO3;银染温度27~29.0℃;显色温度32℃左右。  相似文献   
110.
低洼热带玉米群体吐丝延迟的原因G.O.Eameades等玉米开花期遇干旱胁迫,通常推迟吐丝,从而导致开花~吐丝间隔(ASI)延长(Hall等,1982)。延长ASI常造成单株粒数及籽粒产量的下降。DuPlessis等(1967)报道,当ASI从0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