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美 《河北农机》2021,(2):85-86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大力推行,我国教育进入了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正逐渐与一些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这就形成了O2O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推广利用,对于高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说起,具体阐述了其对师资队伍及高职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体现了O2O混合式教学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
玉米叶夹角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述玉米叶夹角的遗传基础并定位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利用289份常用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测量玉米穗上叶夹角,对其进行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环境的穗上叶夹角数据呈正态分布,并且各个环境间的数据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采用MaizeSNP50基因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利用R平台下的farmCPU对叶夹角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4个环境中共检测到42个与玉米叶夹角显著关联(P0.000 01)的SNP,其中1,5,8号染色体在4个环境下都检测到与穗上叶夹角紧密关联的SNP标记。对筛选出的所有标记综合分析,共鉴定出15个与玉米叶夹角相关的SNP标记位点,分布在Bin1.02、Bin1.03、Bin1.06、Bin1.11、Bin2.05、Bin3.04、Bin5.03、Bin5.04、Bin8.03、Bin8.04、Bin10.07处。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发掘叶夹角基因位点及候选基因,对揭示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机理,加速玉米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A融合群引起的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明确外界培养条件与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肥料[500μg/mL K_2SO_4、NaH_2PO_4、CO(NH_2)_2]、金属离子(5μg/mL CuSO_4、FeSO_4、ZnSO_4)、抗氧化剂(5μg/mL槲皮素、桑色素、抗坏血酸)和对照(300μg/mL莨菪碱、50μg/mL儿茶酚、水)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菌核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500μg/mL K_2SO_4、NaH_2PO_4和CO(NH_2)_2,5μg/mL CuSO_4和ZnSO_4,5μg/mL槲皮素、桑色素和抗坏血酸以及50μg/mL儿茶酚溶液对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500μg/mL的CO(NH_2)_2处理下,水稻纹枯病菌产生黑色素最多,为113.2 mg;而300μg/mL的莨菪碱处理下,水稻纹枯病菌产生黑色素最少,为37.4 mg。【结论】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的产生与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发育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抑制菌丝生长和菌核发育的化学物质,不一定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纹枯病防控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由于各种杂草的危害,导致糯玉米田缺苗断垄、增加防除杂草的成本或降低产量、造成大幅度减产。为了寻找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药剂来提高除草效果、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我们利用对比法和植株观察法,对45%百·禾可湿性粉剂在糯玉米田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百·禾可湿性粉剂能有效地防除糯玉米田多种杂草,杀草谱和药效明显的好于对照75%百农思水分散粒剂和90%禾耐思乳油。  相似文献   
25.
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统分析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系统动力学方法,从城市协调发展大系统的微观结构入手,建立了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计算机,通过调整控制参量,对城市在不同政策下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动态仿真模拟,为城市各子系统的协调与控制,提供从全局出发的定量的、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科学性.并以石家庄市为例,探讨了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用200 mmol/L NaCl溶液对耐盐玉米自交系E28进行盐处理,提取叶片可溶性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并用ImageMasterTM 2D 6.00软件分析,探究玉米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共有10个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其中4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出应激反应蛋白和类囊体腔19 KDa蛋白,可能是盐胁迫后植物营养生长及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以薹菜子叶-子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用含GUS和NPTⅡ基因的农杆菌侵染子叶-子叶柄,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GUS组织染色,证实外源基因转化到植物基因组中。卡那霉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含卡那霉素(Km)15 mg/L时,非转化再生植株全部白化。转基因抗性芽筛选的适宜的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28.
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倩  张洪生  赵美爱  姜雯 《玉米科学》2012,20(5):102-105
试验选用当地主栽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比较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条件下,与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三行靠、四行靠和五行靠种植方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处理间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四行靠种植方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高,等行距种植方式胞间CO2浓度(Ci)最高。子粒灌浆后期等行距种植方式SPAD值、灌浆速率下降速度最快。收获期三行靠、四行靠、五行靠种植方式子粒产量分别比等行距种植方式增加10.58%、6.54%、12.06%,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9.
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重组细菌漆酶Cot A催化靛蓝胭脂红脱色的条件。经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脱色条件的主要因素为p H、温度和染料质量浓度。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通过三元二次数学模型进行回归拟合,预测了靛蓝胭脂红染料最佳脱色条件为:p H=8.6,温度60℃,染料质量浓度41.5 mg·L~(-1),染料在最优方案条件下45 min内的脱色率实际检测值为91.40%,与预测值的误差仅为0.86%。以上结果显示,Cot A漆酶在靛蓝胭脂红脱色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脱色产物进行液相质谱分析,检测到m/z=216.07[M-Na]~-的脱色产物,推测该降解产物为4-氨基-3-羧基苯磺酸钠,证明Cot A漆酶催化靛蓝胭脂红降解。  相似文献   
30.
隶属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是农业和林业生产上重要的病原真菌,可以引起两百多种植物产生病害,对农林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效应蛋白在胶孢炭疽菌侵染寄主植物的过程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能筛选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效应蛋白,以便开展对该菌与寄主的互作研究。本研究利用已经发表的胶孢炭疽菌的基因组序列,根据效应蛋白的主要特征,利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器(SignalP, TMHMM, Protcomp, big-PI Predictor, TargetP和Blast),对该菌的效应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我们共分析了胶孢炭疽菌的15 381个蛋白质序列,最后获得了443个符合效应蛋白特征的候选效应子,其中有86个具有预测功能。本研究为阐明炭疽病与植物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