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白银沿黄灌区试验分析了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成穗数,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小麦产量在6 300 kg/hm2以上时,95%的置信区间播期为-0.855 9~0.054 7,密度为-0.275 4~0.672 8,相应的播期在9月17日至9月29日、密度为231.52~338.19 kg/hm2时增产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银豆2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大豆高代材料经过多年选育而成。银豆2号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63.7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0.26%。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 9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3.29%。籽粒粗蛋白含量430.6 g/kg,粗脂肪含量206.5 g/kg。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大豆黑斑病。高产、稳产性强、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河西、陇东等同类生态区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晋豆31为母本、晋豆11×12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2017年在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年11点(次)每hm~2平均折合产量2830.65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1.50%;2017年在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821.05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1%。该品种株高86.0cm,单株结荚数44个,单株粒重32.0g,百粒重22.5g,生育期140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7.0g/kg,粗脂肪含量184.0g/k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在会宁县柴家门镇进行了地膜多次利用穴播胡麻不同行距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穴播行距的降低,胡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合适的种植密度是协调单株和群体生产力矛盾的关键,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保证。作为调控群体特征措施的行距及密度,在现阶段生产水平下,旧膜穴播胡麻穴行距以13.5 cm,即每幅9~10行,密度50.25万~55.8万穴/hm~2为宜,就可保证基本苗360万株/hm~2、茎数690万个/hm~2的高产群体所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 法】设置 3 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 1 次、以上任意 2 个时期各灌溉 1 次、 3 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年 降雨量 220 mm 左右的干旱地区,灌溉对胡麻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各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对照增产 2.5%~75.1%; 单次灌溉处理平均产量为 1 321.5 kg/hm2 ,二次灌溉平均产量为 1 375.5 kg/hm2 ,三次灌溉平均产量为 1 870.5 kg/hm2 ,比对照(1 068.0 kg/hm2 )分别增产 23.7%、28.8% 和 75.1%;枞型期灌溉处理(含单次和多次灌溉)比 枞型期不灌溉处理均表现为植株更健壮、抗折力更高。各灌溉处理下胡麻粗脂肪和 α- 亚麻酸含量均低于不灌溉 对照,降幅分别为 2.22%~6.96% 和 0.21%~9.44%。【结论】从灌溉次数看,灌溉 3 次(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 期各灌 1 次)是该地区胡麻种植的有效灌溉措施,纯收益最高,比不灌溉增收 4 807.5 元 /hm2 ;从灌溉时期看, 枞型期灌 1 次的灌溉产投比最高、为 4.06,增产效益好,可达 3 次灌溉处理收益的 97%,可作为该地区节水灌 溉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大西洋"的试管薯为材料,针对马铃薯块茎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的特点,分别采用Chan法和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结果表明,Chan法比Trizol法更适宜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该法提取的总RNA的28S、18S和5S rRNA条带清晰可见,无降解现象,未被蛋白质、多糖、酚类物质以及残余试剂所污染,且通过RT-PCR技术可以成功扩增出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  相似文献   
17.
白银市胡麻新品种多点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亚22号,搭配品种为陇亚13号、陇亚14号;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主栽品种为陇亚13号和陇亚...  相似文献   
18.
由地膜利用次数试验可知,随着地膜利用次数的增加,地膜的透光、增温、保墒效应逐渐降低,指示作物的生育进程延缓,生育期延长,主要性状及产量相应降低,降低程度玉米大于胡麻,且降幅逐渐增大;半干旱区地膜多次利用以头茬新膜玉米—二茬残膜玉米—三茬残膜胡麻的三次利用模式为理想,种植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最佳,年均成本279.33元,年均产量可达469.5kg,年均收益达到759.11元,产投比达到3.78元/kg。  相似文献   
19.
在靖远县河靖坪农科所试验场、靖远县刘川镇罗庄村、平川区宝积镇吊沟村3个试验点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单种最适宜下籽量在45~67.5 kg/hm~2,株数在19.5万~27万株/hm~2,黄灌区灰钙土的最适宜密度在19.5万~22.5万株/hm~2,砂壤土的最适宜密度在24万~27万株/hm~2,刘川胶泥土的最适宜密度在21万~24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大豆高产,2016—2017年项目组对春麦茬后复种大豆品种进行了筛选研究,筛选出水砂田麦茬后复种大豆品种铁豆82号,该品种在平川砂田麦茬后复种适应性最好,产量表现最佳,两年平均产量2 300.1 kg/hm~2,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29.58%,可作为今后生产中优选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