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230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16篇
综合类   878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674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以弥渡云南松种子园38个种内杂交组合的球果和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球果和种子的单果重、千粒重和种翅宽等7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云南松种内杂交组合的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云南松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在杂交组合和杂交组合类别间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且前者变异大于后者;在杂交组合变异中,球果表型性状变异大于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球果和种子的质量性状变异均大于二者的形态性状变异;在杂交组合类别间,千粒重在个别类别间差异显著,其他性状则在多数类别间差异显著。球果和种子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球果质量越大,球果形态、种子质量和种翅宽就越大;球果形态越大,种子质量就越大;随着种子质量的增大,种翅宽也变大。  相似文献   
952.
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的人情、面子、信任以及规范等与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存在一定的矛盾,阻碍村民以及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又无法有效地单一主体治理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的问题。鉴于此,在分析熟人社会特点,及其与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利用合作治理的方法来化解这一矛盾,以达到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良好治理,实现美丽乡村目标。  相似文献   
953.
[目的]通过风扇夜间内循环通风来降低温室湿度,减少结露的发生,阻止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的侵染,减小发病的概率。[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风扇能吹到的范围之内和之外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进行分级调查。[结果]在风扇吹到的15 m范围内,均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展起到控制作用,防效最高达58.2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4.
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韶山市银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示范园建设环境,分析了示范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凸显"全域化发展,全景式打造"的发展理念、构建"一心两轴六区多点"总体空间格局、大力发展多类型的产业新业态、完善升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55.
为确定3种龙虾: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和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的休眠温度及其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对该3种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和模拟低温休眠运输后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龙虾低温休眠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冰块梯度降温的方法,设置14℃、13℃、12℃、10℃4个温度,将从斯里兰卡收购的3种龙虾分别在4组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观察龙虾的应激反应和休眠状态,以确定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并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个包装温度组(25℃、20℃、15℃、12℃),将不同温度组龙虾包扎装箱密封后静置于22℃的恒温室中,26 h后复苏并统计存活率,以检验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龙虾的休眠温度为12℃,处理时间应不超过10 min;室内模拟试验发现,包装温度为12℃情况下,26 h后平均龙虾存活率达98.3%,其中锦绣龙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956.
根据2014年11月在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滩、8年、9年、14年、16年和20年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林以及天然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树林生物调查数据,通过"裸滩-人工林-天然红树林"对照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性状分布模式、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裸滩、8至16年无瓣海桑人工林以及天然林和20年林龄人工林分别具不同的性状分布模式;其中栖息地结构越复杂和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中低迁移能力、较小个体和栖息方式为爬行/游泳型、幼虫为浮养幼虫以及食性为沉积食性和植食性的物种所占比例越大。功能多样性总体上随栖息地结构复杂性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功能冗余则呈红树林样点远高于裸滩的趋势。总体而言,红树林栖息地结构复杂性的适量增加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较为有益。  相似文献   
957.
中药生物碱的提取及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自拟中药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简化复方总生物碱以及益母草生物碱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简化复方总生物碱以及益母草生物碱组,依据建立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足趾肿胀以及肉芽肿炎症模型来评估各组药物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组与简化复方总生物碱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率、降低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均与益母草生物碱组差异显著(P0.05),并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组与简化复方总生物碱抗炎效果相差不大,简化复方可作为临床用药组方使用。  相似文献   
958.
为探究MHC B-LβⅡ基因多态性对中药复方多糖免疫调节剂量的影响,采用PCR-SSCP方法将500羽黄麻肉鸡按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分组,再将各组分成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8日龄皮下注射50、25、12.5mg/mL中药复方多糖和生理盐水,每只0.2mL,连续注射7d,于21、42、56、70日龄各组随机取5只试验鸡,翅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IL-2、IL-4、IL-6、IFN-γ和TNF-α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多糖能提高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血清中IL-2、IL-4、IL-6、IFN-γ和TNF-α的质量浓度,且高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中AA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2、IL-4、IL-6和IFN-γ质量浓度高于AB、BB、AC、AD基因型个体的,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中AB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2、IL-4和IFN-γ水平高于AA、BB、AC、AD基因型个体的,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中AB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2、IL-4、IL-6和IFN-γ高于AA、BB、AC、AD基因型个体的。表明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的最适免疫调节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959.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最新版《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系统梳理了有效发表于国内、国外的中国竹种,分析了林业行业标准《LY/T 2495-2015中国主要竹种通用名称》中的619个竹种的中文名称的命名范式。结果表明:以箨、秆、笋、枝、叶、花、果等形态特征命名竹种有298种,称之为"外貌党",占分析竹种的48%;以分布地点、模式产地、生境或习性来冠名的竹种有178种,称为"地域党",占29%;以典故、传统用途、人物、事件等命名的竹种有70种,称为"内涵党",占11%;以地方习惯称呼取名的竹种有68种,称为"俗名党",占11%;以竹笋品质命名的竹种有5种,称为"吃货党",占1%。剖析竹种中文名称,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分享各竹子的种性特点,普及竹种名称的科学应用,为竹子"通名"(common name)系统的建立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960.
广西特有竹种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西自然分布的竹类植物进行归纳整理,在23属157种及变种中,广西特有竹种14属39种及变种,占广西竹种总数的24.8%。其中:簕竹属数量最多,有11种,大节竹属5种,其他属各1~3种。在这些特有竹种中,合轴丛生竹有6属16种,单轴散生竹有10属23种。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的11种竹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28种竹种生境狭窄、环境恶化、日渐濒危。建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竹种进行原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外的竹种尽快迁地保存;种群数量少的竹种要立法保护,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