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广水稻机械插秧育秧技术,据统计,2007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中直播稻占60%,机栽稻占40%;2008年机栽稻种植比例达到70%以上。在今后几年,随新农村建设制度的逐步完善,水稻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机插水稻将成为主流。水稻栽培方式由直播转为机插,会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改变,必将对农田中的病虫种群产生影响。本文将初步探讨机插稻病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2.
为掌握防治水稻穗期螟害的最佳适期,2012年8月底~9月初开展了防治穗期螟害最佳适期试验。结果表明,螟虫的蛀入,存活和危害与水稻生育期关系密切,以大肚期至破口始期为防治水稻穗期螟害的最佳适期。  相似文献   
33.
为验证山东卫士-16型喷雾机对水稻病虫的防治效果,特进行本试验,包括与工农-16型喷雾机在用药量、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对比试验,以及农药减量对病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现将相关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4.
水稻螟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螟虫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历史上就有"南螟北蝗"之称。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使螟虫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从1998年起,随优质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播期提早、加之长期免耕、暖  相似文献   
35.
为验证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药效、适宜剂量、持效性,以期为该产品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良好,杀虫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水稻安全,建议使用剂量为15mL/667m^2,在水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至1、2龄若虫盛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本区麦田灰飞虱发生严重,据监测,3年来本区麦田灰飞虱均为大发生,且带毒率逐年上升,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即由灰飞虱传毒引起,因此,加强麦田灰飞虱防治,能有效降低灰飞虱全年发生量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  相似文献   
37.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1950—2015年河南省6个代表地区(安阳、商丘、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6个地区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以郑州地区为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528.837 0+8.424 6X_1+9.887 2X_2+8.061 7X_3。在河南地区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实际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千粒重,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8.
数据库技术在白背飞虱测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oxpro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测报防治系统,由田间调查虫量、灯下虫量、气象三种数据库和三个专业程序模块组成。运行程序可快捷地完成对数据资料的查询、输入和修改,其预测模块的运行,能准确测报出当年7月下旬自背飞虱(高峰期)田问虫量并附有相应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可作为计算机辅助决策和防治咨询。  相似文献   
39.
“95-8“为较易感白粉病的小麦品系。拔节期见病,孕穗期发展迅速,大发生年能侵害麦穗,病害每上升一个等级,产量多损失9.18%,白粉病对每穗粒数影响最大,对粒重也有较大影响。防治该品系白粉病的技术要点是:大发生年应在孕穗初期和抽穗扬花期确保单独防治2次;普通发生年在孕穗初期和抽穗扬花期防治1-2次。  相似文献   
40.
以4种不同颗粒度的玉米芯为试材,建堆发酵,采用对应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测定方法,研究了堆体理化特性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平菇发酵料栽培的玉米芯颗粒度范围。结果表明:颗粒度0.2~0.5 cm和0.5~1.5 cm的发酵料,发酵最高温度保持在70~80℃,发酵结束时,碳氮比分别为37.9和39.2,pH分别为7.32和7.37,持水系数分别为3.39和3.32,含水量分别为62.7%和61.1%。玉米芯颗粒度1.5~2.5 cm和2.5~3.5 cm的发酵料,发酵最高温度保持在50~60℃,发酵结束时,碳氮比分别为44.5和46.2,pH分别为8.52和8.49,持水系数分别为3.22和3.18,含水量分别为56.4%和53.8%。颗粒度0.2~0.5 cm和0.5~1.5 cm的发酵料,对平菇菌丝快速生长、提高平菇产量更为有利,适宜作为平菇发酵料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