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两种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法及0.2%胰蛋白酶消化20min两种方法进行原代培养,以0.25%胰蛋白酶(A组)、0.125%胰蛋白酶-0.02%EDTA(B组)消化传代,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但前者较好,小管节段贴壁早。B组成功传代(4代)并鉴定为肾小管上皮细胞,A组传代失败。结论:肾小管节段贴块、0.1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是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NF-κB在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即LN组)与C57BL/6小鼠(即对照组)各10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与病理学指标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LN组小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NF-κB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但以肾小管表达更为显著;肾小球NF-κB阳性细胞数、NF-κB阳性肾小管数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LN小鼠的发病机制.检测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反映狼疮肾组织活动病变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36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1 8例 ,采用进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利血宝 30 0 0 IU皮下注射 2次 /周治疗 ;试验组 1 8例 ,采用大剂量国产 rh EPO益比奥 (EPLAO) 1× 1 0 4 IU皮下注射 1次 /周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显效 1 1例 ,有效 6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显效 1 3例 ,有效 4例 ,无效 1例。结论 :大剂量 EPLAO每周 1次与常规剂量利血宝每周 2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差异无显著性 ,但减少了注射次数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价格 /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相似文献   
24.
诊断学见习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断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的学科[1]。诊断学见习内容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是摆在我们诊断学见习带教老  相似文献   
25.
人类鼻疽病     
1912年 Whimore与 Krishnawami在缅甸仰光从1例鼻疽样疾病死者的尸体首次分离到一种病原菌,当时为纪念其发现,称为惠特莫尔杆菌(Bacillus Whitmori)。1957年Breed将该菌命名为类鼻疽杆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1925年Stanton与Fletcher将该菌引起的感染命名为类鼻疽(melioidosis)[2],嗣后该病在东半球各国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尤以邻近我国的东南亚各国为甚。1989年陈光远等首次从中国大陆的2例败血症病人体内分离到类鼻疽杆菌[1]。该病为人畜(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可由被污染的水源、土壤经破损皮肤或呼吸道等途经而感染,因而该…  相似文献   
26.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肾脏病于急性阶段未经控制共同转归的一组疾病,慢性肾脏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CKD-MBD)是CKD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就CKD-MB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7.
初中毕业生的视力调查报道甚少,本文发现我市初中应届毕业报考中专生的近视程度特高.为引起重视,简报如下。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1989年我市初中应届毕业报考中专的考生3005人.其中男2290人,女715人,男:女=3.2:1;年龄15~17岁者占97.1%.本文调查了招生委员会的体格检查表.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  相似文献   
28.
患者32岁。反复尿频、尿急及经期血尿1年余于1988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放置金属节育环。3个月后自己徒手经阴道取环,因疼痛未遂。2个月后出现尿频,尿急,反复发作,随后又间歇出现经期血尿。无腰肾区疼痛、咳嗽、盗汗及午后潮热。9个月后曾在某医院用x光发现节育环已嵌入宫外组织,且在x光下经阴道取出半截金属节育环。但因上述症状并无改善乃入我院。患者已生一女(6岁),2年半第二胎妊娠因“死胎致子宫破裂”在当地医院做过“子宫修补术”。否认手淫史,无结核病及尿路结石家族史。 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 T 36.3℃, P86, R20, BP12.0/…  相似文献   
29.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表现与不少疾病相似常致误诊,本文对我院近年来被误诊为CGN的60例作分析.被误诊的疾病有多发性骨髓瘤7例,慢性尿酸性肾病6例,慢性间质性肾炎6例,血丝虫病4例,甲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与病理。方法:对42例iNS并发ARF患者临床和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i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5.87%,临床上以少尿型为主(78.6%).起病均在iNS的急性期。4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少尿,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增高。肾脏病理检查肾小球以轻微改变为主,其中微小病变型16例.轻度系膜增生型肾炎2l例;肾小管间质的病变却表现为广泛肾间质水肿及小管上皮细胞灶性坏死。经利尿、强的松等治疗后,36例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INS并发ARF多发生于肾小球轻微改变者;尽早明确iNS并发ARF,并给予适当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