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以单株白雌虫数法、相对抗病指数法和繁殖系数法评价河南省47个主推的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荥阳群体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 filipjevi许昌群体的抗性。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依据单株白雌虫数评价,所有小麦品种对两种孢囊线虫均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但依据相对抗病指数评价,有4个品种(太空6号、新麦11、中育6号和新麦18)对H. avenae表现抗病,其余品种表现中度以上感病。田间病圃鉴定条件下,依据单株白雌虫数评价,太空6号和新麦18对H. avenae表现高抗,中育6号、新麦11等10个品种表现中抗,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中育6号和太空6号对H. filipjevi表现高抗,偃展4110、濮麦9号和豫农201表现中抗,其余品种均表现感病。依据相对抗病指数评价,太空6号对H. avenae表现高抗,新麦18、中育6号和新麦11表现抗病;中育6号、太空6号对H. filipjevi表现高抗,偃展4110、濮麦9号、豫农201、豫农949表现抗病。依据繁殖系数Pf /Pi评价,太空6号、新麦11、中育6号和新麦18对H. avenae表现抗病,太空6号、中育6号、濮麦9号和濮优938对H. filipjevi表现抗病,其余品种表现感病。3种方法的抗性评价结果不完全相同,相对抗病指数法与单株白雌虫数量法的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一致性,可部分克服因感病程度悬殊而导致评价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可作为小麦品种抗禾谷孢囊线虫新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2.
对13个草坪早熟禾品种分别接种茄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草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3种病原菌,进行品种的室内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早熟禾属的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在接种茄类镰刀菌的处理中,抢手股、浪潮、优异和蓝鸟4个品种的抗病性较好;在接种立枯丝核菌的处理中,巴润和午夜的抗病性最好;在接种禾草离蠕孢菌的处理中,康尼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3.
采用PDA平板和凹玻片法分别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适乐时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都最强,EC50分别为1.45×105mg/kg和0.10mg/kg;科博、敌力脱、扑海因、敌畏丹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也较强,EC50分别为0.04mg/kg,0.16mg/kg,0.16mg/kg,0.71mg/kg;敌力脱、扑海因和敌畏丹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强,EC50分别为1.70mg/kg和1.74mg/kg。  相似文献   
94.
黄瓜叶围放线菌的分离及其对灰霉菌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叶片冲洗液培养法和消毒叶片研磨液培养法,从郑州郊区温室及露地黄瓜叶片上分离得到45株放线菌。采用室内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各菌株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初筛出抑菌效果明显的S32,S10等6株放线菌,并测定了其发酵滤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S32,S10和S23的发酵滤液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S23稀释10倍的发酵滤液抑菌效果优于50%速克灵1000倍液。  相似文献   
95.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两种镰孢菌双重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和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是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两种主要病原菌。为了建立这两种病原菌的快速和定量检测体系,本研究分别设计了针对F.graminearum和F.verticillioides的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双重PCR反应体系,并从DNA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3个方面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4℃和58℃时扩增效果较好,DNA模版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6.25 ng·μL~(-1);F.graminearum和F.verticillioides引物最佳终浓度配比为0.2μmol·L~(-1)/0.4μmol·L~(-1)。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对同时鉴别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两种主要镰孢菌提供了准确、快速、灵敏的检验检疫技术。  相似文献   
96.
青海云杉球果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病害为鹿蹄草金锈菌 (Chrysomyxapyrolae (DC )Rostr .)所引起的云杉球果锈病 ,夏季多雨易发生 .虫害是稳定的致害原因 ,优势虫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 (PseudotomoidesstrobilellusL .) .虫害主要在 6~ 9月造成球果早落和种子被蛀 ,被害球果产种量下降 .球果早落造成的种子损失可达 8 0 4% ,保留的球果因虫害蛀食导致的种子损失率为 11 4%~ 5 3 0 % .建议在结实采种年份加强冻害预防和云杉球果锈病、种实害虫的防治 ,并经常除治枝梢和叶部病虫害  相似文献   
97.
98.
【背景】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植物病毒,严重降低了世界范围内蔬菜以及瓜类的产量。MYB蛋白家族庞大,功能多样,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大多数MYB作为转录因子控制植物的发育和代谢,并对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前期研究显示CGMMV侵染后可以显著上调寄主转录因子基因NbMYB1R1的表达。【目的】明确NbMYB1R1参与CGMMV侵染的机制,为CGMMV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MEGA 7.0构建系统进化树,对NbMYB1R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构建NbMYB1R1的荧光表达载体,转化GV3101农杆菌后浸润本氏烟叶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定位;利用qRT-PCR技术分析NbMYB1R1在CGMMV侵染不同时期的转录水平及NbMYB1R1沉默烟草植株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关基因的转录变化;通过沉默NbMYB1R1及下游调控基因NbAOX1a和NbAOX1b,分析NbMYB1R1及下游调控基因Nb...  相似文献   
99.
针对大蒜不同类型播种机作业经济性差异不明确现状,开展了不同机型的播种经济性试验。以人工播种为对照,通过对正芽机播和非正芽机播(摆种机播)在平作模式下的生长和收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同面积下的经济性。结果表明,机播生产成本随播种面积和机具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种植面积小和种植年限短的条件下,以8行摆种机播为最优。随着种植面积和年限的增加,机械播种效益要高于人工播种,呈现出正芽机播>非正芽机播>人工播种,且面积越大效益越明显。5年周期内,非正芽机播较人工播种效益增加,最高增效10.1%,最低增效4.1%,3种播种方式相对效益在种植面积较小时,相对效益相差大,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趋势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