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4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度开展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9210综合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以L_(9)(3^(4))正交实验为基础,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的ISSR分子标记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用量进行优化,主要包括Taq PCR Mix、引物、模板DNA及引物的退火温度。确定的最佳10μL体系为:5.0μL Mix、40 ng DNA模板、0.6μL引物(1.0μmol/L)及ddH_(2)O补齐。最佳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48℃退火30 s,72℃延伸10 min,共34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对收集到的39份野牛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UPGMA聚类将所有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21号材料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候选雌性野牛草材料的亲缘关系最近,可以作为后续材料扩繁和生产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中ISSR体系的探索与优化、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野牛草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akom)种实害虫的优势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Pseudotomoides strobiiellus),祁连山区为害严重的林分平均虫果率达81.6%,是防治的主要对象。试验认为:在远离天然林分的地方建立优良性状的无性系种子园,并加强母树林抚育,改造纯林结构,保护利用天敌,增强林分对害虫的自控能力。虫害中等区可利用Bt乳剂100亿孢子/mL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喷雾和100亿孢子/g的Bt粉剂与滑石粉体积比为1:2混合喷粉防治幼虫。结合采种摘除球果,烧毁残果可杀死果轴内越冬害虫,有效降低虫口,有条件时收集果轴内的寄生蜂释放于母树林,可增加种实害虫天敌寄生蜂。严重危害区可在害虫成虫羽化期采取烟雾剂和树干注药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4.
岩溶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极易受到影响和破坏,其生态退化特征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原因在自然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基础,在人类活动方面包括人口剧增、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生活贫困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控制人口、恢复植被、加强能源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5.
双优8802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双青A与抗病恢复系HR8802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晚兼用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等优点,2005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水稻植株上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利用酶促反应结合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了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本还是转基因株系,2种酶活性随生育期的后延而增大。生育前期,转基因株系的2种酶活性与亲本的酶活性水平差异小,随生育期的后延,与亲本酶活性的差异越来越大,说明外源基因前期表达量小甚至沉默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后期表达量多。同时转基因株系的酶活性的波动性较亲本的大,且酶活性的高低与转入基因数量无相关性。因此,外源基因的表达具有时效性但不具有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湖南省东部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土壤剖面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性,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选定了淡薄表层、雏形层、低活性富铁层、铁质特性、盐基饱和度、腐殖质特性为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主要诊断特性,确定不同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剖面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黏壤土;土壤剖面的Ba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淋溶作用要强于低海拔地区。根据选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大窝系(剖面LY-25)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白面石系(剖面LY-26)属于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榴花洞系(剖面LY-27)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  相似文献   
58.
南方石灰岩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逐渐从土壤发生分类过渡到系统分类,与同地带其他土壤相比,石灰岩土壤由于其本身发育的特异性,在系统分类中需衡量的属性更为复杂。笔者总结分析中国南方石灰岩土壤发育特性,综述其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提出未来南方石灰岩土壤分类需进一步加深了解石灰岩地区地质演变及生态环境过程,运用多技术综合分类对比检索、检验土壤分类系统。同时,由于岩溶区“人多土少”,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尤其应加强人为土诊断特性和现象的精细辨识,最终为推动石灰岩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采用蒸馏水稀释硫酸溶液获得不同浓度硫酸溶液来模拟不同pH值酸雨,并利用硫酸溶液进行多次积水淋溶红壤试验,揭示多次酸雨淋溶过程中红壤物理特征及入渗特性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组(蒸馏水)相比较,pH=2的硫酸溶液各次入渗速度平均降低了106%,且随着淋溶次数(x)的增加,平均入渗耗时增加百分比(y)也增加,其关系可用对数函数y=70.94ln(x)+28.53(R2=0.994)描述;pH=3硫酸溶液入渗速度平均降低了20%,随着淋溶次数增加入渗速度衰减;pH=5硫酸溶液各次入渗速度基本保持稳定,且平均入渗速度比对照组快。与初始土壤容重相比较,对照组多次淋溶处理后土壤上层容重减小,下层增大,其他处理各组土壤容重却平均增大了6%,但各处理组的上层土壤容重比下层的小。红壤经不同溶液多次淋溶处理后,其水分入渗速度、扩散度大小关系为:硫酸溶液(pH=5)蒸馏水硫酸溶液(pH=3)硫酸溶液(pH=2)。  相似文献   
60.
选取湖南省东部地区12个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据此确定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剖面包含了淡薄表层、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聚铁网纹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分别为: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湿润富铁土和湿润雏形土3个亚纲;简育湿润富铁土、铝质湿润淋溶土和铝质湿润雏形土3个土类;暗红简育湿润富铁土、表蚀简育湿润富铁土、网纹简育湿润富铁土等6个亚类;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铝质湿润淋溶土等9个土族和燕塘系(43-LY01)等12个土系。研究发现:受亚热带气候影响,许多土壤剖面发生了富铁铝化过程,且由于淋溶强烈,形成了聚铁网纹层,而现行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还不能给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因此建议在铝质湿润淋溶土亚类中增设一个可以反映相关特性的网纹铝质湿润淋溶土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