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海拔地区粮菜间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高海拔地区粮菜间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白菜)—大蒜宽窄带间套轮作种植模式产值为79 335元/hm2,纯收入为47 460元/hm2,比对照净增纯收入44 895元/hm2,是对照的20倍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模式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2.
莴笋是菊科莴苣属莴苣种中能形成肥大肉质茎的一个变种,性喜温凉气候,其肉质茎质地鲜嫩,具清香味,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蔬菜.黔西北山区海拔高度为1 400~2900m,夏秋季节凉爽,具有"天然空调"的气候资源优势,非常适宜种植夏秋反季节莴笋.经几年试验、示范及推广,黔西北山区夏秋莴笋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hm2,大面积的产量为2500~3 500kg/667m2,为了提高大面积夏秋莴笋的产量,于2005年6~9月在威宁县草海镇同心村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2005年9月13日经有关专家及领导对867m2试验地的田间测产验收,产量达6356kg/667m2,取得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33.
毕节地区夏秋反季节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海拔457~2 900 m,地势东低西高、高差悬殊,素有“云贵高原屋脊”、“三江源头”之谓。年均温13.3℃,年降雨量1 088.9 mm,年日照1 386.4 h,≥10℃有效积温3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适时移栽、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5.
简述了党参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总结了其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6.
通过引进大白菜新品种21个与福禧3号(CK)进行夏秋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韩泰2000,为119575kg/hm2,较福禧3号(CK)增产16.7%,抗病;抗病性最强的是九华28号,几乎不感病,高产;韩泰8号、九华阳光、帝王666、板扎818、帝王金必来和板扎3号高产、抗病。以上8个大白菜品种表现高产、抗病,在威宁海拔2200m左右地区及气候类似区域进行夏秋种植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6%抗坏血酸水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在贵阳和毕节马铃薯种植地,于马铃薯生长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的6%抗坏血酸水剂。结果表明:6%抗坏血酸水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第14~21 d 时平均防治效果可达75.09%~80.74%,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同时能增加单位面积的块茎产量,平均增产21.59%。  相似文献   
38.
应用京2B二号保鲜膜剂进行了苹果的贮藏保鲜效果试验,通过对果实腐烂率,水分损耗,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外形和风味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京2B二号保鲜膜剂保鲜效果优于对照处理(1:5000倍2,4-D)使用浓度在1:10~1:30,以1:2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9.
浅析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新形式,提出发展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40.
邵宇  张绍刚  龙明树  董恩省  李锦康  郭国雄 《种子》2005,24(7):72-73,75
大蒜是威宁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区分布在海拔1 234~2 700 m之间,常年种植面积在3 300 hm2左右.2002年,威宁县建立了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为配套7~9月茄果类蔬菜的前茬作物及生产技术,从当地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早熟大蒜品种,采用露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3月下旬开始采收蒜薹,4月底开始采收蒜头,形成了"早熟大蒜 茄果类蔬菜"的种植模式,这一品种和技术已扩大到烤烟基地,形成了"早熟大蒜 烤烟"的种植模式.2004年威宁早熟大蒜种植规模已超过600hm2.2005年4月12日省农业厅组织在基地连片种植的93 hm2试验地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实测验收,早熟蒜薹平均产量达2164.3 kg/667m2,超过国内外现有最高记录;2004年蒜头平均产量达1 375 kg/667 m2,最高可达1 524 kg/667 m2,也达到国内高产水平.平均产值达4628元/667 m2,最高可达5 228 元/667 m2,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