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本试验选用耐旱型春大豆品种黑农4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黑农65为试验材料,采用江沙盆栽的方法,在大豆苗期进行高温处理,测定了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24小时达到了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12小时达到了峰值,处理48小时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降低至对照水平以下;高温处理下,黑农65的增加幅度均明显大于黑农44,表明耐旱型品种的耐热性明显大于干旱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32.
大豆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催化半胱氨酸合成,是硫素代谢的关键酶。试验以东农46(高油型)和黑农35(高蛋白型)为材料,检测鼓粒期后大豆籽粒OAS-TL在3个不同硫水平(0、0.02、0.08g·kg-1土)下的生理特性,鉴定克隆了该酶基因并分析了其调控表达情况。结果表明,①OAS-TL活性随生育进程推进持续下降,2个品种籽粒OAS-TL活性表现为S20高于S0和S80处理;鼓粒前期施硫效果大于后期;②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一个编码OAS-TL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059bp,ORF长855bp,编码34.2ku的蛋白质;③半定量RT-PCR显示OAS-TL稳定态mRNA在籽粒发育早期表达较强,且处理间差异明显,发育后期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不同硫素处理间OAS-TL的表达有差异,S20上调表达高于S0和S80。  相似文献   
33.
以东农47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的(NH4)2SO4为氮源,利用砂培方式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氮素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氮水平增加,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营养液中氮为50 mg·L-1时产量最高;前期高氮后期低氮处理时,随高氮处理的时间延长产量降低;于R4或R5期提高外源氮水平可以增加大豆...  相似文献   
34.
干旱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大豆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以大豆品种绥农14为材料,研究了大豆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干旱胁迫下喷施一定浓度BR处理增幅更明显。一定浓度BR缓解了干旱胁迫下丙二醛积累和叶绿素降解。油菜素内酯适宜喷施的浓度范围是0.2~1.2mg/L。  相似文献   
35.
以大豆品种绥农14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豆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浓度脱落酸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条件下的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均增加,喷施一定浓度外源ABA明显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抗坏血酸含量.2 mg/L的ABA显著促进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4mg/L的脱落酸显著使抗坏血酸含量增加.脱落酸各处理的超氧阴离阴离子自产生速率均显著低于干旱胁迫对照.  相似文献   
36.
春大豆生长中对不同氮源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15N示踪技术和框栽方法,对大豆不同生育期(苗期V4,初花期R1,盛花期R2,结荚初期R4,鼓粒期R5,成熟期R6,收获期R8)各部位及全株氮素来源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前期土壤氮和肥料氮是根、茎、叶片氮素的主要来源,在生育后期根瘤固氮开始增加;随生长大豆荚果氮素中土壤氮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根瘤固氮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并在收获期(R8)达到总量的70.6%,肥料氮所占比例一直很低。苗期至初花期(V4~R1)是无机氮营养期,大豆主要依靠土壤氮和肥料氮;初花期至鼓粒期(R1~R5)是无机氮营养与根瘤固氮并行期,既依靠土壤氮和肥料氮,又有根瘤固氮的供应;鼓粒期至收获期(R5~R8)是根瘤固氮营养期,主要依靠根瘤固氮。  相似文献   
37.
黑龙江省是国内唯一商品大豆供应的省份,大豆产量和质量一直居于国家前列。近年来。干旱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水分不足成为阻碍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对大豆生产中试验和推广的各种旱作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推动黑龙江省大豆旱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揭示生长促控剂PBOG对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探究其适宜的施用浓度,选用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垦丰16’为材料,在大豆初花期使用不同浓度梯度PBOG(0、0.5、1、2、3 g/L)进行叶面喷施,探究PBOG对大豆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OG浓度为3 g/L时,株高与底荚高度降幅最大且差异显著,两者分别下降了41.9%、44.1%;而百粒重在此浓度下达到最大值19.05 g,增加13.3%;PBOG浓度为1 g/L时,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显著增加;产量随着PBOG浓度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 g/L时最大,涨幅21.6%,而后逐渐降低,在3 g/L时低于对照组。综上,对于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垦丰16’,PBOG最适施用浓度为1 g/L,此浓度下增产幅度达21.6%,且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39.
以芜萎基因组DNA为模板,对RAPD扩增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期建立适合芜荽的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结果表明:PCR扩增体系(总体积20μL)为:模板DNA1.0 ng·μL-1,dNTP 0.45 mmol·L-1,随机引物1.3μmol·L-1,Taq酶0.6 U,Mg2+2.0 mmol·L-1,退火温度39℃,...  相似文献   
40.
利用15N标记研究氮素水平对大豆根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氮肥对大豆根瘤生长的影响,以东农47为试验材料,采用15N 标记和砂培的方法,进行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根瘤生长及与根瘤固氮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外源氮水平增加,根瘤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营养液氮浓度为50 mg/L时,有利于根瘤的生长;根瘤生长需要一定量启动氮,启动氮的作用维持到第3片复叶完全展开时(V3)对大豆根瘤的生长最有利;在盛荚期 (R4)和鼓粒始期 (R5)补充外源氮的供给抑制根瘤的生长。根瘤干重与植株中根瘤氮积累量、根瘤氮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瘤干重与植株中氮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