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69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48篇
  36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硫辛酸和甜菜碱对农杆菌侵染后小麦愈伤组织的影响,选取小偃22、Z50和郑麦366的幼胚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抑菌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4和8 mmol·L~(-1)的硫辛酸和10 mmol·L~(-1)的甜菜碱,于5、10和15 d分别观察统计小麦愈伤组织的褐化和水渍化程度。结果表明,添加硫辛酸可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Z50中添加4 mmol·L~(-1)硫辛酸可使褐化程度较CK降低89.50%,但会提高愈伤组织的水渍化程度;添加10 mmol·L~(-1)甜菜碱对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和水渍化程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2.
设计了一种自走式柠条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柠条的平茬、输送、粉碎和装箱等作业,提出柠条平茬断面质量的评价指标,重点分析影响平茬断面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田间试验及性能测试,达到规范柠条平茬作业、促进柠条生长和加速柠条更新的目的,为自走式柠条联合收获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系统遵循区委、区政府转型强区发展战略,围绕推进旅游名城建设,突出重点,务实操作,大力提升绿化水平,为助推南川旅游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构建城周森林屏障加快治理城周石漠化土地南川区有岩溶面积1225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7.31%,是全市14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区县之一。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南平至水江川湘公路沿线,尤其是城周石漠化最为严重。因此,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对于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加快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名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全区继1998年至2008年分部门推进石漠化工程治理,2008年至2011年以森林工程为龙头推进石漠化工程治理之后,2012年进入了国家石漠化专项投资治理时期。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提升家禽抗逆性,为生产安全优质禽产品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长顺绿壳蛋鸡对其IL8RB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采用混合基因池进行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法对IL8RB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结果表明:在长顺绿壳蛋鸡IL8RB基因启动子区g. 22 589 018~g.225 895 571区域检测到5个SNPs位点(g.22 589 318,TC; g.22 589 424,TC; g.22 589 468,CG;g.22 589 477,TC; g.22 589 486,TC),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其多态信息含量(PIC)只有g.22 589 468一个突变位点呈低度多态,另外4个突变位点呈中度多态,且5个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e)均较为均匀。说明长顺绿壳蛋鸡在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应在长顺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等方面加强保护,提升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5.
对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其出苗率等指标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种子萌芽形成的总出苗数量和总出苗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对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总出苗数量、总出苗率和无苗窝率等指标进行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和直线回归方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总出苗数量、总出苗率和无苗窝率等指标的回归方程都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6.
我国土壤Cd污染日趋严重。本研究探讨了纳米氢氧化镁对大白菜生长、Cd含量及形态、土壤Cd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以期为氢氧化镁在土壤Cd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加量(0、150、300、450 g.亩-1)的普通氢氧化镁和纳米氢氧化镁对大白菜的生长、Cd含量及形态、土壤的pH、土壤Cd含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氢氧化镁后大白菜产量增加了4.1%~22.3%。施用氢氧化镁后大白菜叶片、叶柄和根Cd含量分别降低了5.3%~19.2%、9.0%~28.1%和3.5%~19.3%,土壤Cd含量降低了8.2%~41.5%。相同施用量下,纳米氢氧化镁处理的大白菜叶片、叶柄和根Cd含量明显低于普通氢氧化镁。施用氢氧化镁使大白菜地上部蛋白质结合态(NaCl-F)Cd含量下降,残渣态(R-F)Cd含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Mn-Cd)、有机结合态(OM-Cd)和残渣态(RES-Cd)Cd含量降低。总体而言,NMg1处理大白菜产量最高,叶片Cd含量最低,为本研究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07.
试验通过对采用不同接菌方式接入水稻恶苗病菌的接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简便、有效、快捷的接菌方式。  相似文献   
108.
为制定蓖麻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于2018-2019年进行了滇蓖麻2号的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单窝施30~90g)的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肥施用量与蓖麻叶片性状和植株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以单窝施复合肥量60g的最好,其次是70g和80g;种肥不同施用量与蓖麻植株叶片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及叶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质量和叶片净重呈显著正相关。在试验设置的施肥范围内,随着蓖麻基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重和叶柄宽横径增幅最大,其次是叶片长度、叶柄厚横径、叶片宽度、叶片净重和单株主茎叶片重。  相似文献   
109.
IP3R1是钙释放通道蛋白,通过调控细胞质内Ca^2+浓度进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为探讨IP3R1基因对三穗鸭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采用实时荧光量PCR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54只三穗鸭IP3R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和SNP多态位点。结果表明:IP3R1 mRNA在11个组织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顺序为肺>心脏>肌胃>胸肌>肝脏>胰腺>肾脏>腺胃>子宫>小肠>脾脏;首次在IP3R1基因内含子14检测到g.253779 T>C和g.253967 C>A 2个SNPs突变位点,内含子18发现g.257089G>A、g.257159C>G和g.257237T>G 3个SNPs突变位点,5个SNPs位点均为中度多态位点;卡方(χ^2)检验结果表明,除g.257089G>A位点外,其余4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未偏离Hard-Weinberg平衡;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257159C>G位点对蛋重和蛋壳重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g.257237T>G位点对蛋形指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g.257159C>G和g.257237T>G可作为鸭蛋壳品质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制备猪源CD163受体蛋白鼠源多克隆抗体并检验其病毒阻断效力,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肺泡巨噬细胞(PAM)CD163受体SRCR4-6功能区域片段,将其克隆至载体pET-32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CD163受体蛋白,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充分混合乳化;采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获得多克隆抗体,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含量,以病毒阻断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验证其病毒阻断效力。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50 kDa,制备的CD163受体蛋白多克隆抗体含量较高,经2~8倍稀释后,抗体阻断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逐渐下降。研究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PRRSV重组CD163受体蛋白,制备的鼠源多克隆抗体具有较明显的阻断PRRSV感染细胞的效力。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病毒的入侵机制和PRRSV的防控提供了试验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