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为找寻山羊FSH受体基因的SNP突变位点,进行FSH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和探索该受体基因在山羊多胎中的可能作用,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根据绵羊FSH受体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湖南湘东黑山羊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了FSH受体基因5′端侧翼调控区,通过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并与牛、绵羊该区段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的片段为844 bp,与中国西门塔尔牛该段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4.08%,在-364 bp处的左翼发生了多碱基插入,湘东黑山羊该序列有5个碱基的插入,另在-625~-619 bp处的7个碱基缺失;与澳洲绵羊的FSHR基因比较,同源性为93.60%,在-367 bp处的左翼,湘东黑山羊该段序列有2个碱基的插入,在-630,-145,-97 bp 处各有1个碱基缺失.  相似文献   
32.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 kg左右的健康 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 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 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 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 <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 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 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33.
采集长沙地区某奶牛场疑似患病牛鲜血及牛舍周围吸血类昆虫(牛虻、厩蝇和蚊子等),分别作镜检观察,腹腔接种至试验小鼠体内(0.5 mL/只)进行培养和观察.为进一步证明其传播途径,将12只试验兔分别放置于牛舍不同方位饲养1周,进行临床感染试验.结果表明,病牛鲜血涂片染色后在血液红细胞内观察到呈圆点状或球状的无浆体虫体,绝大部分位于红细胞边缘,少数位于中央,染虫率达30%,患牛抗凝血在试验小鼠体内进行培养后,第4天开始在小鼠红细胞内查到虫体,第17天达到感染高峰;吸血类昆虫血液涂片、染色后,其中385片在血液红细胞内观察到虫体,虫体查出率达77%;吸血昆虫内容物在试验小鼠体内的培养情况大致与患牛抗凝血情况相同;在临床感染1周后的第6天,7只兔在血液红细胞中查到虫体,兔感染率达75%.  相似文献   
34.
在高温季节,选择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泌乳量为10-15 kg健康牛2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将20头奶牛随机分为四组,研究添加不同抗热应激剂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血中Z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r、S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抗热应激剂,血液中F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 0.01),Co含量明显减少(P<0.01)。添加中草药抗热应激添加剂,血液中Fc、S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0.01)。乳中Zn、Cr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毛Cr的含量各组均比对照组有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 Se、Mn、Co含量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35.
结合农业综合发展进行灭螺与控制血吸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洞庭湖区垸内低洼有螺区域和垸外沿堤一线有螺湖洲,结合农业生产综合开发,采取开挖精养鱼池、矮埂高网蓄水养鱼、水改旱、发展水禽、垦种冬季作物等措施,取到显著的灭螺防病和经济效益,观察区阳性螺率下降93.5%以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大幅度下降,疫区年均增收节支8060万元。  相似文献   
36.
以日本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LHD-Sj23/pGEX、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及SEA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后得到的第一峰SEAl作为诊断抗原,应用ELISA检测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绵羊血清及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三种抗原用于检测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绵羊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剐为88.79%、98.15%、100%,阴性符合率均为100%;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水牛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80%、84%,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8.9%、93.3%、91.1%;三种抗原与伊氏锥虫病牛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时间绵羊血清,发现感染6周后均被检出针对这三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且SEA及SEAl在感染4周后即可检出特异性抗体。三种抗原的诊断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沅江市南大镇两个毗邻的群力村和义明村设点,对群力村的牛群集中放牧,专人看管,收集牛粪,义明村按习惯放牧。实施5年后,群力村人、牛血吸虫病感染率、钉螺感染率均明显低于义明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效益。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畜禽结构调整与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技术.我们在沅江市白沙乡进行了扩大蛋鸭生产规模,逐年减少牛群饲养量,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探索。实施三年,取得疫情显著控制的成效;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了52.13%、60.46%。观测区仁中村河岸阳性螺密度、阳性螺率分别由0.00l5只/0.11m^2、0.29%均降为0,明月村外洲阳性螺密度、阳性螺率分别下降了80.52%、65.63%。居民人均增加收益336元。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家畜血防在中国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与地位、家畜/农业血防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进展、面临的主要难点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家畜血防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做到:培养面向农业的职业技术人才,提高农民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转移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