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为探究藏系绵羊瘤胃和粪便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差异,以5只6月龄体况相近及体质量为(21.50±0.59)kg的藏系绵羊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其瘤胃液和粪便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V3-V4区段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藏系绵羊瘤胃液和粪便10个样品中共获得729 326条原始序列,经过滤后平均每个样品产生(64 145±320)条优化序列,平均长度(435.20±2.78) bp,聚类后共得到1 207个OTU。藏系绵羊瘤胃微生物的Chao 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粪便微生物,而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在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且两组的菌群结构有显著分化。在门分类水平上,瘤胃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粪便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瘤胃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为细菌和普雷沃氏菌属_1,粪便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为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_UCG_010。对瘤胃和粪便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34个,主要富集在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方面。说明藏系绵羊瘤胃和粪便的微生物在结构组成、相对丰度,以及基因功能等方面相对稳定且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不同胃肠道区段涉及的生理功能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间接ELISA法检测羊促乳素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促乳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筛选阳性分泌细胞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促乳素纯品与Freund佐剂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初次免疫采用抗原与完全Freund佐剂,每2周免疫1次,从第2次开始采用抗原与不完全Freund佐剂,免疫4次后尾静脉采血,收集血清制备阳性对照抗体,以未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为阴性对照,筛选间接ELISA法检测促乳素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阳性细胞进行筛选。【结果】间接ELISA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血清稀释倍数为1∶200,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100 ng/mL,封闭液为1%牛血清白蛋白,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0 000,酶标抗体作用时间为37℃90 min,底物作用时间37℃30min。用该方法检测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最终获得OD450为0.875和0.460的阳性细胞株。【结论】建立了检测促乳素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资产区,生态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本研究选择黄河源园区3种典型高寒草原,测定不同季节牧草的养分供给状态并计算家畜承载力,为实现黄河源园区草畜平衡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植被数量特征、牧草营养特征和承载力表现为: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草原显著高于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草原;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紫花针茅、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草原盛草期的家畜承载力分别为1.72 SHU·hm-2,1.41 SHU·hm-2和1.18 SHU·hm-2;枯草期的家畜承载力分别为0.35 SHU·hm-2,0.34 SHU·hm-2和0.10 SHU·hm-2。综上所述,紫花针茅草原可以为黄河源园区提供更多的牧草养分。结合放牧家畜对牧草的营养需求,建议根据牧草产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优化草畜资源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自然放牧条件下青海黑藏羊的肉品质特征及性别间的差异,选取12月龄放牧青海黑藏羊母羊、公羊和羯羊各5只,测定分析其屠宰性能、背最长肌的肉品质指标及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2月龄放牧青海黑藏羊屠宰率为41.05%,背最长肌的pH处于鲜肉范围,熟肉率为54.44%,含有锌、硒等元素,鲜味氨基酸含量达38.40%,共检测到32种脂肪酸,均含有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系列脂肪酸;性别对青海黑藏羊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羯羊色度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羊,背最长肌的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和公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苏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公羊;母羊背最长肌中铁和硒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公羊和羯羊;公羊背最长肌的粗灰分和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羯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上述结果表明,放牧青海黑藏羊母羊肉的矿物元素含量更高,公羊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羯羊在肉色和氨基酸含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测定不同物候期牧草营养价值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牦牛瘤胃内环境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于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采集牧草样品,测定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6±2.86) kg的10只3岁全年放牧的健康青藏高原牦牛(公母各5只)进行序号标记,分别在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清晨放牧前空腹经口腔采集瘤胃液,用于分析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枯草期高于青草期和返青期(P0.05)。瘤胃液氨态氮、乙酸、异丁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在青草期最高;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青草期和返青期(P0.05)。不同物候期牧草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有影响,青草期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最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在3个物候期均较高;青草期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在种水平上,瘤胃微生物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主。由此得出,不同物候期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物候期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引起了牦牛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青草期瘤胃液氨态氮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在枯草期瘤胃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下降,能量源减少,因此在枯草期应对放牧牦牛进行补饲才能保证牦牛生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了Aroclor 1254对小鼠2-细胞和8-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2-细胞和8-细胞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25,1.25和6.25μg/mL的Aroclor 1254,并设Aro-clor 1254溶剂(乙醇)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Aroclor 1254对小鼠2-细胞和8-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0.05μg/mL Aroclor 1254影响2-细胞胚胎的孵化(57.7%),与溶剂对照组(66.7%)差异显著(P<0.05);0.25μg/mL Aroclor 1254组,2-细胞胚胎的囊胚发育率(72.5%)及囊胚孵化率(23.2%)与溶剂对照组(84.2%,66.7%)差异极显著(P<0.01);1.25μg/mL Aroclor 1254组,2-细胞胚胎发育到8-细胞阶段的比率(32.1%)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1);6.25μg/mL Aroclor 1254组,2-细胞胚胎发育到4-细胞和8-细胞阶段的比率(58.1%和29.6%)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1)。0.05μg/mL Aroclor 1254对8-细胞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当质量浓度提高到0.25μg/mL时,Arolor 1254显著影响8-细胞胚胎的孵化(64.7%,P<0.05);1.25μg/mLAroclor 1254组,8-细胞胚胎囊胚发育率(68.6%)及孵化率(25.5%)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92.4%,75.7%)(P<0.01);6.25μg/mL Aroclor 1254组8-细胞胚胎不能继续发育。【结论】Aroclor 1254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存在明显的剂量-毒性关系,随着培养液中Aroclor 1254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小鼠早期胚胎的发育毒性表现越早;胚龄越小,毒性敏感性越强。  相似文献   
18.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SRY基因性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和建立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性别鉴定的技术方法,获得转基因克隆羊的供体细胞,本试验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和倍性分析。同时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山羊SRY基因设计合成一对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另外根据山羊BLG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作为内参引物,建立PCR反应体系对两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活力良好,可在体外快速生长、增殖、稳定培养;阳性对照和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2经PCR扩增得到337 bp片段和498 bp的BLG基因片段,而阴性对照和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1经PCR扩增得到498 bp的β-乳球蛋白基因片段。将337 bp片段和pMD19-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SRY,通过测序证明337 bp片段为SRY基因片段。这说明有337 bp扩增带的细胞系为雄性,无337 bp扩增带的细胞系为雌性。本试验为转基因奶山羊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全年放牧藏系绵羊牧草表观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在不同牧草物候期下的变化特征,试验分别在牧草返青期(5月2日)、青草期(7月12日)和枯草期(12月7日)对藏系绵羊(n=10)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进行测定,然后通过对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探究藏系绵羊血清中心肌酶、能量及脂代谢、部分激素、钙磷代谢、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物候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草期藏系绵羊牧草DM、CP和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心肌酶活性方面,藏系绵羊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CK)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物候期(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LDH)随物候期推移表现出青草期>返青期>枯草期(P<0.05);能量及脂代谢方面,葡萄糖(GLU)含量随物候期推移表现出青草期>返青期>枯草期(P<0.05),胆固醇(TC)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激素方面,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IGF-2和胃泌素的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返青...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107.54±4.72) kg的2岁母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L组、ML组、MH组、H组牦牛饲喂代谢能相近,蛋白水平分别为9.64%、11.25%、12.48%、13.87%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135 d。结果显示,MH组和H组牦牛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L组和ML组(P<0.05)。牦牛瘤胃真菌菌群丰富度随饲粮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牦牛瘤胃真菌优势菌门为新美鞭菌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且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随蛋白水平的升高明显提高,优势菌属为维希尼克氏酵母属和枝梗鞭毛菌属。研究表明,饲粮蛋白水平为12.48%时更有助于提高牦牛生长性能,改善牦牛瘤胃真菌菌群的丰富度,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