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5篇
  19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栽培大豆品种间RAPD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从6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的21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品种或品系及7个感病的品种或品素,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总DNA进行了随机扩增。有18个引物扩增得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OPH-06和OPH-10未能扩增到RAPD产物。  相似文献   
72.
采用蛋白酶 K 消化,酚、氯仿抽提的方法提取法氏囊匀浆和细胞培养液中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基因组 R N A,用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其 V P2 高变区进行反转录套式 P C R 扩增。应用该方法从一个法氏囊匀浆中即可特异地检出 I B D V R N A,得到的扩增产物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进一步分析,而从感染材料的处理到扩增结果的电泳检测,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可轻松完成。本实验为法氏囊病病毒的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73.
2017年4-5月对易贡藏布江的13个采样点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浮游植物计4门73种,各点密度变化范围为930-6840 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124-13.21 xmg/L,易贡湖点密度及生物量最高,夏曲点密度及生物量最低;浮游动物计4门20种(属),各点密度变化范围为12-109.3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08-12.56 xmg /L,易贡湖点密度及生物量最高,夏曲点密度最低,八盖曲点生物量最低。结果表明:易贡藏布江干流浮游动物的密度随着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浮游生物密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浮游生物密度与水温和pH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使得我国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农业生产、作物耕种、外出游玩等越发离不开天气预报、专项预报服务,尤其是农业生产需要监测天气变化、预防气象灾害来提高农业收成、提升播种成功率等,这些都离不开地面综合观测的质量和观测仪器的运行稳定情况.因此,做好仪器日常维护、巡检、故障排查对于综合观测来说至关重要.本...  相似文献   
75.
为了将氧化铝厂废物赤泥资源化与Pb污染土壤修复耦合,试验分别添加0、0.1%、0.5%、1%、2%和5%的赤泥于Pb污染土壤中进行连续培养,在第5 d、10 d、20 d、30 d、60 d和90 d取样,考察赤泥对污染土壤中铅形态转化和p 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赤泥中的OH-对Pb污染土壤修复起主要作用。在培养第30 d,赤泥施加量为1%左右,p H控制在8左右时的钝化效果最佳。施用赤泥后,铅污染土壤中可交换态和生物有效态Pb含量有明显下降趋势,而残渣态Pb含量则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6.
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型薯等大粒种子不易充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振动供种的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排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其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作业速度、振动频率和吸种负压,较优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2.4 km/h、振动频率6.5 Hz、吸种负压6 k Pa,在此条件下排种合格指数为94.2、漏播指数为1.7、重播指数为4.1,满足微型薯的精密播种要求。研究了振动供种机构对微型薯造成的损伤情况: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下,微型薯的破损率均小于1%,振动供种机构对微型薯的损伤不大。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甘蔗物流堵塞的成因与影响因素,在自制的小型甘蔗收割机上进行物流通畅性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砍蔗刀盘转速、提升装置表面材料、喂入辊转速及喂入辊耙齿形状等因素对甘蔗通过堵塞关键节点(即砍蔗机构)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装置表面材料、砍蔗刀盘转速及喂入辊耙齿形状对甘蔗物流通过时间有显著影响,提升装置表面材料的摩擦因数大则甘蔗通过砍蔗系统的时间缩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刀盘转速和改进喂入辊耙齿形状也能提高甘蔗物流通畅性。  相似文献   
78.
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处长期受到有机农药污染的浅层含水层,采集水样,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该污染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完全可行,该有机污染含水层具有较好的微生物多样性,且可能有一种未经鉴定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79.
用3%克菌康和青枯停与常年用于防治姜瘟病的农用硫酸链霉素,铜大师等农药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大田示范。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最后一次施药后15d和30d,3%克菌康对姜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2.4%和73.5%,青枯停对姜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2.17%和72.00%;示范田最后一次施药后27~29d调查,克菌康和青枯停的防效分别为80.33%和77.05%,两药均有较好的防效,证明这两种农药可在大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文章综述了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s)的来源、毒性及控制方法.植物油在精炼过程中容易产生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的3-MCPDEs,其产生机制主要存在于氯离子SN2亲核进攻、环酰氧鎓离子中间体和缩水甘油酯中间体.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通过从精炼前油料的采收储藏、精炼环节(脱胶、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