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PPRV-tH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载体pGBKT7中,经酶切、测序验证其正确插入后,将重组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AH109中,检测其在酵母中有无渗漏、自我激活作用和毒性。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诱饵蛋白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以鉴定其作为诱饵蛋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到了PPRV-tH,并正确构建了pGBKT7-tH诱饵表达载体,此载体在酵母细胞AH109中无毒性、渗漏和自我激活能力,且能正确表达tH蛋白。  相似文献   
12.
林青  翟军军 《中国家禽》2006,28(19):79-80
鸡的寄生虫病对养鸡业的威胁很大,轻则造成鸡的生长发育受阻,产蛋量下降,重则能造成大批死亡,极大地阻碍了养鸡业的发展。陕西省曾于1976~1982年对家畜蠕虫进行了系统普查,并出版了陕西省寄生蠕虫志(吸虫纲、绦虫纲)。但对鸡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已正式实施。在此制度背景下,各高校提高了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重视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科目的教学体系改革。兽医外科学与兽医外科手术学是与动物临床诊治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学科。本文从介绍兽医外科学与兽医外科手术学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向,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的病毒是一类重要的人和动物致病性病原.其中包括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RPV)、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es,CDV)和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1].  相似文献   
15.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针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进行检疫净化,试验应用qRT-PCR法检测了黑龙江省4个规模化奶牛场(A~D场)奶牛耳组织样品(共1 286份,58组),qRT-PCR法检测得到的阳性组样品再用双抗夹心ELISA进行每份样品的检测。阳性牛间隔1个月用RT-PCR方法复检。结果表明:A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0.5%(1/193),B场为0.1%(2/875),C场为1.8%(1/55),D场未检测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原阳性牛(0/163)。间隔1个月,用RT-PCR方法复检,阳性符合率100%。说明qRT-PCR结合双抗夹心ELISA方法适合于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快速、特异性的检疫净化。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对小反刍兽疫P基因全长进行克隆,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I-TASSER进行三级结构预测,然后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P基因和MV、CDV、RPV、DMV和PDV的P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62.9%、63.3%、64.4%、65.1%和60.4%,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45.9%、46.2%、50.6%、50.3%和47.0%。三级结构表明该蛋白由3个结构域构成,中间是由多个α-螺旋构成的结构域,主要行使与L大蛋白和RNA结合的功能,两边分别是N-端和C-端结构域,C-端结构域含有3个α-螺旋,分别位于458—468aa、492—499aa和503—505aa位,主要作为N蛋白α-螺旋的结合位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分析和预测了p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开展猪带绦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解决实验材料来源的问题,建立猪带绦虫的实验仓鼠动物模型。【方法】通过经口感染被免疫抑制的实验仓鼠,观察仓鼠体内绦虫的感染、生长发育及寄生部位等生物学特性,并利用压片技术和组织切片技术对检出的绦虫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免疫抑制剂在5 mg/只,感染一次就能使囊尾蚴发育到性成熟;在实验仓鼠体内,感染后40 d的仓鼠体内就能检出具有体节的可见虫体,感染80 d后的仓鼠体内能检出孕卵节片;检出的虫体多数吸附在小肠前1/3段,也有寄生在胆囊和胆管中的虫体,甚至偶见虫体钻出胆囊外堆积在肝脏附近;虫体头节上可见4个吸盘及两圈小钩;与人猪带绦虫相比,成熟节片较少。【结论】成功建立了猪带绦虫仓鼠动物模型,这使得成功解决猪带绦虫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成为可能,也为猪带绦虫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原核细胞表达产物免疫雏鸡,观察其对球虫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将可溶性重组蛋白和包涵体重组蛋白经肌肉注射分别于7日龄、14日龄两次免疫罗曼小公雏,同时设攻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第2次免疫后1周(28日龄)用1 ×104个E.tenella卵囊进行攻毒,观察其诱导产生的保护力.结果表明,3-1E可溶性蛋白组免疫无论从卵囊计数、盲肠病变计分和相对增重均优于包涵体免疫组.说明3-1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攻击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