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95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86篇
  41篇
综合类   717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1.
最近,我们随林业部在吉林省召开的东北西部、华北东部农田防护林建设现场会议,参观学习了榆树、德惠、农安、乾安等县的农防林建设。吉林省十七个“三北”防护林县已完成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的65.2%。八个农区县完成了农田防护林建设任务,森林覆被率年递增1.3%,为我省年递增率的一倍。吉林省的经验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92.
地面增温剂在落叶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黑龙江省春季地温低、干旱、风沙大等对落叶松育苗的影响,实现提早播种育苗,达到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我们在海伦县国营苗圃、绥棱县国营苗圃、海伦东风乡林场等十二个点对三十四亩新播落叶松试用了地面增温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将增温剂稀释液均匀喷洒在播后覆砂浇透了底水的床面上,每平方米施药量为150克,经观测效果是: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温度及饵料对管角螺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升温及投喂饵料的方法,在水泥池培育已达性成熟年龄的管角螺113 d后,进行繁殖力的比较.[结果]升温组(28~29℃)亲螺比常温组提前16 d交配产卵,每个雌螺平均产卵2.2次,平均产卵囊数30.7个,而常温组每个雌螺平均产卵1.3次,平均产卵囊数为24.4个,且升温组的每个雌螺获得仔螺平均数比常温组多19%,差异显著(P<0.05).饵料试验中,投喂贝类组与投喂小杂鱼组产卵时间无明显差异,贝类组每个雌螺平均产卵2.4次,而杂鱼组为1.8次;产卵雌螺中每个雌螺所产卵囊数贝类组比小杂鱼组多18.3%,且差异显著(P<0.05).贝类组、小杂鱼组每个孵囊孵出仔螺平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贝类组每个雌螺获得仔螺的平均数比小杂鱼组多19.3%(P<0.05).[结论]在管角螺亲螺强化培育过程中,升温及投喂适口饵料均能提高其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94.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P <0.05);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LZM(溶菌酶)和ACP(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 0.05)。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P< 0.05)。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相似文献   
95.
研究无膜栽培条件下播期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明确各目标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无膜棉的高效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邯郸市开展,均为无膜棉种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播期,分4月20日、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等4个播期;裂区为不同类型品种,以生产上主推的常规早熟棉、中早熟棉和晚熟棉等3个类型品种为材料,分析分期播种对不同棉花品种产量、株型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播期对籽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品种类型对棉花产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2年试验结果均表明S2播期(4月25日)籽棉产量最高,2年S2播期分别较其他播期增产2.68%~18.05%、0.56%~7.92%,究其原因主要与单位面积铃数相关.播期对株高、果枝数和果枝始节节位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呈降低、果枝数(2019年S2与S3差异不大)呈减少趋势,果枝始节节位呈降低趋势,对果节长度的影响2018年S1、S2期显著高于S3和S4期.无膜种植条件下籽棉产量与产量形成相关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籽棉产量与铃数、衣分、株高、果枝始节节位和果节长度呈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综合无膜棉高产及生育安全性考虑,适宜播期为4月25日前后,实际生产中需根据播种前后气象条件适当调整,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冀南棉区无膜棉高产高效生产及配套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12月底从海上网箱挑选14尾1 5龄以上,健康、外表无伤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 dum),移至陆地盖有顶棚的大水泥池进行强化培育。经过4个月左右的培养,结果显示,亲鱼在陆地强化培育比在海区网箱提前约7 d成熟并自然产卵。受精卵在室内育苗池进行人工育苗,在海水比重为1. 020±0. 5,pH 8 1~8 4,水温在27. 0、29. 2 ℃时,仔鱼孵出时间分别为26、24 h,孵化率为88 .8%~93 .5%。孵出后的仔鱼在第7~9天为死亡高峰期,第11天左右的仔鱼体色有明显的变化,由棕红色变为黑色。经过1个月的培养,仔鱼的成活率约为9%。  相似文献   
97.
为探索虾病综合预防与精养高产的新路子,我们在潍坊市寒亭区泊子乡曲范村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卤淡水高产养殖试验,经2年的努力,试验获得了成功。4个试验池共10亩,收获南美白对虾2752.3kg,平均亩产275.2kg;  相似文献   
98.
坤哥 《中国农资》2014,(22):4-4
<正>端午的空气弥漫着粽叶的味道,芬芳悠长沁人心脾。小长假归来的上班途中,旁边一辆车的牌号让俺大吃一惊,"呵呵,同行啊",同事一愣也反应过来,那厮的车牌里至少含了三个英文字母:N、P、K。俺们农资人,也只期望着小满,从未奢望过大满,在这个温暖而曼妙的季节,尿素市场前期似乎有点暖意了。记得上次谈到五一小长假时,山东那家有代表性的尿素大厂,出厂价在1450元/吨。后来  相似文献   
99.
坤哥 《中国农资》2014,(36):4-4
<正>不管是企业自己建立自主的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农资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进一步促进作物解决方案的推手。作物解决方案首先是把农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用在恰当的位置,使用最恰当的量,让农资产品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只有完成农资产品互相协作,产生耦合作用之后,然后才可以考虑稳产的基础上实现增产。之前和大家讨论了农资电商对企业服务水平的要求很高,同样作物解决方案对企业的全面服务也一样是一种高要求,需要的是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多年的实战积累而形成的解决方案,并且该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不同比例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约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肥育猪24头,根据体重和性别一致原则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饲养在一个圈舍内,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试验2组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8%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10%豆粕。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1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日增重增加1.30%(P〉0.05);试验2组日增重降低15.58%(P〈0.05),料重比提高12.50%(P〈0.05)。2)生长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总蛋白提高8.94%(P〈0.05)。试验1组生长阶段和肥育阶段谷丙转氨酶分别降低19.17%(P〈0.05)和15.50%(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生长肥育阶段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差异都不显著(P〉0.05)。生长和肥育阶段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葡萄糖各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和肥育阶段2个试验组对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长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