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9篇
  69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41.
我国玉米新病害顶腐病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报道了我国玉米上的一种新病害玉米顶腐病,是由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 Wr.&Reink)侵染所致。人工接种玉米后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除侵染玉米外,尚能侵染高粱、苏丹草、谷子、小麦、水稻、珍珠粟等禾本科作物引起顶腐病,并可侵染狗尾草和马唐草等植物。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25~30℃,最适为28℃;大、小2型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均为25~30℃。木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半乳糖和菊糖均是病菌生长的良好碳源。适宜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Richard's、PDA、PSA、玉米粉和燕麦片培养基。田间发病程度因地势而异,低洼易涝地和园田地发病重、坡地和高岗地发病轻。  相似文献   
642.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43.
为全面了解宁夏山地土壤的发育特性及其系统分类归属,基于宁夏土系调查项目挖掘的典型剖面,选取10个发育在宁夏贺兰山山地(剖面编号为3、11、13、14和108)和六盘山山地(剖面编号为73、82、119、120和121)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尝试对山地土壤的发育特征和系统分类归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发育在宁夏的10个山地土壤高级单元归属为新成土、雏形土、淋溶土和均腐土等4个土纲,正常新成土、干润雏形土、湿润雏形土、冷凉淋溶土、湿润均腐土等5个亚纲,干旱正常新成土、简育干润雏形土、暗沃干润雏形土、冷凉湿润雏形土、简育冷凉淋溶土、斑纹湿润均腐土等6个土类,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普通暗沃干润雏形土、暗沃冷凉湿润雏形土、普通简育冷凉淋溶土、斑纹简育湿润均腐土等6个亚类,续分为10个土族,包括粗骨砂质硅质混合型温性—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粗骨砂质长石型温性—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壤质长石混合型石灰性冷性—普通简育冷凉淋溶土,砂质硅质混合型非酸性冷性—斑纹简育湿润均腐土等,10个供试剖面在土族完全分异,因而续分为10个土系,包括葡萄泉系、一堆系、滚钟口系、六盘山公园系、绿塬腰系等10个土系。(2)海拔对宁夏山地土壤的发育特征有着明显影响,表现为随海拔升高:腐殖质积累过程逐渐明显、土体淋溶过程加剧、土体石灰反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土壤水分条件逐渐改善,处于高海拔位置的山地土壤土体底部有弱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形成铁子和铁锰胶膜;土壤pH逐渐减小,土壤酸碱性发生一定的变化。(3)受成土环境和成土因素的作用,土壤发育规律在诊断特征上的反映为随海拔高度的抬升呈现一定的垂直分异规律,其中诊断表层由淡薄表层演变为暗沃表层;土壤水分状况经干旱/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向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演化;土壤温度状况由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变为冷性状况。  相似文献   
644.
探讨施氮量与灌水上下限对黄秋葵养分吸收的交互作用,为黄秋葵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及参数依据。采用土壤盆栽试验,设置田间持水量的45%~55%即45%~55% FC(W1)、35%~65% FC(W2)、25%~75% FC(W3) 3种灌水上下限及0 kg/hm2(N0)、110 kg/hm2(N1)、330 kg/hm2(N2) 3个氮水平,观测不同施氮量和灌水上下限对黄秋葵生长发育、生理响应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水平下,黄秋葵不同器官生物量、果实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以W1最高。相同灌水上下限,黄秋葵不同器官生物量、果实产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灌溉水分生产率及氮肥偏生产力以N1最高,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水、氮之间表现显著的互作效应,N1W1处理的黄秋葵总生物量、果实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446.4 g、201.3 g、6.9 g/kg和108.7 kg/kg,显著高于最低处理N2W3(190.3 g、64.9 g、2.4 g/kg和11.7 kg/kg),分别提高了57.4%、67.8%、65.2%和89.2%。综合分析表明,高氮高水处理(N2W3)显著降低黄秋葵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黄秋葵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及养分吸收综合体现的最优模式为110 kg/hm2的施氮量、45%~55%FC的灌水上下限(N1W1),此研究可为丰富黄秋葵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5.
646.
土壤水分时间变异对玉米生长及水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土壤水分时间变异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采用负压灌溉(-5、-10、-15 kPa、)和手工浇灌(artificial irrigation,AI)两种方式分别形成稳定性土壤水分和波动性土壤水分,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及其总耗水量、农艺性状、光合作用、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5、-10、-15 kPa、AI的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53% FC(field capacity,田间持水量)、47% FC、38% FC、78% FC,负压灌溉处理为弱时间变异的稳定性土壤含水量,AI为中等时间变异的波动性土壤含水量。②与时间变异性中等的78% FC相比,时间变异性弱的53% FC和47% FC的株高、茎粗、叶面积较大,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时间变异性弱的53% FC的玉米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较高,更有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③相比变异性中等的78% FC,时间变异性弱的53% FC的玉米干物质量、籽粒干重、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9.0%、1066%、28.8%、87.3%。④在稳定的弱时间变异条件下、38% FC~53% FC范围内,玉米的农艺性状、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综上所述,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为47% FC~78% FC时,弱时间变异性的土壤水分条件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相同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条件下、38% FC~53% FC范围内,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47.
负压灌溉是利用压力差控制土壤含水量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灌溉技术,它与传统灌溉明显不同。本文详细综述了负压灌溉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负压灌溉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生理特性、养分吸收与利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且就负压灌溉对作物生长研究进行了展望。这为实现农业生产水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8.
以平菇615为供试菌株,以菌丝体干重、菌球平均直径、菌球形态及菌球平均数量为考察指标,筛选出3个平菇菌丝长势较好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 表明,配方3(玉米粉15g,麸皮15 g,红糖7.5 g,葡萄糖5 g,蛋白胨0.75 g,磷酸二氢钾0.75 g,硫酸镁0.375 g,水+滤液500 mL)培养的液体菌种接种栽...  相似文献   
649.
导读:本规程规范了设施莲藕栽培过程种的产地环境要求、设施条件、品种选择、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为设施莲藕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0.
YND03102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等特性,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品质表现、抗性表现、产量表现、适种范围,并总结了该品种在北疆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北疆冬小麦片区大面积种植推广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