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99篇
  127篇
综合类   1287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514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正>全顺商用车发动机为JX493系列柴油机。柴油发动机不同于汽油发动机,它不需要点火系统,而是靠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点燃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使得  相似文献   
7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的传染病。症状为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多呈共济失调,两腿痉挛,死亡雏鸭呈特征性的角弓反张姿势。  相似文献   
73.
74.
75.
研究表明:在松林内,14种松毛虫卵寄生蜂中有9种能寄生柞蚕卵。利用柞蚕卵作为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的补充寄主是可行的。补充寄主的林地,卵蜂种群密度比对照提高0.68~1.43倍,而长年补充又比阶段补充增加1.37倍,比对照区增加2倍。林间补充寄主后提高了平腹小蜂和白角小蜂的种群密度。第一代松毛虫卵期总寄生率补充寄主区较对照区提高5.16~28.96%,第二代提高3.62~24.97%;第三代提高8~17.99%。根据卵蜂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消长规律,补充寄主的方法应有所不同,在地被物稀少的松林中补充寄主的次数应多一些,而在地被物丰富的松林中,补充寄主的次数可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76.
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共得到棉花黄萎病菌Nit突变体301个,其中A型155个,B型97个,C型29个。共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11株,除以前报道的6株外,发现了5个新菌株。针刺接种后,在棉株上均引起典型的落叶型症状。通过聚丙烯酰受凝胶电泳比较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的8个代表菌株的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差异,发现在浓度为7.5%的凝胶中,落叶型菌株有两条特异性的蛋白,其迁移率分别为Rf5=0.135,Rf9=0.405。用非落叶型菌株DF4、落叶型菌株SY12菌体的可溶性蛋白制备获得两个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即能区分棉花黄萎病菌的立枯、枯萎、炭疽病菌,落叶型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均呈阳性反应,但落叶型黄萎病菌的OD值高于非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77.
目前,蚕桑丝绸业已步入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必然有竞争,那么蚕桑生产又如何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稳步发展?—只有靠“优质、高产、高效”.为此我们提出了山地养蚕改革实施配套技术的意见,在淳安县汾口镇翁川村177亩桑园上进行了典型示范.经应用后得到检验,即使在茧丝绸市场行情极不景气的1995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村177  相似文献   
78.
79.
为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对水牛原始生殖细胞(PGCs)传代培养的影响,将PGCs分别采用A、B、C、D、E、F和G共7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即A组:基础液+10ng/m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1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组:基础液+20ng/mL LIF+20ng/mL bFGF;C组:基础液+20ng/mL LIF+10ng/mL bFGF;D组:基础液+20ng/mL LIF;E组:基础液+20ng/mL LIF+20ng/mL bFGF+20ng/mL干细胞因子(SCF);F组:基础液+20ng/mL LIF+40ng/mL bFGF+40ng/mL SCF;G组(对照组):基础液。将机械法分离的PGCs小集落接种到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EF)饲养层上进行传代培养。结果,原代时,A、B、C、D、E和F组的克隆数目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E和F组的克隆数目显著高于A组(P〈0.05),而与B、C、D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1~8代时,B、C、D、E、F组的克隆数目显著高于A组(P〈0.05);对照组传代数仅为2代,A组为5代,而B、C、D、E和F组均为8代以上。结果表明,在传代过程中,LIF起主要作用,20ng/mL的LIF浓度可以满足水牛PGCs传代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0.
(一)脱毒工艺 1.原料选择所用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杂质,块状原料须粉碎过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