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0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林业   456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409篇
  339篇
综合类   2401篇
农作物   259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1242篇
园艺   412篇
植物保护   34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砂叶螨对两种杀螨剂的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室内抗性培育的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两种杀螨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两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朱砂叶螨抗性发展的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用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分别连续汰选16、18代后,朱砂叶螨对两者的抗性分别为28.61和4.36倍,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685和0.1385。在室内选择条件下,杀死率为50%~90%时,要获得10倍抗性,甲氰菊酯需要约13~6代,阿维菌素需要约28~13代。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明显低于菊酯类药剂甲氰菊酯。试验结果为朱砂叶螨抗性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标记有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等几种方法。分子标记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近形成的遗传标记方法 ,能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DNA)去揭示生物体的遗传本质。有关分子标记应用的原理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已有文献综述[1~ 2 ] 。本文根据笔者对 2 0 3份桃类植物的分子标记研究和国内外有关桃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报道 ,对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 分子标记技术在桃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1 1 桃属种的系统发育和分类 笔者采用RAPD技术 ,用从 2 0 0多个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 ,对桃属主要种的DNA进…  相似文献   
73.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溴氰菊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和自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20个引物对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引物在抗性品系中分别产生1条特异扩增带,4个引物在敏感品系中分别产生了1~5条特异扩增带。由于在近等基因系中,除了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区外,其它的遗传背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4.
程罗根 《植物保护》1997,23(6):33-34
昆虫抗药性遗传机制研究进展程罗根(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95)昆虫的抗药性,是指昆虫具有耐受杀死大部分正常种群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群体内发展起来的现象。自1908年Melander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蚧(Diaspidiotuspernicio...  相似文献   
75.
山豆根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测定了山豆根多糖(SSP1)清除羟自由基(.OH)的作用,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体系为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模型观察了SSP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选择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测定了山豆根多糖对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50~400 mg/l)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对调理酵母多糖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释放H2O2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提示山豆根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6.
第14届全国药效总结会杀菌剂产品评价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14届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上杀菌剂组对近2年国内外新药剂或老药剂新用途的38个产品、80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评价,、这些产品的试验作物包含了花卉、草坪、蔬菜、果树和大田作物等24种,防治植物病害的种类有51种,其中42种真菌病害、5种细菌病害、3种病毒病害和1种线虫病害。现将对本届药效会杀菌剂产品的评价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7.
用12个观测站的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地理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赤峰地区近40年来沙尘暴呈减少趋势,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多风的气候特点是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通过沙尘暴天气的个例分析,给出了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主要环流型。  相似文献   
78.
Mariner转座子与小菜蛾抗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抗溴氰菊酯、杀虫双、杀螟丹小菜蛾种群及其敏感品系为研究对象,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载体筛选、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实验技术,检测了小菜蛾4个品系的Mariner转座子的存在及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抗溴氰菊酯、杀虫双、杀螟丹以及敏感品系的小菜蛾中都存在两种大约500 bp的Mariner转座子片断,初次证明在小菜蛾4个品系中均含有两种Mariner转座子,并发现一种新的转座子基因片断,但是没有发现Mariner转座子与抗性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研究结果将为利用Mariner转座子标签法在小菜蛾中分离定位基因、转化外源基因、转基因昆虫防治害虫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试验旨在研究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抗氧化剂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500羽1 d岭南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20羽/重复),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油脂氧化组饲喂加入3%氧化豆油的日粮,VE组、抗氧化剂组和VE+抗氧化剂组饲喂分别在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200 IU/kg VE、100 mg/kg抗氧化剂和100 IU/kg+50 mg/kg抗氧化剂的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油脂氧化组和各处理组显著提高21 d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油脂氧化组和VE组肉鸡42 d末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VE组肉鸡生长后期(22~42 d)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VE+抗氧化剂组对21 d岭南黄鸡血浆α-1酸性糖蛋白(A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组42 d肉鸡血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水平表现为最高(P0.05)。对照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油脂氧化组(P0.05)。VE组和抗氧化剂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油脂氧化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油脂氧化日粮添加VE显著提高胸肌VE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独添加抗氧化剂和VE降低胸肌滴水损失,但高水平的VE会降低1~42 d岭南黄鸡生长后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的杆菌肽锌(抗生素组)、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以及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的复合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补体3(C3)、补体4(C4)的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法氏囊指数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Ⅳ组、Ⅴ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Ⅰ组(P0.05),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Ⅴ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剂比单独添加黄芪多糖或丁酸梭菌能更好地提高蛋雏鸭的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绒毛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