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东部地区(东经444-4726 N?北纬2633-13141? 海拔400-1000 m), 对不同封育时间、不同坡向的蒙古栎林中的主要乔木树种径级结构进行分析。在阳坡,针对封育5年 16年和24年蒙古栎种群, 分别选择6个重复样地。在阴坡,也同样分别选择6块样地。每块样地的面积为20 m×20 m。在每块样地中, 测量各树的胸高直径,树高和冠幅直径。结果表明:在封育5年样地内,蒙古栎、糠椴和黄榆种群的数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表明均为增长型种群;在封育16年以后,由于林内乔木层的盖度较大,糠椴和黄榆种群均呈不同程度的衰退,已经成为蒙古栎种群的伴生种群;封育24年样地中,蒙古栎种群明显成为优势树种。在阳坡随封育时间延长乔木层盖度增长较快,而阴坡乔木层盖度增长较慢;糠椴和黄榆种群随封育时间延长逐步衰退的现象在阳坡比阴坡表现明显。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122.
分别选取产朊假丝酵母、活性炭和紫外光照三种不同方式对不同浓度的含硝基苯污水进行处理,探索其去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方式对水体中硝基苯均有去除作用;从去除效率角度考查,活性炭吸附适于硝基苯浓度较高的前期处理,中等浓度水体则应采用酵母生物吸附,当浓度较低时应用紫外光解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3.
高山红景天生殖生态学——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产地调查、栽培试验、分根扦插及种子萌发实验等,研究了高山红景天的繁殖及扩散方式。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有两条生殖途径,一条是有性生殖,另一条是无性生殖。在原产地生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有性生殖能力弱,主要靠无性生殖来产生大量后代,保存物种;而在太平沟人工移栽条件下,两种生殖方式都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4.
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木质部和韧皮部为研究材料,从提取方法、粉碎程度、提取次数、色谱条件以及重现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方面对木质化器官糖类——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样品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超声法较水浴法能使韧皮部3种可溶性糖提取率提高2%-15%(P〉0.01),但是可以使木质部可溶性糖的提取率提高57%~73%(P〈0.01)。韧皮部和木质部样品可溶性糖的提取率随着提取次数的提高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LangrnuirEXT1能够很好地模拟这种关系,在保证3种糖类均达到90%的精度下,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提取次数需要至少3次。样品粉碎程度对木质部和韧皮部糖类提取效果表现不同:木质部样品的粉碎粒径为0.15mm时,3种糖类的提取效果最高;韧皮部样品粉碎得越细,可溶性糖的提取效果越好,指数模型模拟效果很好(r^2〉0.9)。  相似文献   
125.
以喜树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喜树叶中匀浆提取两种抗肿瘤生物碱即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工艺特点。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分别为0.639‰和0.437‰。匀浆提取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高于其他提取方法如:超声提取、回流提取、水浴振荡提取。结果表明,匀浆提取具有得率高、省时间等方面的优势,是一种高效提取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方法。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126.
采集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和农田不同深度土壤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森林皆伐、农田化过程中土壤碳及肥力变化及其垂直剖面差异。结果表明:1)4个地点林地0~2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平均为93.0 t·hm-2,显著高于农田57%和皆伐地24%,而深层(20~80 cm)农田土壤有碳储量均值大多高于林地和皆伐迹地(P<0.05),但是后二者差异大多不显著;无机碳较有机碳低3个数量级,且与有机碳变化趋势相反,但对土壤碳收支影响较小。2)农田0~20 cm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储量分别较林地低52%和65%(P<0.05),较皆伐迹地低30%和86%(P<0.05),但深层呈农田高于林地与皆伐迹地的趋势;农田0~20 cm土壤全钾储量高于林地39%(P<0.05),深层差异呈变小趋势;不同土层及不同处理方式之间土壤全磷储量均未产生显著变化。3)农田0~20 cm土壤密度显著高于林地(27%)(P<0.05)和皆伐迹地(15%)(P<0.05),但是深层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层林地、皆伐迹地和农田土壤pH值和电导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不同处理对土壤的影响表层大于深层且差异明显,多数指标在农田、林地、皆伐迹地间变化趋势表层与深层不同甚至相反。  相似文献   
127.
草地早熟禾叶表超显微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男爵(Baron)、黑石(Blackstone)、肯塔基(Kentucky)和蓝月(Bluemoon)的叶表皮超微结构及其对干旱的适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器的开闭状态与干旱胁迫有关,而与品种的气孔器密度无关;品种间的硅质乳突密度和大小差异显著,密度大的品种,可以有效防止叶表面水分过度散失,但硅质乳突大小与气孔的运动调节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8.
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对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栽培甘草,栽培甘草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能利用能力增强.野生甘草比栽培甘草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3年生栽培甘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接近野生甘草.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性明显.2~3年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在7:00-16:00较强光照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波动与净光合速率基本同步;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但1年生栽培甘草具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且波动幅度较小.3年生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各项光合特性指标均较接近,受强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可见3年生栽培甘草已经适应了草原上较强的长日照,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9.
Introduction6Birch(BetulaplatyphyllaSuk.)isaphotophilousandbroad-leaftreespecies,whichisdistributedwidelyinthenortheastofChina,especiallyinclearcuttingorburnedforestareasaftertheoriginalvegetationisdamaged(Zhou1986).Birchisjustapioneertreespeciesthroughsecondary-forestsuccession.Sincebirchpopulationoftengrowsrapidlyinalargearea,itusuallyhasagreatamountofseedstorage.Itstimberisanimportantrawmaterialinbuildingmaterials,suchasplywood,veneer,etc..Itsforesightisbroadlyprospectedonexplorationandap…  相似文献   
130.
IntroductionAdenOPhoraIObOPhytheandAdOnoPhorapot8niniiareperennialherbunderthejurisdictionofAd8no-phoraofCampanuIaceae.A.IObOPhyIfapopulationdistributesinthenorthwestareaofJinchuanCounty,innorthwestSichuanProvince,ataItitudesfrom2ooomto34oom,andthedistributionareaises-timatedIess5ookm2.A.pot8niniipopuIationisanextensivespecieswhichdistributesnotonIyinthenorthwestareaofSichuanProvincebutalsoinQinghai,Gansu,Shanxi,NingxiaandShanxi.Inre-centyears,thestudiesonendangeredmechanismfo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