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93篇
  22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基于RFID与ZigBee的羊场养殖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性状优良的羊进入核心种群,将RFID射频识别、ZigBee无线通信与ARM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套羊场养殖信息管理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包括基于S3C6410处理器的ARM核心板、125 kHz RFID阅读器、基于CC2530芯片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多功能底板。软件开发过程中,构建了包含设备驱动的Linux系统环境,利用Qt/Embedded的信号/槽机制实时接收RFID数据,基于OSAL操作系统的ZigBee2007协议栈实现ARM与ZigBee网络之间的通信,在Qt中设计触摸屏图形界面以及串口通信、通信指令、软键盘、蜂鸣器、中文显示等后台程序,具有日常管理、育种管理及疫病管理等模块功能。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手持终端能够实时采集、录入、存储、拷贝、查询养殖信息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与上位机通信,可满足羊场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必须加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和国外经验,新形势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动态、优势、特色和非均衡;其总体思路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立足社会需要,努力打造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的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基于WebPAC的信息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发展趋势和优势,归纳了基于WebPAC整合信息资源的实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油葵耐盐性强,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实践证明,在盐碱地或盐渍化土壤上种植油葵,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提高盐碱地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给盐碱地栽培油葵提供配套栽培技术,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盐碱地油葵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丝克高粱"外部形态和营养器官根、叶进行解剖研究及子实的颖片和叶表皮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丝克高粱与"假高粱"营养器官的内部结构非常相似。在理论上丝克高粱有成为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倾向。研究结果还进一步为正确鉴别假高粱和丝克高粱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勐腊县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森林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勐腊县"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意见.论述了管护的组织形式、管护办法、管护制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同时特别强调了社区共管与发展社区经济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发展社区经济,搞好社区管理可从根本上杜绝森林资源的人为破坏,确保"天保"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能源植物乌桕杂种苗期形态与光合特性及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发展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缓解能源紧张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桕是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树种,但中国乌桕产量普遍较低。因此,开展高产乌桕品种选育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大悟县优良地方乌桕品种葡萄桕(py),鸡爪桕(jy)及其杂种(hy)为材料,对它们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景观破碎、保护历史、种群行为机制和种群大小4个方面讨论了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依据。一般人为轻度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比研究武夷山人为干扰甜槠林与郁闭稳定甜槠林结果表明,人为干扰甜槠林高等植物物种丰富度相对于郁闭稳定林分提高了76.32%;但人为干扰甜槠林的群落优势度却远低于郁闭林,故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对外界轻度干扰的一种适应,是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对策,一旦干扰超过其调节能力,将难以恢复为原来的群落类型。生物在其各自进化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生态位泛化或特化,许多物种仅局限于非常小的生态位空间,这些物种一旦遭遇到景观破碎则很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如黄连和短萼黄连对阴湿条件的适应与要求,导致其濒临灭绝;另一些种类由于在群落中零星分布,如斑叶兰、羽萼悬钩子、浙江红花油茶、多种粗叶木(Lasianthus spp.)和一些紫金牛(Ardisia spp.)等,当生境缩小或受到干扰时则濒临灭绝。地史上古老的地区或自然保护历史较长的地区可能拥有更多的物种。保护历史较长的福建省南靖县和溪南亚热带雨林在1200m2面积内有128种高等植物,同一地带的鼎湖山及和溪周边地区的南亚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均低于此。许多植物是动物传布植物,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影响了这些植物的传布,生境的改变也影响着植物的传布,另一些物种传布到新区域而不能萌发或完成其生活史。地方种群小于一定数量时其灭绝的可能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研究型图书馆的特点和比较传统型图书馆和研究型图书馆,分析了我国科研院所图书馆向研究型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性,提出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传统服务向研究型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复旦大学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台组成模块之一的E-Mail咨询的技术实现、功能应用以及统计分析,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E-Mail在参考咨询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