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是大蒜上的重要病毒病害,几乎分布于全国所有大蒜种植区域,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对其建立RT-PCR分子检测体系以及对其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尤为重要。根据已报道的LYSV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带毒植株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LYSV黑龙江分离物(LYSV-HLJ)CP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LYSV-HLJCP基因全长885bp,编码295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其他不同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7%~88.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7%~93.1%。依据LYSVCP氨基酸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将LYSV不同分离物划分为4个类群,LYSV-HLJ与韩国和巴西大蒜上的LYSV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于ⅳ类,表现出一定的寄主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在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是检疫性病害, 该病害可大幅度降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根据植株及块茎的症状, 汰除感病的马铃薯种薯, 是控制PSTVd传播和危害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分子克隆及测序技术, 分离并鉴定了PSTVd的分离物351-17, 利用PSTVd田间接种技术, 分别接种了4个黑龙江省常用的马铃薯品种‘夏坡地’、‘克新18’、‘荷兰15’和‘尤金’, 对其侵染后第一代的株高、叶片、块茎外观和单株产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4个供试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后均表现出了一定的症状, 其中‘克新18’在株高、叶片和块茎的症状方面最为明显, 单株产量下降显著, 表明其对PSTVd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43.
【目的】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作为制约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毒之一,株系分化繁杂。近年被科学家研究分离的PVY~(N-Wi)和PVY~(NTN-NW)株系而言,其基因组结构极为相似但致病性差异较大。【方法】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方便快捷的检测出马铃薯Y病毒的这2种不同株系,同时并使之可成功且稳定的应用于马铃薯生产中。通过查找Gen Bank已公布的PVY~(N-Wi)和PVY~(NTN-NW)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用于qRT-PCR检测,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150 bp左右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进行检测。【结果】通过设计的引物对保存的试管苗毒源进行检测,可以成功的精准鉴别出PVY~(N-Wi)和PVY~(NTN-NW)株系;同时对100份田间采集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成功的检测出100份样品中32份样品,受到PVY~(N-Wi)株系侵染;27份样品,受到PVY~(NTN-NW)株系侵染;同时存在9份样品,可能同时受到PVY~(N-Wi)、PVY~(NTN-NW)株系的侵染。【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可适用于马铃薯叶片样品的检测,为株系的快速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可用于生产中大规模样品的检测,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44.
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繁育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即采用简易培养基、液体培养进行试管苗生长和自制的营养基质进行原原种生产,采取新改进的栽培技术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使整个原原种生产更加高效、快速、低成本,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生产者追求的永恒目标,马铃薯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安全化是当今世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现代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标志,因此,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现阶段中国马铃薯低水平生产非常  相似文献   
46.
马铃薯Y病毒一步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对马铃薯的危害最大,可导致马铃薯退化,降低马铃薯产量。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脱毒种薯,但是否完全脱毒需要经过检测才能证实。本研究依据PVY 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PY1、PY2,以带毒样品植物总RNA为模板,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加入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试剂,反应程序中包括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条件,进行反应扩增,带毒样品扩增得到340 bp的目的条带,而健康对照无此目的条带,从而建立了PVY的一步RT-PCR检测技术,并组装成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带毒植物组织下限的6.25μg,高于ELISA(100μg)和NASH(15μg)的灵敏度,虽然和常规方法的灵敏度相同,但更为快速、简便、易于操作,适合脱毒苗和脱毒种薯生产单位做大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7.
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中,马铃薯S病毒是田间发病率较高的病毒之一,同时也是最不易脱掉的病毒。为了更准确地筛查马铃薯病毒病,减少病毒病在田间的侵染,保证种薯质量,提高种薯产量,用DAS-ELISA和RT-PCR两种方法对马铃薯S病毒筛查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间有较高的吻合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DAS-ELISA相对RT-PCR而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灵敏度略低。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样本,不同的试验方法会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病毒检测工作中,应根据检测的实际要求,谨慎合理选取正确的方法,灵活利用RT-PCR进行补充检测,以保证检测及科研工作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48.
在温室内将提纯的TMV和PVX病毒,通过摩擦接种在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L.)上做为繁毒植物。通过PEG沉淀和差速离心,获得提纯病毒。病毒含量分别为21.42mg/100g鲜重和24.50mg/100g鲜重。在紫外分光灯下测定OD值,分别在248nm(TMV)和246nm(PVX)为最低,260nm为最高。消光系数OD260/280分别为1.20和1.22。提纯抗原进行回接试验,指示植物产生明显症状,用Freund佐剂分三次肌肉免疫家兔,所得抗血清效价为1:2048,然后利用(NH_4)_2SO_4提取球蛋白,并利用HRP进行酶标记,制备出的抗血清现已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9.
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介体,不仅可以造成马铃薯的减产,还会使马铃薯种薯质量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开展马铃薯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主要马铃薯田蚜虫的种类分布、习性、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避免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50.
一株PVYNTN-NW黑龙江马铃薯分离物的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马铃薯、烟草等茄科作物上的重要病毒,在与寄主共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株系。本文从黑龙江马铃薯样品中得到PVY分离物A12。ELISA结果表明A12被PVYO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A12开放阅读框为9 186个核苷酸,编码3 061个氨基酸,与SYR-II-Be1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均最高,分别为98.3%和99.2%。系统发育分析发现A12与PVYNTN-NW株系SYR-II型的分离物聚类到一起;重组分析表明,A12是N-605和Oz的重组体,重组类型与SYR-II-Be1相同。综合以上结果表明,A12属于PVYNTN-NW株系SYR-II型。但与常见PVYNTN-NW株系分离物在珊西烟引起叶脉坏死不同,A12产生花叶症状。A12辅助成分-蛋白酶在182位和245位的氨基酸均为精氨酸,而其它PVYNTN-NW株系分离物为赖氨酸。本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马铃薯PVY的早期检测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