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7 毫秒
71.
日本作为世界上农产品最大进口国之一,非常重视本国动植物检疫工作,曾长期制定只允许进入本国的有害生物名录.为与国际惯例接轨,日本改变做法,制定了一系列禁限名录,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需在出口国种植地进行检验的植物名录、禁止进口植物名录、须在出口国采取植物卫生措施的植物名录等.这几个名录联合使用,确...  相似文献   
72.
【目的】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植被对流域水沙变化有深刻影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自1999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呈明显增加趋势,同期黄河水沙锐减现象也日益明显。然而,以往植被覆盖变化对地表产沙影响研究多在小试验区或流域尺度上开展,以不同地貌分区为单元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方法】文章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1980年、2000年、2010年和2016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通过分析黄土高原重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植被变化背景下不同地貌分区侵蚀产沙风险变化,以期为将来黄河水沙治理工作提供参考。【结果】黄土高原重点研究区全区植被盖度均值呈增加趋势,由1980年的34.99%提升至2016年的63.64%,且2000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增加的速度更为显著,2010—2016年间增速相对于2000—2010年间较缓。研究期间产沙高风险区面积比例显著减小,产沙高风险和易产沙区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和西北部,不产沙区和产沙微弱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不同地貌分区的植被状况均持续好转。【结论】沙丘、风蚀沙化丘陵、平原、片沙黄土丘陵地貌区是未来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关注的区域,植被改善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3.
我国牧草产品生产、贸易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传统农牧业靠"精料+秸秆"的饲养模式已经走不通,只有依靠草牧业才能保证我国的消费需求及食品安全。然而受政策、基设、科技、市场、组织因素制约,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深入分析我国牧草生产、商品草生产、草种生产、牧草产品贸易、不同类型牧草产品进出口量、牧草产品贸易伙伴现状及背后成因,得出我国牧草产品供不应求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进口呈现急剧增长趋势而出口总体呈现下滑趋势、牧草贸易市场集中度高而草种贸易伙伴国较分散三个结论,和加大政策支持、推进基础建设、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市场建设、发展产业组织五个启示,以期为我国牧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4.
为了能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高效安全使用,针对可能预见的事故隐患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机事故带来的危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办法。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多种预防和治理措施,比如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责  相似文献   
75.
利用纯化灭活的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研制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EMC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1、2A2、2B6和4E2。经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抗体效价分别为1∶1 600,1∶6 400,1∶6 400和1∶3 200,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1.63×106,1∶3.28×106,1∶1.13×106和1∶5.63×105。1D1和2A2单抗亚类为IgG1,2B6和4E2单抗亚类为IgG2b,轻链均为κ型。Western blot结果表明,1D1、2A2和4E2能特异性识别病毒的VP1蛋白,2B6能特异性识别病毒的VP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4株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均能识别EMCV。本研究获得的4株特异性单抗,将为EMCV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病毒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根据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3D基因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性引物,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EMCV和PRRSV二重RT-PCR方法,其PCR产物大小分别为286 bp和390 bp,并具有EMCV和PRRSV特征序列。该方法对EMCV和PRRSV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TC ID50和1×TC ID50;而对乙型脑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份临床发病仔猪样品检测结果为PRRSV阳性者15份,EMCV阳性者3份,证明我国存在EMCV感染。该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EMCV和PRRSV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7.
“红粉佳人”是从杏李品种恐龙蛋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成熟后果皮淡紫红色伴红色斑点,表面有白色蜡质果粉。果实纵径5.23cm、横径5.70cm,果形指数0.92,单果重91.1g,最大果重139.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果肉粉红色,质脆、粘核,可食率98.04%,粗纤维少,果汁多,具有杏的香味、李的甜味。果实生育期约120d,在重庆海拔300 m地区7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78.
选择某疑似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临床发病猪场3头病死仔猪,系统观察其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发病死亡仔猪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与肿大,其中以淋巴结与脾脏病变最为显著。内脏器官组织学病理变化以广泛性的充血、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免疫组化显示脾脏、淋巴结、肝脏和肺脏中病毒载量较大,心脏、肾脏和脑次之。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与组织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证明ASFV感染猪体全身组织,可造成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与炎症反应,为该病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
“皇后李”是重庆市渝北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和重庆家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李新品种,于2019年7月26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9015)。该品种果大形美,果实心形似桃,果皮青绿色至青黄色,果肉黄绿色,肉厚核小,风味香甜,半离核,耐贮运。平均单果重106.8g,最大果重150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总糖11.62%,含酸量0.61%,糖酸比为19.0,含维生素C1.25mg/100g,可食率97.55%。成熟期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