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3篇
  40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研究从面部肿胀的成年狮头鹅眶下窦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生长特性、菌体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 S rDNA测序比对及HMTp210基因扩增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定分离菌株为血清型B型的副鸡禽杆菌,具有NAD依赖性;副鸡禽杆菌hagA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与国内大部分副鸡禽杆菌分离株的亲缘性相近,与国外副鸡禽杆菌分离株的差异较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MIC较低,分别为0.25μg/mL和4μg/mL,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的MIC值均大于128μg/mL,表明菌株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分离纯培养物人工感染7日胚龄鸡胚后24~48 h内致死鸡胚,经眶下窦感染80日龄乌棕鹅,48 h鹅开始出现流鼻液、鼻窦部肿胀,72 h剖检可见眶下窦有干酪样渗出物,从渗出物中又重新分离出副鸡禽杆菌;表明分离到的副鸡禽杆菌对鹅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92.
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材料降解过程就是主链上化学键的断裂并形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的过程,采用乌氏粘度计法测定淀粉/聚乙烯醇肥料包膜材料的降解程度。结果表明,膜材料降解40d后粘均分子量从61907降至54036,分子损失率为12.7%;对膜材分子损失率与失重率做相关性分析可知,相关性方程y=2.9144x-0.1471,相关系数R=0.9961>0.990,膜材的分子损失率与膜材的失重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3.
硅提高水稻抗镉毒害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3,他引:23  
通过水培试验,主要从硅对镉的分布、镉的化学形态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与硅结合蛋白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了硅减轻镉毒害的机制。结果表明,施硅能显著抑制镉向地上部的运输,使质外体运输途径的运输量减少了36%;加硅也降低了质外体中不同形态镉的含量.特别是结合态的镉:施硅显著降低了镉毒害所诱导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这说明加硅缓解了高浓度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显示硅结合蛋白主要分布在水稻根系表皮下的纤维层细胞及内皮层细胞附近,此部位是硅积累的主要部位.也是离子在质外体运输的关键入口,这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加硅可降低质外体途径的运输量。  相似文献   
94.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9,自引:8,他引:41  
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析了华北平原北部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不同配比和用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用量分次施肥(100%UD)处理,土壤中NO-3-N含量在小麦生育后期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并且穗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相对较高; 缓控释肥处理土壤中硝态氮(NO-3-N)含量与100%UD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产量无显著差异。玉米生长季缓控释肥表现出了明显优势,肥料利用率提高,玉米穗秃尖长度减小; 其中减少20%用量的缓控释肥处理(80%SCR)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增产达到18.3 %。缓控释肥缓慢释放的特性有利于被作物及时充分吸收,减少了在土壤中因淋失而造成浪费的机会,从而使得肥料利用率提高。从小麦、玉米两季的变化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肥料在不同生长季之间的配置,使缓控释肥料发挥其最大潜力,实现小麦玉米产量双高产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5.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重要的类型,随着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国家公园建设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设立了“国家公园”课程,北京林业大学就是较早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之一。围绕“国家公园”课程开设的背景和意义,对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了科学设置“国家公园”课程教学内容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探索了适合“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国家公园”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国家公园建设的概述、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以及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等。同时,针对“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特点,应采取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专家讲座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还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课程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
芸苔素内酯481有促进水稻早熟和增产作用,通过2003年和2004年连续2 a做水稻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有效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3次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可使水稻早熟3d,增产12.07%。  相似文献   
97.
对高职院校科研选题依据、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索,同时对吸收学生参与的方式及对教师、学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高职院校进行科研活动可以提高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是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98.
为探索生产中N、P、K、Zn等最佳配施比例,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于水稻研究所江北试验区开展相关试验。结果显示:综合各项指标N:P:K:Zn以12:3:5:0.08(处理4)和12:5:7:0.04(处理5)产量结果较好,与对照比较分别增加产量8.18%和3.72%;按照处理4(12:3:5:0.08)实现公顷减肥58.8kg,处理5与对照比较,每公顷减施磷肥15kg、增施钾肥15kg、增施锌肥600g,总量上为实现减肥。  相似文献   
99.
王贺 《海洋与渔业》2012,(12):72-73
罗非鱼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0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33.2万吨,占世界罗非鱼产量的一半。罗非鱼为暖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因此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华南地区为罗非鱼主产区。由于罗非鱼不耐低温,越冬时节必须搭建温棚,此举提高了罗非鱼的养殖成本。近年来,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简易温棚内养殖的罗非鱼时有冻死,选育出耐寒能力强的罗非鱼品种显得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0.
王贺 《河北农业》2019,(10):63-64
<正>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将耕地整理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产稳产田。它不仅是一项田间工程,即对水、路、渠、林的改造和配套,更是实施土地平整土壤结构改良的一项田面工程,是一个系统完整地提升耕地持续生产能力的综合性措施,同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