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白石沟小流域通过 1983~ 1993年 10年的重点治理 ,取得了显著效果 ,形成了优质高产高效的小流域经济 ,为生态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近年来 ,白石沟人瞄准生态园林旅游农业区的更高目标 ,建成万亩葡果基地 ,形成了十里葡萄长廊的独特景观 ,大搞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开发 ,有力地促进了葡果基地进一步向集约化、科技化和商品化发展 ,显示出较高的观赏价值、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2.
南平市为福建省“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南方林海”、“绿色金库”的美誉。据2005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显示,全市共有林地26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18亿m^2,占全省的1/3;毛竹林35.1万hm^2,占全国的1/10,年提供毛竹3500余万根。虽林木葱郁,  相似文献   
33.
黑木耳又称细木耳、云耳等,其营养、药用价值很高,可降低人体的血液凝块,防止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同时黑木耳的胶质有极大的吸附能力,能消肠润肺,是理想的除尘、护缔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34.
袋栽黑木耳生产中杂菌污染及流耳问题直接影响广大菇农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袋栽黑木耳杂菌污染及流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5.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梗进行白灵菇代料栽培,并分析白灵菇的菌丝活力、出菇表现、产量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灵菇在茶梗代料培养基中菌丝活力、出菇表现比对照(未添加茶梗)差;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粗蛋白及氨基酸总量均比对照低,且随着茶梗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子实体粗脂肪、粗纤维、灰分、Fe、Zn等营养成分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T)比值均比对照高,且随着茶梗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比对照高出0.08%~0.57%、0.15%~1.3%、0.32%~2.45%、0.28%~0.63%、1.21~4.29μg·hg~(-1)、0.02%~4.45%。综上所述,茶梗作为代料栽培白灵菇可行,但配方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6.
<正>玉木耳又名雪耳、白玉耳、白木耳,是从毛木耳中发现的白色变异菌株经分离纯化、驯化栽培获得的遗传稳定的毛木耳新菌株。玉木耳口感清脆,含有丰富的多糖,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且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营养丰富,商品性好,是木耳界名副其实的"白富美",堪称品质优良的"木生海蜇皮"。近几年玉木耳食用菌特色栽培是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的优质项目,又是助力精准扶贫、农村农民致富的好项目。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结合精准扶贫政策,2016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引进玉木耳新品种"玉木耳1号",并采用立体吊袋栽培取得成功,并在南  相似文献   
37.
通过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技术对南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探明南方羊肚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为羊肚菌产业的推广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设置4个不同羊肚菌菌株、5个不同播种期、3种不同播种方式、6个不同外源营养袋配方以及5种不同土壤,研究南方羊肚菌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个菌株中六妹羊肚菌LM-s原基密度中等、出菇集中、产量最高、商品性状好,而梯棱羊肚菌TL-s原基密度大、但有效原基少、产量不高、商品性较差;当地气温稳定在20 ℃以下后的11月下旬至12月这段时间播种,羊肚菌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均适宜播种,而11月下旬之前由于气温较高,播种后菌丝生长较弱,产量较低;3种不同播种方式中,在菌丝阶段各处理菌丝爬上土层盖面时间不一样,菌丝长势有强有弱,但在出菇阶段无显著差异;6种外源营养袋中,处理1和处理2的产量较高,但采摘时间较迟;5种不同土壤处理中,沙壤土的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稻田土。综上所述,在南方栽培羊肚菌,应选择抗性较强的六妹羊肚菌,适宜在11月下旬至12月播种,采用撒播、沟播或穴播,外源营养袋的原料主要以小麦或玉米粒为主,栽培地土壤以沙壤土或稻田土为佳。  相似文献   
38.
大球盖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13,(6):53-54
大球盖菇(StrophariarMgD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南平市农科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并不断试验栽培,利用农作物下脚料,掺人适当比例的菌草作为培养料,以提高大球盖菇的质量与产量,达到优质高产。2010年以来,先后在武夷山市、建阳市、政和县等闽北地区示范栽培,栽培面积280hm^2,其生物学效率达100%左右,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示范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9.
以永磁转差离合器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P-ECHPS)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关键部件永磁转差离合器(PMSC)调速模型及P-ECHPS各子系统模型。针对P-ECHPS系统在转向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且要求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PMSC进行调速控制,进而实现对P-ECHPS系统助力的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PMSC输出转速快速地跟踪理想转速,收敛速度比滑模控制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分别提高了近82.9%和66.7%,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较好地实现了可变助力特性。  相似文献   
40.
以"雪梅1号"为试材,在福建省南平、三明、宁德和福州等地进行了2年5点的区域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雪梅1号"平均单袋干耳产量86.1g,比对照‘Au139’增产13.59%,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都较好;在品质上,"雪梅1号"鲜耳较厚,皱褶多,耳型呈碗状,干耳商品性状好;在抗杂抗流耳能力上,"雪梅1号"抗杂能力与对照相当,抗流耳能力强于对照;在泡发率上,"雪梅1号"的泡发率14.3,比对照略低,但复水后耳片自然舒展,品相好。说明"雪梅1号"适宜在福建省区域栽培应用,较当地主栽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流耳能力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