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8篇
  24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旱20410("晋审麦2007006"、"国审麦2008014")是一个优质强筋、抗旱丰产、适应性广泛、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在该品种的高产栽培过程中,应注重播前纳雨蓄水保墒,施足底肥、整地镇压、药剂拌种、提高播种质量,9月底至10月初适时播种,亩播基本苗15万左右,加强冬春保墒壮苗抗旱防冻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灌浆期适当提早进行一喷三防,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并适时合理扩浇1水,可大幅提高产量450 kg以上。  相似文献   
32.
根据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和常见孢囊线虫的ITS序列比对分析,设计1对旱稻孢囊线虫特异性引物He–F/He–R,特异性片段长度为281 bp。运用该特异性引物及建立的DNA提取方法和PCR体系,可特异性检测旱稻孢囊线虫单条2龄幼虫,可以从混合有1条旱稻孢囊线虫的0.1 g水稻根组织中特异性检测出目的DNA片段。特异性引物He–F/He–R与通用引物D2A/D3B结合,运用一步双重PCR检测方法可快速鉴定单孢囊,也可从初始分离的田间土壤总线虫样品中直接检测出旱稻孢囊线虫。  相似文献   
33.
闽东茶树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预测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控制农残 ,对茶树害虫进行科学治理 ,我们于 1997年 - 1999年在闽东绿茶区中害虫发生严重、用药频繁的福安市溪柄镇 ,做了“害虫种类普查、茶农技术培训和定点系统测报”的试验示范工作。为在闽东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摸清了病虫情况 ,掌握了虫情动态 ,培训了技术力量。现分别总结如下 :1 常见害虫种类全面普查近 2 0年来闽东绿茶区的茶虫发生动态有了很大变化 ,总的趋势是 :大虫向小虫演变 ,食叶性向吸汁性害虫演变 ,发生代数少的向发生代数多演变 ,繁殖力低向繁殖力高的害虫演变 ,栖息叶面的害虫向栖息隐蔽的害虫演变。为了摸清闽东绿茶…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日光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作物水分吸收、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亮剑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200 mmol/L的KNO3,K2SO4及其混盐处理对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含水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和可...  相似文献   
35.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评分法和协调法对本所1995年甘蔗品种区试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一致。这三种方法可为甘蔗品种审定、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6.
研究结果表明 :株高、节间长度与蔗茎产量有着极具显著的相关 ,公顷有效茎数与果蔗蔗茎产量达显著相关水平 ,茎径与蔗茎产量相关较小。性状间株高与节间长度相关达极显著 ,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 ;公顷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 ,其次是株高和节间长度 ,茎径对蔗茎产量直接贡献较小。由此认为在果蔗选育种和资源筛选上 ,选择产量时把公顷有效茎数和株高放在首位 ,重视节间长度。在栽培上适当增加播种量。公顷有效茎数控制在 7- 7. 5万条 ,茎粗 3cm以上 ,做好水肥管理 ,提高株高和节间长度。  相似文献   
37.
分别采用30、50、70Gy3种等级的60Co射线对果蔗种芽进行辐射处理,使果蔗后期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植株变矮、茎变细、锤度降低、丛条数变少、生势变差,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影响程度随之加大。4个果蔗品种对60Co辐射敏感性不一,罗汉蔗>白玉蜜蔗>黑皮果蔗>温岭果蔗;从辐射后代中筛选出21个单系,平均入选率为9.86%,其中以温岭果蔗30Gy辐射处理的入选率最高,达25%。  相似文献   
38.
“86优8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近几年在江苏无锡、常州、如皋和上海崇明等地示范试种,一般亩产均在700kg以上,得到了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的好评,种植面积正在进一步扩大。“86优8号”制种,一般平均亩产150kg,高产田块达250kg,现将其制种的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果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蔗株的茎尖培养出绿苗或茎梢嫩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再分化出绿苗,均有较好效果.茎尖培养用MS+6-BA2. 0 mg·L-1+NAA 0.3 mg·L-1附加活性炭0.05%;MS+2,4-D 1.0~3.0 mg ·L-1对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佳,但含2,4-D 1.0 mg·L-1的处理对黑皮果蔗仅能诱导生根而无法诱导出愈伤组织;MS +6-BA 1.0 mg·L-1+KT 1.0 mg·L-1+NAA 0.3 mg·L-1对分化绿苗及其增殖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选用1/2MS+IBA 1.0 mg·L-1+NAA1.0 mg ·L-1附加活性炭0.05%.具有根系的完整植株的组培苗移到苗圃假植,待苗高20 cm 以上,分单株定植大田,成活率90%以上,若将丛苗再分单株袋栽成活后定植大田,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40.
将起源于黄色菌(Flavobacteriumsp.KI72)的6─氨基己酸二聚体水解酶(EⅡ)基因以质粒pTS1209为载体,转入假单孢菌PseudomonasputidaNT1126中,得到具有EⅡ高表达活性转基因株,表明以假单胞菌为宿主进行EⅡ酶分子育种的可行性,并为EⅡ酶尚处于进化中的推论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