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江苏储粮气候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气候条件人手,对江苏储粮的地域性进行了分析。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活动积温和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平均相对湿度,将江苏划分为3个大区和2个亚区,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特点,提出了仓房改造、建设、配套设备及技术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省夏季林火与气象环境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2007年黑龙江省所辖林区的夏季林火火场资料以及相应地区的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特征以及夏季林火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夏季林火集中期为7月25日-8月16日,且夏季林火日变化明显,主要发生在15:00-17:00时,多发生在大兴安岭和黑河林区(50°44′~53°24′N,121°34′~126°40′E),此地区是黑龙江省夏季林火防御的重点区域,其中雷击火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雨日里,出现林火的概率较低,75%以上林火当日无降水;日最小相对湿度<40%时易发生林火,40%的林火当日最小相对湿度<30%;日平均气温在15~25 ℃、日最高气温25~35 ℃是夏季林火发生的关键温度区间;在日照时数超过6 h易发生夏季林火.经过方差分析发现: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与林火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气温、地温、日照时数、风速均与林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为促进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丰富黑龙江省栽培蓝莓品种,以5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综合比较了其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物候期、植株生长、果实特性、越冬情况及抗病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经权重分析,5个品种的综合排序为早蓝双迪蓝丰康维尔克瑞顿,其中早蓝的综合表现最为突出,适合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34.
为促进笃斯越橘的开发利用,以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野生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及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笃斯越橘立地环境类型主要包括低湿沼泽、潮湿慢岗、山顶3种;不同立地环境其土壤生态型差异较大,其中含水量在30%~60%,有机质含量在15%~25%,土壤pH在4.5~5.0。笃斯越橘叶片形状主要有分椭圆、阔椭圆、细长3种,叶尖形状分钝尖、渐尖2种,叶基形状分楔形、阔楔形、圆形3种、叶面状态分抱合、平展、反卷3种;果实形状分为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水滴型、椭球型5种,果实颜色分为蓝、暗蓝2种,果实风味分为甜酸、酸、极酸3种。  相似文献   
35.
以5种蓝莓品种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调查了"伯克利"‘MN5415’"慧兰""奥尼尔""黑珍珠"蓝莓品种的物候期及其生长规律和果实特性。结果表明:"奥尼尔"从萌芽至果实成熟期历时最短,一年生枝条较粗,果粉厚,果实整齐度较其它品种好,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依次为"伯克利"‘MN5415’"慧兰""黑珍珠"。其中"伯克利"平均单果质量大,一年生枝条最壮,果粉厚,味甜,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少;"黑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实颜色特殊,但从现蕾至末花历时最长,平均单果质量最小,果粉薄,一年生枝条长势过强,易发生徒长。  相似文献   
36.
为促进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化发展,以20个蓝莓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在黑龙江绥棱地区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其抗寒力、抗病性、植株生长及果实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蓝莓品种北陆、伯克利、都克、北蓝适宜寒地塑料大棚栽培,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7.
2005年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特征及气象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林区2005年夏季林火火场资料及相应地区的同期和前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季林火的环境场特征,并着重分析了林火发生期的关键气象因子.研究表明:2005年黑龙江省夏季林火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是引起林火的主要原因;林火集中出现在7月27日~8月14日,而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发生在15:00~17:00时;林火发生期的高温少雨天气,为夏季林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日降水量5mm以内、连晴日数3~4d、连平日数5d以上、日水分蒸发量在3.1~5mm之间、日照时数10d以上、平均风速在1.5~2.5m/s有利于林火的发生.而且随着冷空气的入侵,在气温下降的阶段仍可能伴随有夏季林火的发生,这与冷锋带来的干雷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诱集植物对设施栽培草莓上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测定了茉莉、栀子花、马鞭草、星空牵牛花、油豆角、红月季和茄子7种植物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并在田间研究了诱集植物的不同种植方位(东、西、南、北、中)、种植方式(点状种植和片状种植)和种植密度(与草莓苗的种植比例分别为1∶4、1∶7和1∶11)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7种诱集植物的偏好性表现为茉莉>栀子花>马鞭草>星空牵牛花>油豆角>红月季>茄子。西花蓟马对不同诱集植物和草莓之间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茉莉为诱集西花蓟马效果最好的植物,最适宜开展后续的与草莓间作的西花蓟马田间诱集效果试验。田间试验中,方位南种植的茉莉最早诱集到西花蓟马,且在整个调查期内诱集到的数量最多;东、西、南、北4个方位种植的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先增加后略有下降;而方位中种植的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则表现持续升高,但没有方位南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多。在整个调查时段,点状种植区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均显著高于片状种植区;4月15日,点状种植区茉莉先诱集到西花蓟马;5月15日,点状种植区和片状种...  相似文献   
39.
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pH值、赤霉素浓度及浸种时间对笃斯越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对笃斯越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溶液的pH=5.0,赤霉素浓度为400mg/L的,浸种18h后,再播种于pH值为5.0的土壤中效果最好,笃斯越橘萌发率可达91.33%。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我国已有关于耕牛反刍习性的观察(刘树常,1980) 、舍饲秦川母牛某些行为的初步观察(陈晓宏等,1981) 以及晋南牛反刍行为的观察(王恒年等,1985) 等报导。丹麦红牛是1984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丹麦进口的一个乳肉兼用红牛品种。根据原种饲养场及杂交秦川牛后所得F_1代牛的饲养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