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绍粳18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性强等特点,单产水平创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新纪录。在栽培技术上要求"适当稀植,重搁控蘖,力争长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0例成人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比儿童麻疹,成人麻疹具有热度高、全身中毒症状重、消化道反应明显等临床特征;皮疹出现时间相对晚、皮疹多,且融合疹、异型疹明显,退疹缓慢;合并心、肝、肺等脏器并发症较多,但预后良好。结论成人麻疹发病率升高与接种率低、体内麻疹抗体不足及麻疹病毒基因变异有关。积极有效的隔离、治疗是防治成人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探讨酿酒酵母培养物(SC)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817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2.6 mg/kg黄霉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5 000、7 500 mg/kg SC,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1~21日龄,试验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22~60日龄和1~60日龄2个阶段,试验Ⅱ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FI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22~60日龄,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和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1~60日龄有下降趋势(0.05≤P0.10)。2)试验Ⅱ、Ⅲ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总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各组粗蛋白质、钙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盲肠中乳酸菌数量和试验Ⅲ组空肠中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SC能增加817肉仔鸡ADFI和ADG,降低料重比,增强对饲粮中总磷的利用率,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当SC添加水平为5 000 mg/kg时,对动物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4.
谷氨酰胺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幼龄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国内外对谷氨酰胺合成代谢特点、生物功能的研究,对其在幼龄动物营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颗针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5∶7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在2.15~2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三颗针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15.40%,规定其含量下限为13.10%。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该添加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三棵针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4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含100 mg/kg土霉素和500 mg/kg三颗针提取物的饲粮,研究三颗针提取物对仔猪生长、肠道pH、肠道菌群和肠道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效果。【结果】与添加土霉素相比,三颗针提取物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P<0.05)和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降低空肠、回肠、盲肠中的大肠杆菌和回肠中的总需氧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仔猪空肠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肠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具有降低仔猪不同肠段pH的趋势(P>0.05)。【结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三颗针提取物,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添加土霉素的促生长效果,能够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并提高仔猪肠道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改善仔猪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前处理工序对固态发酵仔猪配合饲料(551H与552H)的影响,以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为主要指标,对于两种前处理工序分别采用三因素2×2×3试验设计并利用ANOVA及LSD进行多重比较的数学统计方法,结果发现:前处理工序中固态培养基(灭菌或未灭菌)与菌种(活化与未活化)对于产品的蛋白影响显著(P<0.05),未灭菌的固态培养基及菌种经过活化后对于产品的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增加明显(P<0.05);而固态培养基的影响具有选择性,551H固态发酵基所获得产品具较高的蛋白含量(P<0.05);同时,发现菌种对于发酵产品也无显著影响;另外,确定菌种的最佳活化时间控制在4 h内。因此,该研究结果将为工业化固态发酵仔猪配合饲料的前处理工序提供实验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酵母固态发酵仔猪配合饲料(551H与552H)的工艺(简称SF-551H和SF-552H),以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为主要指标,分别对各工艺参数进行多水平7×2(发酵时间t)、4×2(固态培养基组成R)、5×2(发酵温度T)及5×2(接种量I)试验设计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产品的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影响显著(P0.05);确定参数的水平:SF-551H,12≤t≤24 h、1.5≤R≤4、25≤T≤32℃、3%≤I≤15%;SF-552H,12≤t≤40 h、1.5≤R≤4、25≤T≤30℃、3%≤I≤15%.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最佳工艺参数为:SF-551H,t=24 h,R=2.75,T=32℃,I=3%;SF-552H,t=40 h,R=2.125,T=27.5℃,I=3%,且验证可行(P0.05)。因此,该研究结果将为工业化酵母固态发酵仔猪配合饲料的工艺提供试验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连解毒散(CPD)和黄霉素(FLA)对肉鸡回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5 mg/kg FLA(FLA组)、基础日粮添加1.25 g/kg CPD(CPD组)。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各组肉鸡的回肠微生物多样性逐渐下降,其中FLA组和CPD组35日龄时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度显著低于15和25日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FLA显著降低了35日龄肉鸡回肠菌群中黄杆菌属、链球菌属和拟无枝酸菌属等10个属的相对丰度(P0.05);添加CPD显著降低了35日龄肉鸡回肠菌群中克雷伯菌属、黄杆菌属和拟无枝酸菌属等6个属的相对丰度(P0.05)。不同处理组肉鸡回肠微生物群落在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功能上也存在显著差异。35日龄时,与FLA组相比,CPD组肉鸡回肠菌群信号分子与相互作用功能显著增加(P0.05),同时转录及细胞支架功能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肉鸡日粮中添加CPD可以调节回肠菌群结构,与FLA作用相似,且不同微生物群落中功能基因的代谢途径也随日粮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在DLY生长育肥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荆,比较黄荆对猪生长育肥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DLY育肥猪52头,随机分为5组,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黄荆按1.5%、2.5%、3.5%、4.0%的比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进行90d的饲喂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试验Ⅰ组日增重比对照组降低46.00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30.56、243.67、323.22g,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日增重比试验Ⅱ、Ⅲ、Ⅳ组分别提高184.56、197.67、277.22g,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Ⅲ组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68、0.31,试验Ⅱ、Ⅳ组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49、2.69。(3)饲喂黄荆的猪肉无公害指标检测合格,铅、无机砷含量在安全范围,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未检出。结论:试验Ⅰ组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好;随着黄荆添加量的增加,DLY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减缓;黄荆可作为无抗添加剂生产无公害猪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