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鲁棉研24(原代号鲁H963,全国抗虫棉统一编号GKz25)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以本中心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的A38系为母本,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亲本复合杂交后代选系R8166为父本杂交,经多年比较鉴定选育而成的,为父母本双抗虫杂交新组合。2001年参加山东省区试预备试验,2002-2003年参加全国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天左右,铃重5.7~6.03 g,衣分41.5%,子指11.4 g。出苗好,苗齐苗壮,前期发育快,果枝节位较高,下部果枝夹角较小,株型较紧凑,叶片中等,皱褶明显,叶色深,长势…  相似文献   
22.
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3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转Bt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36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适期晚播、增加密度、平衡施肥、适度化控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国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其中平原约占43%,台地和缓丘地约占28%,山地占11%.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商业化种植4个棉属栽培种(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非洲棉)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棉植大国,也是种植杂交棉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棉种产业化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4.
棉花黄萎病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 ,种植和选育抗黄萎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农科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协作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 ,1 998年育成抗黄萎病性能突出的特早熟新品系 945 6D。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品系在不同生态条件对不同致病力菌系的抗枯、黄萎病性能 ,以作为抗枯、黄萎品系资源加以利用 ,于 2 0 0 1— 2 0 0 2年连续 2年在北京的温室及田间黄萎病圃、河南新乡基地、博乐农五师农科所、江苏常熟市、山东省临清市等地进行抗枯、黄萎病室内及田间鉴定研究。1 …  相似文献   
25.
鲁棉研19号适于黄淮流域棉区棉麦(油)夏套种植,或瓜、菜、薯等作物收后直播种植,以及特早熟棉区春直播种植。实践证明,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以“3-1式”或“2-1式”较好。“3-1式”即播种3行小麦,占地40cm,留出33~40cm套种行,套种1行棉花,小麦收获后,棉花行距73~80cm;“2-1式”  相似文献   
26.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棉研15号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在1997~2001年山东省抗虫棉区试、生产试验和全国黄河流域抗虫棉区试、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比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号增产9.0%~12.5%,均居第1位.在江苏、河南、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示范种植,均表现突出,于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棉种供不应求.为了确保鲁棉研15号制种质量,扩大制种面积,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满足生产上对该品种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们针对鲁棉研15号父、母本的特性,结合大面积制种实践,对鲁棉研15号高效制种技术和组织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省气候和生产特点、行之有效的以适当稀植、壮棵早发、摘早蕾、去晚蕾、集中成铃、全株杂交为核心的鲁棉研15号大规模人工去雄制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7.
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转Bt基因抗虫棉 33B为材料 ,利用ELISA检测方法 ,通过对棉株不同发育时期和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棉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和株体的老化 ,Bt晶体蛋白含量随着植株体内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逐渐降低而降低 ,而Bt基因的表达强度从苗期到蕾期随着棉株营养生长的加快而呈上升趋势 ,至蕾期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减弱。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表现在幼嫩组织或器官的含量较高 ,成熟组织或器官次之 ,衰老组织最低。这说明Bt基因表达强度的减弱和Bt晶体蛋白含量的降低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生育后期抗虫性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作为该区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杂交棉在我国西北内陆棉区快速发展,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笔者以当地主栽常规棉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就鲁棉研30号在新疆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地点包括: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新疆兵团农二师30团、  相似文献   
29.
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实现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是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瓶颈,促进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阐述了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恢复基因的图位克隆及三系杂交棉的研究进展;对三系杂交棉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的产量、抗性表现与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鲁棉研15号的产量、抗性表现与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既保持了与抗亲相近的高抗棉铃虫性,又克服了抗亲的某些缺点,抗病性强,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霜前花率高,铃大,衣分高,结铃性强,很好地结合了双亲的优点,从而表观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