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总结了浙江省近年来农药管理成效,分析了加强农药管理对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加快推进现代农药管理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玉米粗缩病137个病株样本的分析,依据株高减率对玉米的影响,制订了该病严重度6级分级标准,研究了不同严重度下苞生长位、鲜苞(果穗)长(重)的损失程度.实际应用时,运用组建产量损失率与株高减率的关系(y=0.015 5x2+0.118 2x+45.004)进行为害程度预测,对于指导大田防治更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灰飞虱不仅直接为害水稻、大小麦,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主要媒介。了解灰飞虱在越冬作物大小麦田的分布特证和合适的抽样技术,可以为春季防治灰飞虱从而控制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笔者进行了麦田灰飞虱种群分布调查,并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回归法测定了浙江北部大小麦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麦田灰飞虱成虫、若虫和成若虫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_1=(1172.84/X) 37.46,n_2=(293.21/x) 9.36,n_3=(130.3/x) 4.16,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在每样方虫口密度5、10和15头以上时,分别取样70、40和20个样方。研究结果为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长江流域稻区黑线姬鼠发生动态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1989年在长江流域稻区研究了黑线姬鼠发生动态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4-5月、9-10月为繁殖高峰;6月和10-11月为数量高峰。水稻不同生育期害鼠密度(x)与产量损失率(y)呈显著正相关。模拟测试还表明,分蘖期鼠害有补偿损失的能力,孕穗、齐穗期产量损失率接近为害率。早春为防治适期,在现有的生产水平条件下,防治指标(鼠密度)为3%;主害期控制指标;早稻5%、中稻5%、晚稻7%。  相似文献   
75.
大豆苗期蚜虫为害损失与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苗期小区接虫试验和自然观察结果均表明,蚜量和有蚜株率与产量损失具密切关系;苗期蚜虫为害后,影响产量主要因株高下降,荚数和粒数减少。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为3.96%,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500头,有蚜株率35%。  相似文献   
76.
水稻条纹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最重要的水稻病毒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它隶属于纤细病毒属,是该属的典型成员。其基因组由4条单链负义RNA基因组片段组成,根据序列分析和试验证据推测共可编码7个病毒蛋白。围绕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SV粒子特点、基因组和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RSV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7.
稻秆潜蝇危害小麦损失测定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在浙江主要危害海拔350~500m山区和半山区的小麦,受害轻重与前作和播种方式有一定关系。小麦株被害率在3.67%~25.19%,产量损失率为1.08%~18.56%,受害麦苗株高变矮、穗长缩短、每穗实粒数减少。防治宜在危害初期,防治指标为株被害率5%~7%,药剂以氧乐果为佳  相似文献   
7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杨梅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 myricae的抑菌活性,测定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并进行了部分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抑制活性最强,EC_(50)为0.96mg/L;百菌清的活性最弱,EC_(50)为69.24mg/L;其余药剂的抑制活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硅唑腈菌唑抑霉唑戊唑醇咪鲜胺喹啉铜代森锰锌多菌灵,EC_(50)在3.25~68.73mg/L之间。供试100株病菌对嘧菌酯的EC_(50)在0.15~2.17mg/L之间,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其平均EC_(50)为0.97±0.22mg/L,可作为该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嘧菌酯对杨梅褐斑病具有很好的田间控制效果,其防效显著优于喹啉铜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79.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ullas)是我国东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害鼠,亦是欧亚大陆农田优势鼠种。一般鼠密度10~20%,即100鼠夹,捕鼠10~20只,高的达30%以上,为害损失率一般在3~10%,其危害性已超过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势在必行,并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防治指标为依据。稻田鼠害防治指标的拟订,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在国内外研究甚少。为此,我们于1986年开始组织了安吉、桐庐、临  相似文献   
80.
发展中国家农田鼠害发生、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弟 《植物保护》1991,17(6):38-40
在FA0主持下,欧州与地中海地区植保组织1987年在罗马召开了鼠害问题讨论会。现根据与会论文及有关材料,将发展中国家农田鼠害发生、为害损失、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等概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