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可可毛色二孢CSS-01s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3种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通过对离体葡萄绿枝条及盆栽葡萄幼苗新梢进行人工接种病原菌,进一步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可可毛色二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戊唑醇、氯氟醚菌唑、啶酰菌胺和氟啶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116、0.137、0.109μg/mL和0.119μg/mL;戊唑醇、氯氟醚菌唑、氟啶胺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420、0.595μg/mL和1.885μg/mL。CSS-01s接种离体葡萄绿枝条试验中,戊唑醇100、200 mg/L,氯氟醚菌唑100、300 mg/L和氟啶胺100、200 mg/L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在57.81%~65.31%;CSS-01s接种葡萄幼苗新梢试验中,氟啶胺200 mg/L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7.56%,与氟啶胺100 mg/L、氯氟醚菌唑100、300 mg/L和戊唑醇200 mg/L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戊唑醇100...  相似文献   
22.
葡萄枝干病害(Grape Trunk Diseases,GTDs)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葡萄枝干性病害的统称.目前该类病害在国内外的葡萄生产区普遍发生,且缺乏高效的防控技术,导致发生区的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风险逐步加大.对葡萄枝干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危害、症状特点、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  相似文献   
23.
为建立甘蓝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onglutinans)转化子致病力评价方法,从接种方法、甘蓝品种、苗龄、病原菌接种体浓度等几方面探索,建立了一种评价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差异的体系。结果表明:蘸根法和伤根法均适于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的评价,其中伤根法更优;其他适合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评价的因素有:甘蓝品种为‘中甘21’,苗龄为三叶期,甘蓝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孢子含量1×106个/mL。该致病力评价方法的建立为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衰弱或增强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方法支持,也为下一步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葡萄溃疡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葡萄溃疡病菌菌丝摇培时间、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及再生培养基类型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建立了葡萄溃疡病菌稳定、高效的原生质体制备体系。以SR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时,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最高,为32.2%。该研究为建立葡萄溃疡病菌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开展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酸腐病是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上严重发生的病害之一,引起中后期果穗腐烂,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2010-2011年笔者调查了北京地区24个不同葡萄品种酸腐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并对病情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1个酿酒葡萄品种聚为3类。第1类,‘小味尔多’、‘小芒森’和‘赤霞珠’病情指数最低(2.08~4.17);第2类,‘胡桑’、‘阿拉奈尔’和‘品丽珠’病情指数居中(5.83~9.17);第3类,‘长相思’、‘佳美’、‘雷司令’、‘梅鹿辄’和‘维奥尼’病情指数最高(16.25~20.00)。13个食用葡萄品种也聚为3类。第1类,‘茉莉’、‘红伊豆’、‘巨峰’和‘黑奥林’发病最轻,病情指数最低(1.00~5.00);第2类,‘世纪无核’、‘玫瑰香’、‘龙宝’、‘黄意大利’、‘京蜜’、‘金香玉’和‘魏可’病情指数居中(7.00~10.67);第3类,‘里扎马特’和‘亚都蜜’,发病最重,病情指数最高(15.67~18.00)。试验为葡萄酸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快速准确地鉴定出2种不同的葡萄溃疡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根据Gen Bank中已报道的引起我国葡萄溃疡病的6个主要种的延伸因子-1序列及β-微管蛋白序列分别设计了葡萄座腔菌和小新壳梭孢的特异性引物B.d-F/B.d-R及N.p-F/N.p-R,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对田间病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引物B.d-F/B.d-R和N.p-F/N.p-R可以分别在葡萄座腔菌和小新壳梭孢中扩增到324 bp和212 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均为10 pg。双重PCR检测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的最佳用量为0.05 U/μL,引物B.d-F/B.d-R和N.p-F/N.p-R的最佳终浓度均为0.2μmol/L,最适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分别为58℃和30 s。对田间葡萄病样的检测结果与室内病样常规病原菌分离结果一致。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葡萄座腔菌和小新壳梭孢,有助于快速、灵敏地检测葡萄苗木的带菌情况。  相似文献   
27.
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km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毒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寄主抗病性表达与否的功能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导致毒性小种的产生。在先前的研究中,本研究小组从稻瘟病菌中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2个SCAR标记SCO12946和SCE121406。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通过TAC克隆末端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及其与70-15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将这2个标记定位到稻瘟菌第1号染色体上;然后,利用稻瘟菌70-15全基因组草图序列和SSR技术,又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4个SSR标记:SSR47T34、SSR50CA24、SSR52TAGG18和SSR56A28。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4个SSR标记位于与SCO12946和SCE121406相反的一侧,与AVR-Pikm位点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90、7.01、19.12和21.94cM,无毒基因AVR-Pikm位于SCE121406和SSRA7T34之间。本研究获得的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km的精细定位为通过染色体步移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提取野生食用菌——花脸蘑Lepista sordida的蛋白粗提液,并在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病毒病的控制作用及其对辣椒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以25、50和100μg·mL^-1的花脸蘑蛋白粗提液分别茎叶喷雾处理后再接种黄瓜花叶病毒,防治效果分别为72.11%、79.53%和94.86%;以100μg·mL^-1的花脸蘑蛋白粗提液通过茎叶喷雾,浸种与茎叶喷雾结合两种方法处理辣椒后,辣椒根系的湿重及干重、辣椒地上部湿重和干重、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指数、株高、茎粗和壮苗指数均比对照明显提高。综上所述,花脸蘑蛋白粗提液在室内对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辣椒病毒病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对辣椒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9.
引起葡萄叶斑病的链格孢种类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北京市大兴区、顺义区和山西省襄汾县葡萄树上叶斑病的病原菌,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多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ITS,Alt a 1和gpd)和形态学对纯化后菌株进行鉴定,并结合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共获得37株链格孢属真菌菌株,分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葡萄链格孢A. viniferae和乔木链格孢A. arborescens,柯赫氏法则检测结果显示接种菌株对所接叶片与果穗均具致病性,说明这3种链格孢种均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葡萄链格孢为主要的病原菌,有28株,故将该类病害命名为葡萄链格孢叶斑病;此外,该类菌株在2~40℃之间均能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30.
北京市月季丽赤壳褐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September 2018, a new leaf spot on Rosa chinensis with incidence of up to 60% was observed in a park in Miyun district of Beijing. Diseas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three strains (JZB3210001, JZB3210002 and JZB3210003) were obtained by isolation and single spore pu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Calonectria sp.. For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β-tub, Cal, H3, EF1-α genes were amplified with genomic DNA of these three isolates. Phylogenetic trees constructed by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showed that three strains clustered with Calonectria blephiliae CBS136425 as a distinct clade with 91% bootstrap support. Based on bot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e thre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C. blephiliae. The pathogenicity assay confirmed that C. blephiliae was the pathogen causing this diseas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leaf spot caused by C. blephiliae on Rosa chinensi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