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75篇
  159篇
综合类   748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379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武宁县新宁镇历有栽培马蹄(荸荠)的习俗,近年马蹄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镇栽培面积5000亩,亩产量平均1540公斤,高产田1900公斤.笔者结合当地的实际,经过多年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马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小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对不同小麦外植体(幼胚、幼穗、成熟胚、幼叶、根、种子、花药、胚轴和胚芽鞘等)通过不同组培体系最终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3.
<正> 抗蜕皮激素新型农药,自1973年问世以来,因其独特的杀虫机理,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1976年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研制成功了抗蜕皮激素苏脲Ⅰ号,经过对蚊、蝇、粘虫、菜青虫、侧柏毒蛾、枣步曲等昆虫的测定,具有较高的活性.与国外同类型的著名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通过对北方40个水稻品种13个性状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水稻单株生产力与综合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典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48、0.87103,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分别占总信息量的79.0%和92.7%。穗部性状与粒型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82739,达极显著水平,所包含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62.3%。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经济产量(X2)、穗数(X3)、穗粒数(X4)、穗长(X7)、穗颈长(X8)、1次枝梗的比例(X9)及谷粒长度(X10)。  相似文献   
145.
竹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个纯化竹叶黄酮工艺以及测量竹叶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艺4聚酰胺柱吸附法为最佳工艺,纯化后竹叶黄酮浓度达0.59 mg·mL-1(分光光度法)和0.60 mg·mL-1(HPLC).两种方法测定的竹叶黄酮浓度值差异不大,结果稳定可靠.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方便,测定结果略微偏高, HPLC法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6.
多菌灵在土壤中的吸附与移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结果表明:多菌灵在砂壤土、粘壤土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分别为3.1864C1.6119和9.09491.4179,多菌灵在不同土壤中的淋溶移动速度是砂壤土>粘壤土>壤粘土。  相似文献   
147.
中国木兰属植物腋花、总状花序的首次发现和新分类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木兰属植物腋花与总状花序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这种花及花序的花均为两性花,形态结构完全相似,并能正常开花和结实。其开花顺序由顶向下,依次开放,且花期、花径及花被大小、果实依次递减。该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木兰属植物从顶生花→腋生花→总状花序的进化和遗传理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研究材料。同时,还发现了2新派,1新种,1新组合种,6新变种。2新派是:河南玉兰派,腋花玉兰派。新种是伏牛玉兰。1新组合种是腋花玉兰。6新变种是:白腋花玉兰、多被腋花玉兰、紫基伏牛玉兰、黄花望春玉兰、宽被望春玉兰、窄被玉兰。  相似文献   
148.
7种农药和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百菌清、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呋喃丹、乙烯菌核利等7种农药,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烯(20)山犁糖醇酐硬脂酸酯(Tween-60)、司班-20(Span-20)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在玻片表面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嘧啶醇与7种农药以1:1的剂量比涂布于玻片表面时,百菌清、甲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解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而三氟氯氰菊酯和乙烯菌核利则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供试的4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苯嘧啶醇的表面光解有一定的影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Tween-6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而十二烷基磺酸(SDS)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表现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司班-20对氯苯嘧啶醇的光解作用复杂,低剂量时表现出微弱的光敏化作用,而当剂量比增加到5:1时则表现为一定的光猝灭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149.
150.
<正>随着近年来化肥投入量的急剧增加,农田有机肥料投入的减少,农田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日趋明显。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已成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一种制约因素。淮北农区多年使用微肥的实践表明,施用微肥一般可使农作物增产10%~20%。 施用微肥既要考虑到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条件,又要考虑到气候、耕作制度和其他肥料使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做到有针对性地施用。微肥用量范围较窄,过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多则引起作物中毒。因此,施用微肥要做到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