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指导贵州黔西北地区核桃园的合理施肥,研究了黔西北地区15a树龄不同产量核桃树与立地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北高原核桃相同树龄不同产量核桃树体胸径和所处海拔高度在一定范围差异不大;核桃产量随雌雄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当雌雄比例为1∶2.0时,核桃产量较高;高产、中产和低产核桃样株立地土壤pH值在6.43~7.29,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丰富,适宜核桃生长;不同产量核桃树立地土壤的碱解氮、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核桃产量与立地土壤交换镁、交换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核桃园应重视钙镁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62.
潘学军  樊卫国  张政  彭剑  罗焜 《园艺学报》2015,42(7):1411-1412
‘黔核7号’是由西南地区特有种质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晚实核桃新品种。坚果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9.9 g;壳厚0.7 mm,缝合线窄而凸起,较松;坚果壳面略麻,内褶壁退化;核仁饱满,浅白色,出仁率58%,易取整仁;粗脂肪含量67.9%,蛋白质含量16.7%,味香甜。适应性及抗病性强,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63.
黔西北高原核桃品质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贵州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黔西北高原产区的核桃品质及质量安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黔四北高原核桃壳薄、脂肪及蛋白含量高,达到了优质核桃的标准,但出仁率及单果重个体差异较大,需进行优株鉴选.黔西北核桃种仁内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指标均符合NY/T1042-2006标准要求,具有无毒、无害和食用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胚珠败育数量、胚珠直观形态特征、胚珠和果实的体积及重量变化.结果表明,由遗传因素主导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珠畸形或败育分别始于花后28d、34d,其外观形态表现为体积偏小、颜色偏淡、呈不对称性发育;胚珠及果实的外观形态指标与胚珠败育进程关系紧密.花后28~34d、34~40d分别是火星无核及康能无核进行胚挽救的适宜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65.
葡萄属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葡萄属种质资源种类、染色体倍性、花器类型、果实成熟期、种子发育状态、果肉香味、果粒性状、果皮颜色及其利用,并总体探讨了葡萄种质的利用前景,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葡萄属种质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6.
贵州核桃种仁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贵州省赫章县3个乡镇的20个核桃优良单株种仁为试材,利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对核桃种仁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4.63 %~91.45 %,20个单株的平均含量为88.47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45 %~75 %,n-6(PUFA)/n-3(PUFA) 为(7.20~15.42)∶1,SFA∶MFA∶PUFA 为1∶(0.57~5.21)∶(2.39~9.59),具有SFA含量低、PUFA含量高的特点,属于亚麻酸类油脂;贵州核桃种仁中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Arg、Glu和Asp含量较高;含有人体10种必需氨基酸(EAA)中的9种,EAA/ TAA为49.04 %~55.85 %,20个单株的平均含量为52.24 %.表明,贵州核桃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平衡,是一种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67.
以野生毛葡萄花溪3号和鼎罐城1号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了离体培养时腋芽诱导和生根的差异,并对腋芽诱导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适宜野生毛葡萄花溪3号和鼎罐城1号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AA 0.1 mg/L,诱导率分别为76.34%和85.89%;适宜的继代与生根培养基为1/2 MS+6-BA 0.01 mg/L+IBA(0.1~0.2)mg/L+IAA(0.1~0.2)mg/L。培养的试管苗主根较多、较长且粗壮,苗木基部无愈伤组织,叶色浓绿,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8.
以贵州葡萄属6个野生种为砧木,6个葡萄栽培品种为接穗,对同穗异砧和同砧异穗的12个嫁接组合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葡萄属野生种与水晶葡萄的嫁接亲和力存在差异,亲和力最强的是毛葡萄,最差的是美丽葡萄;以毛葡萄为砧木嫁接不同品种时,从嫁接成活率和接穗当年生长情况看,瑞必尔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水晶和红地球.砧木长势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葡萄绿枝嫁接的时期不宜过晚,否则会影响枝条发育,不利于越冬.  相似文献   
69.
碧桃组织培养中褐化及其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碧桃单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不同接种时间和不同抗氧化剂对碧桃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碧桃组织培养的最佳取材时期是春季,采用75%酒精消毒30s,流水冲洗2遍后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为最佳消毒方法;使用5g/L Vc浸泡碧桃茎段30min后接种,并在培养基中附加2g/L的活性炭,能有效抑制碧桃褐化.  相似文献   
70.
葡萄种间杂交和自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2个欧山杂交组合(玫瑰香×黑龙江实生;红地球×北醇)和2个自交组合(红地球自交和北醇自交)后代68个单株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抗寒隶属值连续分布,抗寒性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杂交后代抗寒性平均值小于中亲值,且不同的杂交后代组合偏离程度不同,杂交F1代(玫瑰香×黑龙江实生)偏离程度小于杂交F2代(红地球×北醇).自交组合中抗性强的亲本北醇自交后代抗性有所增强,抗性弱的亲本红地球自交后代平均隶属度明显弱于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