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为了探明柑橘园连续多年撒施复合肥后土层中氮、磷、钾的分布特征,【方法】2009年对重庆忠县30个紫色土柑橘园和江西省赣南地区3个县(市)24个红壤柑橘园不同土层的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柑橘园连续多年撒施复合肥后,不同土壤剖面中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从上往下逐渐降低。在紫色土柑橘园,碱解氮主要累积在5~25 cm土层,占累积总量的55.76%;有效磷主要累积在0~15 cm土层,占累积总量的79.41%;有效钾主要累积在5~25 cm土层,占累积总量的54.18%。在红壤柑橘园,碱解氮主要累积在10~30 cm土层,占累积总量的46.12%;有效磷主要累积在0~10 cm土层内,占累积总量的76.78%;有效钾主要累积在3~20 cm土层,占累积总量的50.56%。【结论】氮肥撒施后在土壤中移动能力较强,而磷肥在土壤中难于移动,钾肥介于氮肥和磷肥之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柑橘高接换种后中间砧不同抑萌和除萌处理的效果和成本,以及对嫁接芽树冠形成的影响。【方法】在‘卡里佐’枳橙砧‘塔罗科’血橙高接换种为‘龙回红’脐橙后,对暴露枝干(中间砧)分别用防草布包裹、石硫涂白剂和新型复合涂料涂刷以防止中间砧萌蘖和高温日灼,对发生的萌蘖采用不同的除萌方法(刀削芽眼、掐断嫩芽留带叶芽桩、抹芽、抹芽后涂NAA)处理,调查统计萌蘖量、日灼、嫁接芽生长和树冠形成情况,并对其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各抑萌处理都有效延缓了萌蘖时间,萌蘖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防草布、石硫涂白剂和复合涂料抑萌处理的中间砧萌蘖总数分别比对照减少83.7%、24.9%和42.1%;与对照相比,3个抑萌处理均显著促进了高接的‘龙回红’脐橙第1次新梢生长,但对第2次和第3次新梢生长无显著影响,防草布处理则显著削弱了第4次新梢的生长;防草布、石硫涂白剂、复合涂料和对照中间砧日灼斑平均发生数量分别为4.7、1.4、0.8、2.6个,25%对照的中间砧出现树皮坏死感染现象;抑萌处理以防草布成本最高,复合涂料和石硫涂白剂次之。除萌处理方面,刀削芽眼和抹芽后涂NA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原芽眼再次萌发,原芽眼再萌率分别为13.0%和23.4%,而留带叶芽桩和抹芽处理则分别为69.3%和77.2%;第1次除萌后各除萌处理的后续总萌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抹芽295.8%、留带叶芽桩224.6%、刀削122.0%、抹芽涂NAA99.5%。留带叶芽桩处理的除萌成本最高,刀削芽眼最低。【结论】复合涂料处理中间砧的防萌蘖、防日灼和对树冠形成的综合效果最好且成本低,刀削芽眼和抹芽后涂NAA的除萌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三亚具有发展成为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同时结合SWOT分析法对三亚内外部滨海旅游环境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探讨了三亚滨海旅游走向国际化的竞争力,并针对三亚滨海旅游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为调控柑桔梢果矛盾,本试验选取3种化学药剂,每种药剂2个浓度,分别喷布长度大于4cm和小于4cm的清家脐橙嫩夏梢,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0.03%(按有效成分计,下同)和0.06%乙烯利对嫩夏梢的触杀致死率均在98%以上;0.05%和0.10%啶嘧磺隆对4cm以下嫩夏梢触杀致死率均达100%,但对4cm以上嫩夏梢触杀致死率分别为91.34%和100%;0.010%和0.042%氟磺胺草醚对4cm以上嫩夏梢触杀致死率仅分别为12.27%和2.42%,对4cm以下嫩夏梢触杀致死率分别为56.37%和95.79%。0.03%和0.06%乙烯利会引起少数老叶掉落,其余2种药剂对果实和成熟枝叶安全。  相似文献   
105.
不同柑橘砧木对锦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2008年连续3年研究11种砧木对铜水72-1锦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果实颜色和内在品质均有影响,其中以卡里佐枳橙为砧的果实亮度最好,黄色度值最高,果实最大,果皮最薄;以路比枳为砧的果实红色度值和固酸比(TSS/TA)最高,果皮最厚;以沃尔卡姆为砧的亮度最差,黄色度值、单果质量和可食率最低,中心柱最小;以C35枳橙为砧的中心柱最大且维生素C含量最低;以光皮酸橙为砧的果实红色度最低而可食率最高;以里其16-6枳为砧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以孙楚沙橘为砧的果实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TSS/TA最低;果实TSS和TA最低的砧木为枸头橙。品质综合评价,性状表现较好的为孙楚沙橘、卡里佐枳橙和C35枳橙,而表现较差的为兰普莱檬和沃尔卡姆柠檬。  相似文献   
106.
赣南纽荷尔脐橙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解赣南产区纽荷尔脐橙叶片黄化原因,2008年对赣南9个县(市、区)121个脐橙园脐橙叶片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Fe、Mn、Zn、Cu、B和Mo的含量分别为(127.90 ± 21.15)、(115.79 ± 136.72)、(16.50 ± 4.05)、(8.42 ± 9.32)、(81.88 ± 33.72)和(0.36 ± 0.14)mg · kg-1;在各脐橙园中,叶片Mo、Fe、Mn、B、Cu和Zn含量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的分别占100%、99.17%、90.91%、92.56%、62.81%和4.96%,叶片Fe、Mn、B、Cu和Zn含量处于低量水平的分别占0.83%、7.44%、7.44%、29.75%和23.97%,处于缺乏水平的仅有Mn、Cu和Zn,分别占1.65%、7.44%和71.07%。表明赣南产区脐橙叶片普遍无Mo、Fe、Mn和B缺乏问题,部分产区脐橙叶片Cu含量偏低,大多数脐橙叶片的Zn含量处于缺乏水平,生产上需要重视补充Zn肥,适量补充Cu肥。  相似文献   
107.
野生和栽培桔梗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RA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野生和8份栽培桔梗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旨在为桔梗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对随机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09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9.1条谱带,其中扩增出80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6.7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为73.4%,显示出了较高的多态性。试验中SRAP数据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6~0.88,并以遗传相似系数0.56为标准,将16份桔梗种质资源分为野生桔梗和栽培桔梗二大类群。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近年来,绿道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绿道规划设计的调查研究,反映出现阶段绿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方法]将北京三山五园(三山指香山、万寿山和玉泉山,五园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遗址和圆明园)绿道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景观设计学及多目标绿道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三山五园绿道的规划目标,对三山五园绿道的景观设计、植栽设计和建设情况等进行研究.[结论]对三山五园绿道提出增加公共设施、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和提高教育方面作用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分别以缺锌小叶病严重和正常的资阳香橙砧"不知火"杂柑为材料,测定病株发病叶(表现小叶病征)和潜病叶(未表现小叶病征)、正常植株叶片的锌含量和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研究缺锌对"不知火"杂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叶、潜病叶和发病叶的锌含量呈明显递减趋势(P<0.05);缺锌导致叶片ΔFv/Fm、rETR和qP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而叶片qN明显增大。表明,缺锌胁迫不仅会导致"不知火"杂柑发病叶光合能力降低,而且也会导致潜病叶光合能力显著降低。这种差异随着缺锌程度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因此,生产上潜病叶也需要重视锌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甲醇、仲丁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10种物质。通过程序升温,利用HP-INNOWAX(60 m×0.32 mm×0.25μm)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测定,通过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10种物质的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6%~0.83%,加标回收率在90.44%~103.36%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以应用到日常白酒样品的检测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