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1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9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施氮及添加硝化抑制剂对苜蓿草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栽培草地氧化亚氮(N_2O)排放对施氮水平及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响应特征,采用传统静态箱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kg(N)·hm~(-2)(N0)、 50kg(N)·hm~(-2)(N50)、 100kg(N)·hm~(-2)(N100)和150kg(N)·hm~(-2)(N150)]以及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150kg(N)·hm~(-2)(N150+DCD)对陇东苜蓿草地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监测期内N0、N50、N100和N150处理N_2O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3.5μg·m~(-2)·h~(-1)、4.1μg·m~(-2)·h~(-1)、5.0μg·m~(-2)·h~(-1)和6.1μg·m~(-2)·h~(-1),随着施氮梯度的增加, N_2O排放速率呈增加趋势。添加硝化抑制剂DCD对N_2O排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与N150处理相比, N150+DCD处理下苜蓿草地N_2O平均排放速率下降50.7%, N_2O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61.6%(P0.05)。施氮对苜蓿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而N0、N50、N100和N150处理下单位苜蓿产量N_2O排放量随氮肥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分别为6.5 mg·kg~(-1)、7.8 mg·kg~(-1)、11.3 mg·kg~(-1)和12.5 mg·kg~(-1)。N_2O排放受土壤含水量影响深刻,生长季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旱作紫花苜蓿栽培草地N_2O排放通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明显增加,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添加硝化抑制剂DCD能显著抑制N_2O排放。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该区域苜蓿草地合理施肥以及N_2O减排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对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绿洲中的科技容量和生产能力比荒漠高出几倍乃至几百倍,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格局和效益趋于合理与完善。为确保绿洲子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赖于南部山地子系统的水源涵养及物种保护,也有赖于北部荒漠于系统稳定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23.
年际内短期放牧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而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是草地生产力维持的基石。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天祝县高寒草甸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放牧(对照)、轻度放牧(0.8头牦牛/hm2)、中度放牧(1.0头牦牛/hm2)和重度放牧(1.2头牦牛/hm2)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度放牧使土壤表层0~10cm和10~20cm全氮含量降低了12.5%和10.7%,中度放牧使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1.21%,其他各层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并未随放牧强度变化发生显著变化;微生物量氮在0~10cm土层随放牧处理变化十分明显,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下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5.35%、25.23%、46.91%(P<0.05),而0~10cm土层微生物量碳在中度放牧处理下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说明在表层相对于土壤碳氮,微生物量碳氮对短期放牧的反应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24.
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用熏蒸法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后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4龄苜蓿后茬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2年后,0~5 cm土壤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比苜蓿生长地降低70 mg/kg,休闲地仅为苜蓿生长地的40%,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无显著影响(P>0.05);苜蓿后茬连续种植小麦2年后,0~5 cm土壤层微生物生物量氮比苜蓿生长地下降28%,而休闲2年后比苜蓿生长地减少69%,施氮肥对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苜蓿生长地土壤微生物商为4.2%,后茬休闲后则下降至2.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灵敏反映苜蓿后茬地土壤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河西走廓盐渍区草地建植与改良综合技术及其效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甘肃河西走廓临泽盐渍草地试验区实施草地建植和综合技术后第2年,苏丹草,牛尾草,碱茅+牛尾草+草木樨人工草地产量分别达10005.7,4168.4和8760.8(DM)kg/hm^2。排阴沟显著降低0-60cm土溶性全盐含量。草地建植2年后,土壤0-60cm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6g/kg,速效氮,全氮,磷,钾分别增加24.56%,25.21%,35.07%,4.39%。施氮显著增加芦苇+赖草草地地上生物量(P<0.01),并有调节群落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6.
在黄土高原西部连续5年定位观测了4种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 秸秆覆盖(TS);免耕(NT)和免耕 秸秆覆盖(NTS)]下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中的水分动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降水的影响较大,年内和年际的变率大,200 cm内土壤含水量在350~600 mm变动;土壤贮水量5-7月上旬因作物利用迅速下降,在雨季得到补充,到冬季缓慢下降;水保耕作措施对玉米Zeamn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生育期200 cm土体耗水量影响不大,但秸秆覆盖能有效增加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没有造成轮作系统的减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免耕、秸秆覆盖可增加农民收入;在土地利用强度极高的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改大豆为利用营养体的豆科牧草,可提高系统的水分和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7.
2008年6月29日,"第二十一届国际草地大会暨第八届国际天然草原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8.
临泽盐化草地试验区生态图系列的建立和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PPL7软件,甘肃临泽生态试验区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分布、PH、土壤全盐含量分布和地水位分布可由图像定性、定量表示,实现了由点到到的信息表达,运用空间分析技术、经叠加各生态因子及分析后形成的综合生态图将该区划分为6个类型,可较好地解释实际地面信息,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建立优化模式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9.
李渊  王涛  沈禹颖 《干旱区研究》2015,32(5):869-874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年限对草地N2O释放通量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观测了黄土高原休闲地和3、4、10龄紫花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与实测值相比较,DNDC(脱氮—分解)模型对苜蓿草地N2O释放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利用DNDC模型对苜蓿地N2O释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与休闲地比较,高龄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高于低龄苜蓿草地;N2O负通量观测值与模型模拟值差异较大;DNDC模型对不同龄苜蓿草地的模拟中发现,N2O释放主要集中在170~240 d,且波动较大,释放峰值出现在第210 d。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原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但其对苜蓿草地N2O负通量的模拟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0.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黑垆土磷素形态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免耕及添加秸秆条件下黑垆土土壤磷组分特征及其与AM真菌侵染的关系,了解雨养农业区农业系统磷素利用效率。[方法]在陇东黄土高原黑垆土区域,测定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和免耕+秸秆覆盖4种处理小麦—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中玉米阶段土壤全磷、速效磷组分及AM真菌菌根侵染率。[结果]水土保持耕作处理实施9a后,免耕和秸秆覆盖处理下0—5cm土壤磷素含量显著提高,活性磷组分H2O—Pi,NaHCO3—Pi,NaOH—Pi分别比对照提高84.6%,85.2%和56.6%;活性无机磷(H2O—Pi,NaHCO3—Pi之和)和潜在活性磷(NaOH—Pi)分别占总无机磷的11.4%和4.5%,全磷含量与磷组分、速效磷与磷组分呈显著正相关,2个免耕处理菌根侵染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0.8%和16.5%。[结论]免耕和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磷含量,免耕对AM真菌菌根侵染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