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科11号系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和开发的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34)。该品种具有多抗、广适、优质、高产等特点,在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表现“三连冠”,是唯一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以上的品种。被农业部列为“十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农大108系中国农业大学新育成的一个高产、多抗、广适、大穗型玉米单交种,目前,正在参加国家区试。该品系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植株整齐,生长健壮,根系发达,高抗倒伏,耐旱,综合抗病性优良,结实性好,活棵成熟。株高266cm,穗位高105c...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改性稻壳炭、改性沸石对红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以稻壳炭(R)、HCl改性稻壳炭(HR)、沸石(Z)、铵化沸石(NZ)、低温活化沸石(RZ)和铵化低温活化沸石(NRZ)为试验材料,以1%、3%、5%和8%的剂量添加到混合肥料中并与供试红壤充分混合,经过7、14、28和56 d的室内培养后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并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添加5%改性稻壳炭、改性沸石对玉米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培养的第7、14和28 d,沸石、稻壳炭改性方式和添加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显著(P0.01),且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显著(P0.01),添加量是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在不同稻壳炭、沸石改性方式和添加剂量处理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磷肥固定率降低。沸石经铵化和低温活化处理后,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增加,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有效性。稻壳炭经HCl氧化改性处理后,对土壤中磷素的吸附能力增强,降低了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混合肥料中添加5%改性稻壳炭、改性沸石后,玉米磷素利用率比对照提高了34.45%~45.53%,但各添加材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沸石与化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和沸石在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力,修复土壤障碍和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与化学肥料科学配施可作为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提高生物炭、沸石与化学肥料配施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简要归纳了生物炭、沸石与化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包括生物炭和沸石的性质与特征,生物炭、沸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机理,生物炭、沸石与化学肥料配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指出了生物炭、沸石与化学肥料配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郑单 95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近育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等特点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连续 6次产量均居第 1位,增产幅度为 11.5%~ 28.0%。于 2000年同时通过了河南、河北、山东及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之一。 1 产量表现 1.1 区域试验结果 1997、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88.0 kg和 512.8 kg,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分别增产 15.1%、 22.4%,均居第 1位。 1998、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直辖市 )平均亩产 577.3 kg和 583.9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分别增产 28.0%、 15.5%,均居第 1位。 1.2 生产试验结果 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30.2 kg,比对照种豫玉 23号增产 15.2%,居第 1位。 1999年全国 (7省、直辖市 )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87.1 kg,比 7省、直辖市对照种平均增产 11.5%,均居榜首。 1.3 示范情况 1999、 2000年在河南鹿邑县示范, 2年平均亩产 650.4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36.12%、比豫玉 18号增产 16.7%,均居第 1位。 1999年在河南武陟县西滑村 1.3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927.3 kg。 2000年定为河南省重点推广玉米品种之一,示范推广 10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可望成为河南及黄淮玉米区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态锰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复混肥中添加不同形态锰对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复混肥中分别添加硫酸锰( MnSO4)、氨基酸螯合锰(Mn-AA)和EDTA螯合锰(Mn-EDTA),施锰量分别为0.2、0.5、1.0、1.5和2.0 mg· kg-1.结果表明,与不施锰对照相比,适量...  相似文献   
17.
保水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肥料与保水剂复合一体化使用是水肥调控的重要技术,是肥料研究的国际前沿。该文主要对保水剂与化肥的复合方式与工艺,保水剂与肥料养分相互作用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保水及保水肥料应用的水肥效应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了保水缓/控释肥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保水剂与肥料可以通过物理混合(吸附或造粒)、包膜或化学合成3种方式结合为材料与功能复合一体化的保水缓/控释肥料,包膜和化学合成是高养分含量保水缓/控释肥料制备的先进工艺。肥料或盐影响保水剂的吸水膨胀及吸附作用,因肥料及盐的种类和离子电价而异。7 d溶解量法、土壤淋洗法及土壤培养法等是研究保水剂及保水缓释肥料养分吸附解吸的常用方法。保水剂或保水缓/控释肥料对一些养分的缓释作用报道基本一致,对土壤水分改善作用存在不一致的报道,与高盐含量和保水剂用量有关。保水缓/控释肥料今后发展方向应加强养分含量与吸水倍率指标标准、保水材料及其与肥料复合机制的创新、以及湿润及养分控释机理的研究,还应加强中试及产业化技术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郑单1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近选育的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组合为郑29×昌72。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1008)。  相似文献   
19.
保水缓释氮肥水分状态与吸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水肥料的水分有效性不但取决于保水肥料的吸水倍率,还取决于水分在保水肥料中的存在状态及吸持特征。首次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水分特征曲线方法对实验合成的保水缓释氮肥水分状态及吸持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保水缓释氮肥的自由水+束缚水含量随着平衡含水量增大而提高,保水缓释氮肥平衡含水量中94%以上为自由水+束缚水,其与普通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热力学性质,其相当于土壤重力水,毛管水和薄膜水之和,保水缓释氮肥所持水分90%以上是植物有效水。保水缓释氮肥的结合水占5%以下,其相当于土壤吸湿水,是植物难利用水。DSC测定的有效水(94%)和水分特征曲线测定的有效水(91%)十分接近,因此,DSC可作为评价吸水保水缓释肥料有效性快速方法。保水缓释肥料可增加土壤持水量,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和释水量。保水缓释氮肥合成过程中待聚液保温时间是一个重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花卉业是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花卉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对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花卉业还处在质量差、水平低、效益不高的状态。 究其原因是科技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我国的花卉生产者大体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有一定技术力量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