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闽楠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林木分化属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平均角尺度为0.518,林木呈聚集分布。(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为0.08~0.89,与理想的空间结构差距较大;仅5号标准地评价等级最高(Ⅴ级),其表现为林木混交程度高,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闽楠为主要优势树种,在林木竞争上占有优势地位,是较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闽楠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基于江西中部马尾松天然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性质测定,探讨其不同林龄土壤碳密度及其垂直分布规律,分析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碳氮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龄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且表层(0~10 c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各土层间全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土壤有机碳密度整体上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平均有机碳密度为10.09 kg·m-2,主要分布在0~5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碳氮磷含量之间相关性在表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3.
一赞刘氏茶悠悠历史 湖北省"汉家刘氏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湖北汉家刘氏茶业有限公司是全国茶叶界的著名企业。品牌源于北宋重和一年(1118年),开山始祖为宋临安茶盐司刘延安公。宋代大书画家米芾亲题"汉家刘氏茶坊"匾额,是最富盛名的中华老字号“茶”品牌,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4.
应用方差比率法、2×2列联表的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闽楠天然次生林重要值较高的15个主要树种进行联结性分析,同时对目的树种闽楠不同生长期与其他乔木层树种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间总体关联性检验表明15个树种总体种间呈不显著正关联,种间联结较为松散,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105个种对的正负关联比为0.91,检验显著率为9.52%。(2)林分中闽楠大树(20 cm≤DBH)、中树(10 cm≤DBH20 cm)、小树(5 cm≤DBH10 cm)与其他乔木层树种所形成的105个种对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86、0.76和0.69,其检验显著率分别为11.43%、8.57%和5.71%,均表现为大树中树小树,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群落处于不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5.
城市森林绿地建设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城市森林绿地建设中出现的以草代木、大树移植、环境艺术三大趋势的基础上 ,阐述了城市森林绿地建设中必须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 ,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6.
基于增强回归树的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林分断面积是森林生长收获预估中的重要变量。构建基于增强回归树的林分断面积模型,并分析不同林分密度指标和不同立地指标及其交互作用对模拟的影响,为采用增强回归树模拟林分断面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研究以江西省崇义县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增强回归树构建了林分断面积模型,通过交叉验证分析了交互深度、收缩参数和回归树数量的变化对增强回归树预测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2种立地指标(地位级指数和地位指数)、2种密度指标(每公顷株数和林分密度指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林分断面积的影响,以此筛选出林分断面积模型中最适的立地指标和密度指标。【结果】(1)经过参数优化的增强回归树能较好的模拟林分断面积,最优模型的MAB为0.504 7 m~2/hm~2,RMA为2.29%,RMSE为0.900 8 m~2/hm~2;(2)基于林分平均高的地位级指数对林分断面积的模拟效果优于地位指数,因此可在缺少优势高数据时采用地位级指数描述立地质量;(3)林分密度指数对林分断面积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每公顷株数,说明包含了林木大小信息的密度指标能有效的模拟林分断面积;(4)立地和密度的交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分断面积模型精度。【结论】增强回归树能较好的模拟林分断面积,但需要对参数调优,且在需要精确预估林分断面积时,建议考虑立地和密度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林分的枯损情况,构建林分水平枯损模型,探讨树木死亡的影响因素,为科学经营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地类为纯林的1973块杉木样地为数据源,将样地按4∶1的比例随机划分成模拟数据(1 579块)和验证数据(394块),分别用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选取基于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形式的零膨胀模型和栅栏模型等4种模型,以林分枯损株数为因变量,以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等17个环境因子为自变量,构建杉木林林分水平枯损模型。利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排除各环境因子间相关性较大的因子;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2倍对数似然函数值(-2logL)3种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各模型之间的拟合效果,选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比较其预测效果,筛选出最优林分水平枯损模型。【结果】(1)除最暖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和无霜期天数外,其余14个环境因子间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10)。(2)在模型的零部分,各参数估计值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海拔、林龄和株数密度是影响杉木林林分枯损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8.
29.
欧阳勋 《农业考古》2003,(4):184-185
贺径山茶荣获国家证明商标(古风 )径山香茗溯源长 ,荣获国标大名彰( 1) 。忆昔早传东瀛里( 2 ) ,中日径茶共繁昌。注 :(1)荣获国际大名彰 :指径山茶于 2 0 0 3年荣获国家证明商标。(2 )忆昔早传东瀛里 :指径山茶于 12 4 1年东传日本。据大川先生考述 ,原日本东福寺开山鼻祖圣一国师园尔辩园于12 4 1年从中国带回径山茶籽种在故乡静冈县本山地区久保山区。此茶由于仿径山“碾茶”得法 ,早在江户时代就奉为贡茶。后又将此茶制成玉露茶 ,于大正五年 (1916 )荣获日本国一等一级奖赏。吟赠何关新先生余杭面貌几番新 ,关注人民晓国情。竹海茶山相…  相似文献   
30.
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出的背景;论述了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再生能力,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三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