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86篇
  68篇
综合类   53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哈茨木霉防治长春花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mum )防治F1代长春花疫病 (Phytophthoranicotiane ) ,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其它农药 ,可有效控制疫病的发展 ,发病率比CK降低 70 95 % ;较强的竞争作用 ,分泌抗生素和酶参与抑菌 ,是哈茨木霉抑制疫菌生长的主要拮抗机制  相似文献   
132.
低聚糖对肉鸡肠道内主要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选择 1日龄健康AA肉鸡 6 0 0羽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分别施以 3种不同日粮 :基础日粮添加 0 .1%异麦芽低聚糖 (低聚糖组 ) ;基础日粮添加 3.3mg/kg硫酸粘杆菌素 16 .5mg/kg杆菌肽锌 (抗生素组 )和基础日粮 (空白对照 )组 ,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于肉鸡 2 1日龄和 42日龄时从各组中选 2只试验鸡 ,解剖 ,取其空肠和盲肠新鲜内容物 ,用以测定试验鸡肠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 )的数量。结果表明 :添加低聚糖组试鸡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在添加低聚糖组肉鸡肠道内仅检测到很少或几乎没有沙门氏菌 ;添加抗生素组试鸡中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3.
香龙血树真菌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2000年在广州地区的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L.)Ker-Gaw.]种植单位共调查到9种真菌病害,即:可可球二孢茎枯病,顶多毛孢叶斑病,弯孢霉灰斑病,弯孢霉褐斑病,炭疽病,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拟茎点霉灰斑病,拟茎点霉叶斑病和球壳孢叶枯病,其病原菌分别被鉴定为: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Pat.)、龙血树顶多毛孢(Bartalinia dracaenaeaP.G.Xi,Z.D.JiangetP.K.Chi),弯孢霉[Gurvularia lunata(Walker)Boedijn]、塞河弯孢霉[Curvularia senegalensis(Speg.)Subram]、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棒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Atk)Stey]、龙血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dracaenae Sahni),龙血树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dracaenicola Z.D.Jiang,P.G.XietP.K.Chi),龙血树球壳孢(Sphaeropsis dracaenaeP.G.XietP.K.Chi),对生产影较大的是由可可球二孢引起的茎枯病和由围小丛壳引起的叶部炭疽病。  相似文献   
134.
本文是在500t商业冷库模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设计的氨制冷系统中设置了一台DWN-25型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作为冷凝热回收装置.本文对该双级压缩、多蒸发温度回路以及双级压缩带中间负荷的制冷系统进行了yong分析计算,并计算了设置该热回收装置后的经济效益以及yong效率增值,还通过比较各设备部件的yong损值对所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5.
136.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通过配线法确定承压、潜水含水层参数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重合点较少时配线的随意性很大,这是配线法的主要问题.作者利用BP神经网络较好的推求了研究区承压、潜水含水层参数.实践表明,当有代表性的抽水试验样本资料时,能满足网络的泛化要求,因而BP神经网络是求解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为说明BP神经网络求含水层参数的原理,本文以文献数据给出了基于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BP神经网络求承压含水层参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广州地区规模种植的野生蔬菜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香麻叶Corchorus capsularis L.、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四稜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等的病害进行调查及病原菌鉴定,明确了8种真菌病害,分别是秋葵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malvae Roum.et Letendre、秋葵壳二胞叶斑病Ascochyta abelmoschi Harter、紫背天葵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紫背天葵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Curt.、香麻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Syd.)Butl.&Bisby、黄花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o)Sacc.、一点红壳针孢叶斑病Septoria lactucae Passerini和四棱豆小球腔叶斑病Leptosphaeria blumeri E.Muller,并对各病原真菌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除黄花菜炭疽病外,其它7个均为国内未报道的植物真菌新病害。  相似文献   
138.
不同处理对烤烟株型、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K326为材料,设置了2种施氮量和3种留叶数,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K326株型、光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下,留叶15片为低台到高台,留叶19和23片为低台到长筒.留叶19和23片的烟株在生物学性状、光合指标上综合比较优于15片留叶烟株,烤后烟叶总氮、烟碱、钾质量分数随留叶数的增加而递减,而随总糖质量分数和产值量的增加,则先增后降;在同一留叶数下,烟株生物学性状和光合指标以及钾、氯、总氮、烟碱质量分数、产值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而总糖质量分数随之下降.综合分析认为,19片留叶和120kg/hm2施氮处理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以及产质量上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9.
断尾育猪就是在猪7~14日龄将尾巴距尾根2.5cm处断除。方法是用牛筋线沾消毒液后在第二尾骨与第三尾骨间勒紧,5~7天自行脱落,达到断尾目的。断尾育猪好处如下。 1.提高猪日增重、节约饲料。猪每天摆尾消耗的能量占日代谢能的15%,如果把这部分能量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日增重2%~3%,节约的饲料可饲喂1只产蛋鸡。 2.改善屠体品质。断尾后猪的肌间脂肪沉积增多,咀嚼阻率降低,适口性增强,屠宰率提高4%~5%。 3.减免咬尾症的发生。咬尾是猪的恶癖,将仔猪断尾可控制该病发生。 4.降低仔猪死亡率。初生猪断尾后,可提高窝成活率,原因是哺乳母猪有可能无意中压住仔猪的尾部,造成伤亡。有的母猪有恶癖,专噬仔猪尾巴,断尾后则可免除。 5.利于授精。断过尾的种猪在人工授精时可免去拽尾一步,操作方便,减少精液污染。 (广西农业厅)  相似文献   
140.
麻黄果营养成分及其利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黄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是众所周知的。本文首次从草麻黄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预测其利用价值的可能性,从而对合理利用麻黄果的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