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323篇
基础科学   332篇
  385篇
综合类   2697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379篇
畜牧兽医   1316篇
园艺   436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寻适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总蛋白最佳提取方法,采用RC DC Protein Assay检测蛋白浓度、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等,比较分析了用裂解液法Ⅰ、裂解液法Ⅱ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卵巢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3种方法提取的卵巢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5.59、13.05、0.65 mg/m L,用裂解液法提取的效果最佳,而TCA/丙酮沉淀法不适合用于中华绒螯蟹卵巢总蛋白的提取;SDS-PAGE电泳图谱进一步显示,用裂解液法Ⅱ提取的蛋白样品组成较为丰富,且重复性好,比较适合后续蛋白质组学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消肿方结合四子散外敷治疗甲状腺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甲状腺术后一周肿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内服消肿方,同时使用四子散外敷颈部;对照组(48例)常规使用TDP治疗仪理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肿胀消退情况、颈部不适感发生率、炎症指标等。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肿胀消退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颈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消肿方结合四子散外敷是治疗甲状腺术后肿胀的有效方法,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邯2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邯218的选育思路、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通过调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区内小宗特色作物用药情况,初步摸清了当地小宗特色作物主栽品种、分布区域、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用药现状。由于部分小宗特色作物无登记用药,生产中出现使用未登记农药、超范围用药、滥用药的现象,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小宗特色作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水培燕麦根系形态和氮吸收流量对硝态氮供应浓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苗期根系的形态结构与作物的养分吸收和抗倒伏性密切相关,对燕麦如何合理施肥以达到最大的增产效果,需要对不同燕麦品种的氮吸收利用效率做出评价。【方法】本研究以3个不同燕麦栽培品种(坝莜9号、 坝莜3号和200215)为材料,分析了低、 中、 高NO-3-N浓度下(NO-3浓度为1、3、6 mmol/L)根系生长以及NO-3吸收流量的变化。将燕麦种子萌发至一片真叶展开时,每个品种挑选长势一致的10株幼苗放入含不同NO-3浓度的Hoaglands培养液中培养,培养3周后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幼苗,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根系NO-3流量并利用根系图像分析系统WinRhizo分析根系形态指标。【结果】NO-3-N浓度对不同燕麦品种节根数影响不显著,对侧根密度、 总根长、 根系平均直径和不同直径范围内根系长度分布均有显著影响; NO-3-N浓度的变化对坝莜3号根系吸氮量有显著影响,对坝莜9号和200215根系吸氮量的影响不显著; 根系NO-3吸收流量的动态变化与侧根数量变化有一致性; NO-3平均吸收流量与总根长、 平均直径及根系平均直径≤0.16 mm的细根在根系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一致。【结论】不同NO-3-N供应浓度主要影响燕麦苗期侧根(直径≤0.16 mm的细根)的形成和生长,对根系NO-3吸收流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根系NO-3吸收流量的变化主要受总根长、 根系平均直径及细根在根系中所占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沃土,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有着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存在"服务项目单一、意识淡薄、支持不足、机制缺位"等问题,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主动介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依托"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高校为主体"的合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服务社会功效能动性,最终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校地"双赢"。  相似文献   
997.
陕西渭北地区苹果主栽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陕西渭北地区栽培环境条件下‘嘎啦’‘秦冠’‘富士’3个主栽苹果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及其变异特征,于果实采收期在洛川、白水县2个主产地多点采集3个品种的苹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苹果的单果质量、体积、体积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固酸比、钙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运用综合指标法对不同品种的苹果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渭北地区‘富士’综合品质最好,‘嘎啦’次之,‘秦冠’较差。3个品种苹果品质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而3个品种内的个体品质变异性主要取决于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葡萄汁中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包括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同时变化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胞内脂肪酸成分和酿酒香气的影响,为提高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美乐’葡萄(Vitis vinifera L.)汁为培养基,试验设置对照组(不添加UFAs,CK)、低浓度UFAs添加组(LFG)和高浓度UFAs添加组(HFG),比较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3个处理组间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C1118)生长(OD600)、细胞内脂肪酸成分以及酿酒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提高UFAs浓度能够促进酵母细胞生长以及对UFAs的吸收,使胞内UFAs含量迅速增加,但抑制饱和脂肪酸(C4:0-C24:0)的合成。分析UFAs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发现,高浓度UFAs能够促进酵母高级醇和乙醇酯类(包括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香气的产生,但抑制了中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C4:0-C12:0)的产生,对来源于葡萄果实的醛类、单萜和降异戊二烯香气的影响较小。【结论】提高葡萄汁初始UFAs含量能够促进细胞生长,提高葡萄酒发酵速度,有利于乙醇酯类香气物质的合成,从而增强葡萄酒的果香、花香和甜香特征。因此,调控葡萄或葡萄汁中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可以作为调控葡萄酒香气品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关中地区土壤发育与演化的历史,企图揭示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土地高强度利用、施肥与耕作制度的变更等对土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定自然条件及土地利用类型一致的聚居村庄,在水平距离仅600 m的范围内,按照辐射线状采集农田土样,并参照了该地区1982年土壤普查数据采集信息,采用“横向参照标准方法”和“纵向(时间)标准方法”,研究农田土壤钙素的演化趋势。【结果】在水平尺度上距村庄0-400 m范围内表层0-40 cm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含量的水平变化均不够明显,在400-600 m处却明显增大,在0-600 m的范围内土壤水溶性钙含量随距村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垂直尺度上不同水平距离处0-20 cm土壤碳酸钙含量均低于20-40 cm,而交换性钙和水溶性钙含量高于20-40 cm。在距村庄50 m处的剖面0-40 cm土层碳酸钙含量既低于距村庄500 m处,也低于1982年地区内土壤剖面同层的含量,而40 cm以下土壤碳酸钙含量明显增加。50 m处0-100 cm土壤钙素总贮量明显高于500 m处。表层0-40 cm土层交换性钙在村庄附近土壤中递减、水溶性钙含量递增。【结论】在无自然因素差异的有限水平空间范围内,高强度集约化土地利用以及密集型技术措施施行,明显驱动和加速了农田土壤钙素的淋失与淀积,导致土壤钙素的空间变异性及农田土壤表层钙素的隐型退化,这警示人们高度关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试验选用3种农药,同时在金岛1号和汉都99两个玉米品种上进行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在汉都99品种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区防效最显著,于第二次防后20 d,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液防效为64.0%~80.6%,平均71.1%;25%丙环唑EC 1 500倍液防效为65.6%~82.4%,平均74.1%;430 g·L~(-1)戊唑醇SC 2 000倍液防效为61.7%~80.3%,平均71.2%。测产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平均百粒重较未防对照区增加2.2~2.9 g,667 m2平均玉米产量较未防对照区增加23.6~42.2 kg,增幅为6.2%~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